明德书社第三季 抗疫篇

小小金

<p>明德书社第三季,以做“修行者”,做“识途者”,做“担当者”为主题,将疫战进行到底。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p> <p>   必胜歌</p><p> </p><p> 千里封村,万里断交。望大江内外,顿失热闹。纵使新春,莫要焦燥,佳节探亲坚决取消。护家安好,切勿乱跑, 一夜之间,民意俏俏,神雷声声壮如涛。</p><p> 荆楚山下,冠毒小妖,欲与非典比风骚,南山院士怎肯饶,华夏神州尽舜尧。</p><p> 春会到,勿烦恼,戴好口罩等春俏。江山如此多娇,无数英雄气节高。砥砺前行,抗击毒魔,战疫妖!</p><p> 等春俏,争春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p> ——明德书社原创</p> <p>走着走着,花就开了!</p> <p>   共克时艰 劳动实践</p><p> 我们获得的不仅是技能,还有感恩大爱,珍爱师长家人,立志成为祖国栋梁的决心……</p><p> 孩子们用作品表达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传递着“停课不停学”“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决心。每一句稚嫩的话语,每一个用心的设计,每一幅温馨的画面,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拔节的声响。</p> <p>  我的防疫彩虹手册</p><p><br></p><p> 杜尔伯特大草原的冬天,总是白雪皑皑的。妈妈会把大炕烧得火热,生怕我冻着了。在大炕上读书,画画,在雪地里玩耍足以撑起我整个寒假。可是,这个寒假有点小意外,一个叫“新冠”的坏家伙到处肆虐。妈妈说我只能呆在家哪也不能去了。爸爸去村里当起了志愿者。给爸爸做饭和送饭,是妈妈重复做的事儿;在村口值班和站岗,是爸爸重复做的事儿;在家里吃饭和看书,是我重复做的事儿。这些平常又不平常的事儿,如今重复的饱满而有热情。就像我家不远处山坡上的“磕头机”的回声,它不断地重复,好像重复幸福。突然想起了老师教我的那首童谣:铁人肩,抗万担,大庆油田多好看,你说铁人爷爷在天边,我说铁人爷爷住在心里面。忽然觉得,我该做点什么!老师说让我们成为防疫小卫士,那我就做一个新冠病毒防疫手册,请爸爸送给来往的行人吧!</p><p> 彩虹纸、小刻刀,双面胶里藏着我一颗战疫必胜的心,我就不信消不灭它!每完成一册,我都轻轻打开它,翻来覆去爱不释手。原来,为爱举旗,是这样舒心自得。我又一次看向山坡,恰好这一天,我看见钟南山爷爷笑了。</p><p> 哦!你笑起来真好看,像夏天的阳光,整个世界全部的时光美得像画卷……</p><p> ——明德书社 王曼琪</p> <p> 英雄在我家</p><p><br></p><p> 我是一个小书迷,在我的故事里,英雄都是穿着铠甲,踏着五彩云而来。我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那样的英雄。</p><p> 可是有一天,爸爸告诉我,妈妈是一个英雄!咦?要说她不普通吧,还可以,因为她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说她是英雄我还是真的有点不服气。</p><p> 爸爸说,妈妈这几天中午一直没吃饭,因为太忙太累,有时候只能就方便面充饥,工作非常辛苦。妈妈和她的同事,他们放下自己的小家,从大年三十开始守卫在楼区门囗,收集资料,宣讲防护,在最短的时间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为疫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听爸爸这样一说,我才坐在家中最美的位置——迎向阳台那扇窗的角落看到她们。没有隔离衣,没有救援服,没有N95,而一只普通的口罩和一件红马甲,让她们成为了最美的人。原来,世上真的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如妈妈一样。妈妈说,她是大庆人,大庆人就该有大庆人的样子!