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同学们在家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从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早中晚每天拖三遍地的同学 干起活来还挺细心 抖音学来的栽葱种蒜 制作栽葱的盒子 把葱和蒜摆放好 制作完成,等待收获满满! 扫地小能手又干净起来了 这是他养的酸角树,经常观察有没有长虫 还会凭借自己的心情来给小树浇浇水 看到有枯枝就会剪掉 迷你小音箱突然坏了他要拆卸开一探究竟 拆开看见电线断了一条 拿起胶布小心翼翼的粘贴起来,小小修理工爱动手来爱动脑 洗起自己的衣服可开心了 既能洗衣劳动又能感受玩水的快乐! 小小同学知道帮助妈妈擦擦电视 当家务劳动在潜移默化中融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时,孩子会为自己能够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而感到自豪,同时认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有“要把孩子当朋友对待”的教育思想的家长,更应该像对待真正的朋友一样,让孩子学习分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早晨起床叠好被子 把被褥摆放整齐 刷碗巧手小朋友 饭前冲洗饭后刷洗干净 小朋友还会经常帮忙爸爸擦玻璃 家务,家务,就是家庭事务,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来共同分担的。孩子,就是家庭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为什么就不能来担当家务劳动呢?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做事情的能力,现在应该给他的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这样的想法和干家务并没有什么冲突。孩子是一点一点长大的,家务也是一点一点的教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务,如:扫地、倒垃圾、收拾碗筷等等。大家不难发现,当孩子为家里做了一件他能够做的小事时是多么高兴和自豪!他不仅会因为受到家人的称赞而感到高兴,还会在家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树立“我能行”的自信。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在心理上都需要拥有肯定、赞许,都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没有的话,他会在另外的方面得到:例如通过撒娇、生气、不吃饭等等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得到心理安慰。 晾晒干的衣服要及时捡回来收拾好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们改变 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 ,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 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劳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