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情绪和情感的概念</p><p>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时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就是情绪和情感,当然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如兴奋喜悦,而当然需要得到不满足或者遭遇曲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失望,忧虑,憎恨等。</p> <p>幼儿的情感是比较外露的在幼儿初期,幼儿几乎不会控制或掩盖自己的情感,他们的全部情感都表露于外高兴了,就笑急了,就哭他们的情感没有丝毫的掩饰和虚假,这是因为他们的意志能力比较差,自我意识不强,所以他们通常不能掩饰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到大班后,幼儿对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对情感表现的控制力也能逐渐增强。</p> <p>幼儿的情感具有冲动性</p><p>幼儿初期的情感容易突发容易变动来的猛去的快,他们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冲动这种现象在幼儿初期最为突出,当高兴时又蹦又跳,伤心时马上泪流满面,因此,当幼儿处于高度激动状态,不能要求他们立即转为平静,只能逐渐降温,当幼儿大哭大闹时,往往劝说也没有用,成人可以给幼儿擦擦眼泪,再用温柔的口吻进行安稳,使其逐渐安静下来。</p> <p>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p><p>幼儿的道德感,幼儿前期的幼儿已经懂得了一些简单的行为准则,可以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也有某些道德的萌芽,三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伴随着幼儿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引起的,得到成人的表扬,就高兴受到成人批评,就不高兴中班幼儿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有了初步的判断,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从而对自己或他人的具体行为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体验。</p> <p>幼儿从小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感,直接关系到其良好的个性的形成,如果幼儿在记忆中能够有愉快的体验,就容易形成热爱集体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相反则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对个性的最终形成至关重要儿童早期的情感创伤,可能会对个性的形成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应从小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并克服消除其消极的情感,为一玩良好的个性形成打好基础。</p> <p>读完幼儿心理学的情感和情绪让我觉得,作为幼儿教师,首先是要做幼儿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放松,让他们感觉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的能力和机会。</p><p>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自己的权利,所以做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去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