“那是什么样子呢?”“是击不垮,打不败”!</p><p> 3月2号,本该是开学的日子,可是由于疫情我只能宅在家里学习,妈妈更忙了,每天直播答疑批改作业,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我对妈妈说您不累吗?妈妈说:“宝贝,相比抗战在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呀!”</p><p> 妈妈说她不是英雄,她在等待盖世英雄铠旋归来……</p><p> ——明德书社冯琳雅</p> <p>  窗格里的光</p><p> 时间在庚子年的第一天按下了暂停键,我们被锁定在了一个固定的房屋中,我在窗格上画太阳,在黑白里渴望色彩,在色彩外朝圣黑白。</p><p> 妈妈告诉我这是一场无烟的战争。妈妈说:有好多战疫大英雄保护我们,只要听钟南山爷爷的话,我就是小英雄。于是,我想用这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做个防疫小小宣传员,讲给爷爷奶奶听,讲给外公外婆听……</p><p> 南山爷爷,您知道吗?我画了您的像,我想隔着屏幕亲吻您。您知道我为什么亲吻您的时候要闭着双眼吗?因为您太闪耀了,我想闻闻您的味道,和阳光一样的味道。</p><p> 黑夜中您带着人们去找寻破晓之光。凌晨一点,我看见天使未眠,我一直想从他们的窗子里看月亮。他们拼命救人的样子,有点狼狈,但是,他们仁爱的样子,真的很美。我只能满眼是泪,还好还好,有人代我送去了“最暖云咖啡”。</p><p> 我的窗格很小,总像有阴影一样,这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您知道吗 ?我梦见了好多好多隐姓埋名的星星,我差一点就要碰到星星了,结果天一下就亮了,梯子稳稳的站在那儿,我就站在光里!哦,那些叫“英雄”的星星没有走,只是化作最亮的一道光。还是会和我们一起在黄昏里闲逛,一起看琉璃瓦朱红墙。</p><p> 庚子年的春天,还是那么暖洋洋!</p><p> ——明德书社李思杭</p> <p> 是冬天,也是春天</p><p> 在黑龙江杜蒙县一个偏远的小村子,有一户人家,不大不小的院子里,住着我们家三代人。我家的房屋和一片树林紧紧相邻,夜晚时,月光会穿过树林映射出白亮的窗台,我便坐在窗台上数着星星盼着爸爸妈妈打工回来。</p><p> 大年初一,爸爸打电话说因为他睡了一个懒觉,错过了车,就回不来了。我听见奶奶在电话里数落他,我也在心里埋怨他。我还听见他在电话里告诉奶奶要做好什么防疫,讲了好多好多。</p><p>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日子,奶奶负责照顾我,一日三餐都由她操劳,因为我,她乐于沉浸在烧锅这种烟熏的快乐中。每天早晨一起床,她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烧锅。可是自从接完爸爸的电话,她就有点心神不宁。晚上做饭,不知道是不是烟囱堵了,一股股的黑烟就从厨房飘进了我的房间,不一会儿烟火味就飘满了整个屋子。奶奶有点措手不及,但还是很利落的放走了这些烟。吃饭时,奶奶给我讲起了她也说不清的病毒。饭后,还找了很多防疫的视频和我一起看。这天,老师也在群里给我们讲了很多防护知识,这时候我才知道这个叫“新冠”的病毒有多厉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在这个偶然事情发生的时刻,我是幸福的。有像钟南山爷爷一样的英雄在保护我们,还有像“探险队队长”“志愿者大象”这样的千军万马齐鸣。我相信,穿过冬天的木栅栏,美丽的春天终会抵达。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也要像一个小英雄一样,保护奶奶。每天学习防护知识,通风,消毒,量体温是我必不可少的功课。在封村封路的日子,奶奶把大炕还是烧得火热,我在炕上唱歌,学习,画画……,奶奶安详地在旁边看着,烟囱也再没堵过。</p><p> 后来我和爸爸视频才知道,不是爸爸偷懒错过了末班车,而是他担心会带着病毒回来了。虽然不在一起过年,但我们一样能感觉到大炕的温暖。这是我们家烟火的味道,我闻着这种味道,想念爸爸妈妈。