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二):墨尔本

笠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文 一 笠翁(原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配乐 一 墨尔本(选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0年4月9日</span></p> <p>  墨尔本,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位于澳洲南部海滨,素有“花园之州”美誉,已连续多年被评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的文化之都、经济之都和南半球的时尚之都。曾因金矿丰富而与美国旧金山相对应,称之为“新金山”。</p><p> 出了墨尔本机场,在等车的时间,看到三位和蔼可人的墨尔本居民,绅士淑女装束,面带诚恳的微笑,似乎在说:墨尔本欢迎您。倘若真如此待客,这印象可就深刻多了。</p> <p>  教堂像剪纸一样贴在湛蓝的天空上,好似没有距离,近得可以触摸。空气如此的好,可能没有雾霾之说。写到这里的时候,见电视里说澳洲已被大火肆虞了五个月,看来好地方也要有好领导和好的管理。</p> <p>  大街上的一座教堂门口,也许是刚刚举行了婚礼,也许是只为了拍拍写生靓照。自然端庄,没有娇艳造作,没有扭捏妖娆,此乃美女也。</p> <p>  墨尔本的惠灵顿大道上的 “菲之诺公园”,出奇的悠静,处处入画,静如诗文,散发出浓浓的乡村味道。</p> <p>  公园里鸟语细绵声声,绿树成荫,葱葱郁郁散发出清新的气息。坐在铺满落叶的木椅上,闭住眼吐纳,如醉如梦般。</p> <p>  时光不经意的从你在浪漫的草地上走过,当顽童在草地上翻滚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岁月在游走。</p> <p>  公园内有著名的库克船长的小屋,英国卓越航海家库克船长首先发现澳洲新大陆,于是英国殖民者就据为了已有。库克也就被称为“澳大利亚之父”。</p> <p>  这座石屋,库克船长的故居,1755年建于英国,1934年维多利亚州一百周年纪念之际,由格里姆韦德爵士赠送给墨尔本人民,这座石屋被拆卸后运至墨尔本,依原样一砖一瓦组建起来。</p> <p>  虽然是极普通的砖瓦、石墙结构的小屋,简单而朴实,但它见证了历史。每天都有志愿者穿戴古典,扮作库克船长小屋的守护者。</p> <p>  大洋路是为纪念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修建的,参与建设的人也包括许多参战老兵,为此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以及生命。这条路于1919年开始动工,1932年全线贯通。</p> <p>  十二门徒岩,位于墨尔本海岸沿岸大洋路上,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地标性景观之一,这是突出于海面上的12块奇岩怪壁。因其数量和造型酷似耶稣的十二门徒而得名。</p> <p>  十二座穿出南大洋水面巍然耸立的巨型岩石,是坎贝尔港国家公园的中心看点,每年可以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p> <p>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令人惊叹的壮阔雄伟的奇景。十二门徒石的形成主要因为海水对石灰岩海岸悬崖的以万年计的侵蚀。</p> <p>  在过去的漫长的年月里里,南大洋的风暴和充满爆炸力的大风,慢慢地侵蚀着这些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在悬崖上形成许多洞穴,洞穴逐渐变成拱门。</p> <p>  巨大海浪的经年累月的冲击,已经坍塌着这些巨大海礁, 十二个兄弟,只剩下了八个,它们还是不顾一切的怀着期望傲立在蓝色的海洋里。</p> <p>  十二门徒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的土黄色礁石显得格外明亮,雄伟地矗立在海面上,它们姿态各异,生龙活现,真如门徒得道,亦如上帝的使者,得到人们的景仰和赞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