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丽幼儿园家庭亲子攻略第53期

<p>每一个清晨☀️</p><p><br></p><p>都是一个美好的开始🎉</p><p><br></p><p>也意味着前进的脚步👣</p><p><br></p><p>不管昨天怎么样😎</p><p><br></p><p>今天我们只做最好的自己💪</p><p><br></p><p>带着微笑😀带着善良💓</p><p><br></p><p>坚信风雨之后🌧</p><p><br></p><p>依旧是阳光明媚🌤</p><p><br></p><p>让我们彼此保重👩‍❤️‍👩</p><p><br></p><p>相约美好的春天🍀</p><p><br></p><p>小朋友们👧</p><p><br></p><p>非常时期照顾好自己🙆</p> 大班活动 <p>活动一:练习跳绳,并用表格记录自己的进步</p> <p>活动二:美工《迷你小本子》</p> <p>活动三:绘画《为祖国妈妈送祝福》</p> 中班活动 <p>活动一:手势舞《我爱你中国》</p> <p>活动二:绘画《天安门》</p> 小班活动 <p>活动一:绘本故事《垃圾国游记》</p> <p>活动二:帮助父母收拾卫生、尝试一次扔垃圾</p> <p>活动三:手指游戏《好宝宝》</p> 父母课堂 <p>《爱与规矩》</p> <p>爱孩子,怕他没规矩;管孩子,怕他缺爱。怎么办?</p><p><br></p><p>其实,我们可以将爱和规矩,一起教给孩子。</p><p><br></p><p>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立规则,孩子才能感受到规则是爱的一部分;用惩罚的方式去给孩子规则,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不是规则。</p> <p>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的杀手锏了。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那么,大家都认可的选择,就一定是最科学的吗?</p><p><br></p><p>当然不是。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无奈的选择。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下面是一些可以代替惩罚的好方法,家长们可以收藏备用哦!</p> <p>1.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p><p><br></p><p>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p><p><br></p><p>3. 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p><p><br></p><p>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p><p><br></p><p>5.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p> <p>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p><p><br></p><p>★ 适用于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p> <p>3.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p><p><br></p><p>★ 适用于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的行为。</p> <p>4.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p><p><br></p><p>★ 适用于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p> <p>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p><p><br></p><p>★ 适用于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p> <p>6. 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p><p><br></p><p>★ 适用于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表明正确的原则。</p> <p>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p><p><br></p><p>★ 适用于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p>

孩子

惩罚

活动

行为

适用

家长

问题

规则

错误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