而坐在被阳光照着的窗台上,我又感受到了我们不在一起的冬天,也如春一样温暖……</p><p> ——明德书社 启明堂</p> <p> 原点 延展</p><p> 寒冬时节,北方的田野一片纯净的利索。山也多数五彩归一,过了绿了又红了的日子,撒野了一春一夏,渐黄一色。地里割完的庄稼杆儿,都一顺儿躺在地上 ,静静地卧躺着,像乖巧的孩子,听话地等待,期盼归根的脚步。</p><p> 就在庚子年缓缓而来时,一个不速之客——新冠病毒,乘机而入,给北方的大地涂上了灰色。</p><p> 周围的人一开始并不知道怎样面对这个新型病毒,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生于何时何地。但是我们有信心将它灭于此地,因为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在第一时间前往防疫一线,了解最新情况。也正是因为钟南山爷爷此次的武汉之行,才让国人开始警觉,意识到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让大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将感染人数降到了最低。</p><p> 我也不能置身事外,我们家都参与到战疫的队伍中来。我们认真学习七步洗手法,如何使用酒精消毒……所有最微小的,看起来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拯救。</p><p> 在这期间,我还学会了一个本领,那就是做美味的彩虹饭。妈妈帮着我准备食材,我亲手把各种食材洗净,该切段儿的切段儿,该浸泡的浸泡,在这看似手忙脚乱中,体会生活多彩的滋味。就像整日沉迷于劳作中的爸爸妈妈一样,不亦乐乎。</p><p> 你看,春天又来了,爸爸妈妈又开始捆秸秆,捆出一个农家的应时应作,捆出土里刨生活的有滋有味和日子的红红火火。再种上绿色,秋时,再收一次沉甸甸,金灿灿,运回一个满满登登;冬时,收藏一个简单的快快乐乐。季节如此反复,好像回到原点,又反复延展。</p><p> ——明德书社 知雅院</p> <p>  小燕知道</p><p> 杜尔伯特大草原,总是能让我光着脚丫奔跑,“小燕儿来,摧撒秧,小燕儿去,米汤香……”这是我撒欢儿跑在大草原上,奶奶经常唱给我听的歌谣。这歌谣配着奶糕和这片泥土结合,就成了催促我生长的养料。</p><p> 奶奶做的奶糕最有味道,因为奶糕和奶奶的故事是绝配。从前她给我讲了很多很多故事,却没有讲妈妈离婚后出车祸成了植物人的故事。等我长大了,奶奶把奶糕放在我面前的时候,就会压一本发黄的书在下面。慢慢的,我竟然喜欢上了那本发黄的书,还好奇的打开来看。这是一本日历?不,是一本日记?里面有耕种的日期,还有奶奶写的一些我看不懂的东西。看着我比较好奇,奶奶说,这是她种地的经验,她这辈子,就攒下了这个。她说最后一页有我妈妈的照片,还和我讲了一段妈妈的事儿。也就是从那时起,每个假期,奶奶都会让我去看看妈妈。妈妈不认得我,吻过她的脸后,我就读诗给她听:“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p><p> 后来,奶糕的下面压着的书总是不确定,我也没想太多,因为我早就习惯吃着奶糕看着书的惬意生活。今年过年有点特殊,“新冠”这个坏家伙扰乱了我们的生活。奶奶许是想的事儿有点多,倒脏水的时候不小心骨折了,行动不便。奶奶坚持让爸爸干他自己的事儿,爸爸有点木讷的站在那儿,我拿了一块奶糕给爸爸,顺便唱起了那首童谣:“小燕儿来,摧撒秧,小燕儿去,米汤香……”。爸爸说这是我家烟火的味道。</p><p> 爸爸去村里当起了志愿者。那我就要像一个英雄一样,保护奶奶。每天学习防护知识,通风,消毒,量体温是我必不可少的功课。就这样,给爸爸做饭和送饭,是小玲妈重复做的事儿;在村口值班和站岗,是爸爸重复做的事儿;在家里看书和照顾奶奶,是我重复做的事儿。这些平常又不平常的事儿,如今重复的饱满而有热情。在封村封路的日子,我就坐在暖洋洋的大炕上讲故事给奶奶听。奶奶说我讲的故事最好听,她都没听过呢!奶奶还说,解封了就看我妈妈去,带去她亲手做的奶糕和哈达。