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春到四月,阳光温柔,暖风习习,如诗如画,人人都说春光美,最美不过四月天。我却想说:医者仁心美,美过人间四月天。</p><p> 今天的故事很小,却比四月春光美。</p><p> 64岁的刘大娘,因患了右乳腺癌,现在邵阳市中医院乳腺科进行化疗,住在洞口县十分偏远的山区,交通十分的不便利,每次来住院都要转几次车,需要整整一天才能在傍晚时分赶到医院,甚至要头一天到县城住一晚,第二天再到医院来。家里条件也不好,2个子女在都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家,她和老伴带着年幼的孙子“留守”老家,即使现在她生了大病,也总是一个人照顾自己,科室里的医护人员们常常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她,有时候她出院手续办理得晚了,科室里的护士会默契的给她把床留着;有时候吃饭时间她还在输液做治疗,主管医生会给她打电话把餐订好送到她床前;有时候看她打化疗时是一个人,责任护士也会为她倒水端茶对她额外关照。</p><p> 这次住院,她是来打最后一个周期化疗的,接着又需要做放疗,一共住了10多天啦。这天傍晚,她来到护士站跟晚班的护士请假,说来回路途遥远,还要去借钱筹集治疗费用,需要回家3天,当班医生和护士都没有答应她的请假,一方面出于对她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医院制度和医保政策也不允许住院病人请假。见当班医生护士都拒绝了她的请假要求,刘大娘着急得都哭起来了:“我崽在外面打工,老头子要在家里带小孩,我不回去借钱,连生活费都没有了,只是现在这情况怕是也难得借到啦,亲戚朋友也不富裕,而且都借遍了,没有人愿意再借钱给我家啦,如果借不到钱,我就只有出院回家不治了……”她已经打了好几次电话给她儿子了,他总是说等几天给她转住院费,这等了4、5天了也没见转来,这次新冠疫情原因,她儿子也不能出去打工,现在刚刚去做事,一下子哪里有这么多钱咯?还在科室加班的唐武平主任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往钱包里掏出200元钱“借”给刘大娘解了她的一时燃眉之急,并且安慰刘大娘:“你不要着急,不要背负心理压力,你的治疗才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这200块钱先解决一下这几天的生活费问题,住院费的问题让你家里人再慢慢想办法。”老人颤颤巍巍地接过钱,眼神里满是感激,感激唐主任的解囊相助。这温情的一幕,恰好被当班的护士拍了下来。其实,这也不是唐主任第一次“借”钱给患者了,虽口头说是借,但借出这些钱的时候,唐主任也从来没想过要患者还,只是想能帮助患者解决一下实际困难。护士小姑娘很惊讶,医生竟然借钱给病人,但是在共产党员、乳腺科唐武平主任看来都是些“没什么”的小事。唐主任总是说作为医者,我们所做的不只是诊治患者的身体疾病,还要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尤其是我们科室大多数是肿瘤患者,更加应该关心她们,抚慰她们的心灵。医者有“仁心”,患者才能“安心”,其实,医者仁心,更多的体现在这微不足道的点滴至爱中,无需赞誉之辞,却感人肺腑,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唐主任的善举给“医德”二字作出了最美的诠释,是人间大爱,是最强正能量,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学习的好榜样。</p><p> 曾听过有人问:“人与人之间最合适的温度是多少?”其实,在我们日常医疗工作中,一直都在追求着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医疗,不仅要技术,而且更需要温度。医者仁心,它在不经意间流露,尤如春日里那一勺勺清甜的百花蜜,暖了心田,润了人间,医者仁心,是爱,是暖,是希望,是真正的人间最美四月天。</p><p> </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