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天,是我家下乡50周年的日子。</p> <p>下图是我家在普乐堡胜利五队的住房旧址。</p> <p>1970年4月10日,爸爸作为"五、七"干部,带全家到桓仁县普乐堡公社胜利大队五队插队落户。</p> <p>这天早晨,晴朗的天气也没能驱走五味杂陈的心绪——</p> <p>一辆解放牌汽车,来到本溪市平山区平山街甲楼69栋第二个楼梯口门前。一些不太相识的可能是爸爸单位的人从三楼往下搬东西,帮我家往农村搬家。那些人将我家的箱子柜、衣被、锅碗瓢盆等家具用品(其实现在看来那些东西只不过是一些破烂儿)搬上车。一会儿功夫,家里搬空了,只留下些许灰尘垃圾废纸,汽车载着这些物品耀武扬威地扬长而去。</p> <p>下图是我家下乡前居住的本溪市平山区平山街甲楼69棟住房,房檐下(三层)的两个窗户即是我家。</p><p>这是2014年甲楼扒倒前的照片,1970年时房屋状况要比这张照片上呈现的完好。</p> <p>爸妈姥姥加上我们兄弟4人共7口人,先乘火车到南甸。刚上火车,三弟便跑丢了,大家好一通找,总算把他找到了。</p><p>到南甸之后,我们和搬家车队会合,全家人爬上装货的大箱,各自找个地方坐下,随着搬家的汽车晃晃悠悠,磕磕碰碰到了桓仁县。</p> <p>姐姐当时已在桓仁县雅河公社董船营大队插队并结婚。</p><p>我们搬家的汽车到桓仁时,姐夫已经在桓仁城外六河等侯,看到汽车过来,姐夫一直跟在车后跑步追赶,仗着年轻力壮,硬是在汽车停在当时的东方红旅社门前时赶了过来,接到我们。</p> <p>下图为桓仁县远眺。</p> <p>1970年从本溪至桓仁的主要线路。</p> <p>在桓仁县城住了一宿。第二天,汽车到达目的地——桓仁县普乐堡公社胜利大队五队,全家住进了生产队刚腾出的一间饲养点。屋里的潮湿和异味可想而知。</p> <p>少年不知愁滋味。记得稍有空闲,我还和三个弟弟在田野里水塘边奔跑嬉戏。很快,家里收拾完安顿下了。</p> <p>我回到单位——本钢房产福利处上班,住进了本钢二宿。</p> <p>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宿舍朋友在本钢二宿门前合影。</p> <p>爸爸、妈妈,年迈的姥姥,三个未成年的弟弟,留在了农村。</p><p>当时的胜利五队,还不算是很偏僻的地方,距离公社、大队都很近,即使这样,等在他们前面的磨难,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p> <p>胜利大队位置图。</p> <p>开门进家,所有的事都在一个屋,做饭只能在炕头的土锅台上。</p> <p>屋内水气熏蒸蚊虫侵扰,弟弟们身上生疮流脓,苦不堪言。</p><p>从商品粮到生产队三百多斤毛粮,既不够吃又米粗菜糙,全家人或大便干燥,或跑肚拉稀。</p> <p>桓仁山里的野果。</p> <p>生产队的学校连城里的“五、七”小学都不及,主要课程就是在田间劳动。</p> <p>吃水要到大河去挑,回来倒在缸里扔进白矾沉淀后才稀里糊涂不干不净的饮用。</p> <p>雅河。</p> <p>秋天收割时放倒的玉米杆。</p> <p>家里自养的大鹅。</p> <p>用电来自公社自办的小水电站,一会儿有一会儿无,一会儿亮一会儿暗,遇到天旱枯水,干脆就没电了。想在家里看书写字,没门。</p> <p>烧柴,自己去指定的山场砍。蔬菜,用分配的几垄菜地种。吃粮,从队里领回的玉米棒子,自己拿到水电站的磨米房自己磨。</p> <p>还有许多说不出想不到的辛劳和苦难,持续地,不断地煎熬和炙烤着全家人。</p> <p>生产队的庄稼。</p> <p>玉米地旁边的菜地。</p> <p>公社的稻田。</p> <p>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当年和父亲共同在普乐堡胜利大队下放走"五、七"道路的战友,我能记起的有:李志超、徐玉芬、王群、杜雅琴、张今士、李志琴、王俊英、杜培元、朱启华……还有当地社员:李四爷、胡大头等。</p><p>怀念他们。</p><p>这些曾经生动鲜活的面孔,朝气蓬勃的生命,对生活执着热爱的普通人,陪我们度过那个年代。</p> <p>我没有和家人一起下乡,对家在农村的日子,体会得并不太深,没有资格作更具体的点评。三个弟弟从小跟着父母在普乐堡生活过,对那段日子的酸甜苦辣会感悟更深,他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性格和精神,不能说与那份经历无关。</p> <p>我在今天将五十年前发生在我们家的一段故事写给大家,旨在和亲人们一起缅怀家族的苦难史成长史,激励我们和子孙后代继续团结奋斗,续写荣光。</p><p> 村庄路边的鬼子姜花。</p> <p>路边的野花。</p> <p>我家住房的旧址,已全无当年的痕迹。</p> <p>当年是我家门前的河滩,现在盖起了小楼。</p> <p>今天的桓仁县,和当年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经过五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发展,比起我家下乡的年代可以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p><br></p><p>桓仁五女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桓龙湖——</p> <p>画屏山——</p> <p>秋山红叶。</p> <p>大雅河漂流正门,这里当年是普乐堡公社老漫子大队。</p> <p>盛夏时大雅河漂流盛况。</p> <p>当年从本溪到普乐堡,在能够顺利买到车票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两天时间,今天自驾车只需两个小时左右,而且火车、长客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任你选择。</p> <p>用毛泽东的一句话叫作“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p><p> </p> <p><br></p><p>注:</p><p>图片部分自己拍摄,部分选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