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一、基础教育是成人的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p><p> 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背后有个关键的词,学习权。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p><p> 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p><p> 学科总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构成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概念背后的思考方式;思考方式背后的立场观念、价值观等价值诉求。</p><p> 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可以归结为4个字,学会关心。(学会关爱,学会关切,学会关联)。</p><p> 真正的学习:引导学生与客观的世界对话;与教科书对话;与同学与自己对话;不断的与新的世界、新的他者、新的自我的相遇与对话。</p><p>二、新型教学模式的三个关键词</p><p> 能动学习、学习网络、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是学的设计,归根结底在于如何应特定的学习者与特定的教学目标去精心琢磨有效学习环境。</p><p> 有效学习环境的4个特征,建构性、自控性、情境性、协同性。</p><p>三、核心素养从其发展趋势看,大体涉及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学校愿景三大领域。</p><p> 人格在活动中唯有通过活动才能得到发展。</p><p> 强调学科自身的独特性不等于僵化学科的边界,不能走向分科主义,可以软化学科边界。</p><p>四、学校是学习共同体</p><p>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享合法化,对话与合作是基础,参与并实践真正文化活动,情境化学习。</p><p> 学生不是期待片面发展,而是重视多样的发展方向与机会。</p><p> 未来的学校是一种超越学校的学校。承担学生学习发展的是整个教师团队,是整所学校,是整个社会文化。</p><p> 所谓好学校绝不是没有问题的学校,而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问题,齐心合力致力于问题解决的学校。(佐藤学)</p><p>五、四个环节</p><p> 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环环相扣四个环节。</p><p> 掌控计划、实施、评价、改进能力,是一线教师不可或缺的通用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