</p><p> 我抱紧奶奶,接着给她读书听:“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凝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p><p> ——明德书社希冀社</p> <p> 俺家疫战那些事儿</p><p> 疫情来的太过突然,以至于像妈那样的老母亲每天处于焦虑之中。我呢,每天早起用84消毒液把家里边边角角彻底的擦一遍,该消毒消毒,该通风通风,顺便给她讲一些防护知识。后来,她便安心坐在那看电视了,每天抱着新闻看,反倒给我们讲防疫知识。</p><p> 爸是我们家的采购员,在封村封路的时候,他是不会让我们走出家门的。所有家里必须品,容不得我们去办,他就像一个挺身而出的“英雄”,仿佛百毒不侵。</p><p> 有一天,妈跟爸讲,某地某官员出门不戴口罩还和小区工作人员吵起来了,竟然还动手了,她自顾自的义愤填膺地在那讲,爸自顾自的看新闻,我也没有参与讨论。实际上,这类人不过是“有知识的野蛮人”,他们缺少的也许正是朴素的信仰吧!他倒不如三姐夫了。三姐夫是村里最小的官儿,从疫情开始,他就挨家挨户发抗疫宣传单,播大喇叭,不到天黑,是不会停播的。这也许就是他“疫”不容辞梦想的诠释吧!</p><p> 有人说每天都是百无聊赖。洗洗脸,刷刷牙,泡泡茶,生活,可以这样涂鸦,俺家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事物砸伤,而是更多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大姐(隶属于二娘家)召开了第一次家庭视频会议,开篇就是如何防疫。各抒己见中,有了分歧。大姐开始批判二娘,在屋里也是口罩防身,只有吃饭的时候摘下来,二娘并不词穷,她说这是自我隔离,怕万一感冒了传染孩子。还有二姐,像极了二娘,从来都不上桌吃饭,据说也是自我隔离。最后大外甥(大学生)悠悠的打了一行字幕:安全第一,没毛病;加油,七大姨(我们家族共姐妹七人)!可不呗,不能做逆行者,那就顺生而行!</p><p> 虽然我和二娘家相距不到五百米,从过年到现在,只在视频里见过。我们约定, 战疫胜利了,我们再去各家。看春天依旧,江水依旧。我们一起守候幸福,幸福便是,向着同一个方向翘首以待。</p><p> 之后,我们还开了一次奇葩视频,就是最近风靡网络的“立扫帚”,花式“立扫帚”中,闺是最不服气的,第二天早上起来就验证真假,其实“立扫帚”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任何东西倒下,原因都是重心没有支撑,只要重心有支撑,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所谓的“扫帚挑战”,其实只是考验你寻找重心的能力和耐心,事实是我们都不会倒下!</p><p> ——明德书社 小金老师</p> <p> 追思先人 传承精神</p><p> 清明是中国人祭奠祖先、认祖归宗的日子,人们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送上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面对他们的墓与碑,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动力。</p> <p> 杏花带雨而开,梨花伴露而眠,垂柳随风而舞,浮萍随波而行......</p><p><br></p><p> 向抗疫英雄致敬!</p> <p>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p><p>而全在我少年。</p><p>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p><p>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p><p>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p><p>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p><p>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