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普⑦|房子,还能这样?——下篇

光谷实验中学地理组

<p>  民居,是地域文化的名片,更是一种生活情态。</p><p>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民居形式大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民居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这些居住形式代代相传,经历过岁月的淘洗,逐渐改良,缔造了最适合当地人的居住方式。</p><p> 上周咱们认识了五种传统民居,文末的投票显示大家对北京四合院的喜爱更多一点~今天要介绍的五种民居建筑,你又更喜欢哪一种呢?欢迎大家踊跃投票!😆</p> 陆·福建土楼 <p>  “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p> <p>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里出现的建筑,你是否觉得有些眼熟?没错,它们的原型就是福建土楼,不少场景甚至以真实的土楼为原型构建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奇幻世界。</p> <p>  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西晋永嘉年间,中原人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有别于当地原有居民,被称为“客家”。他们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林荫深郁、瘴气弥漫、猛兽肆行,自然环境恶劣,盗贼嘈杂,又惧怕当地人的袭扰,便营造了大体量建筑和厚重的夯土墙的防御性建筑住宅——土楼。</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初溪土楼群,摄影师@李艺爽)</span></p> <p>  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奇特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公众号星球研究所)</span></p> <p>  海岸边的福佬人为抵御倭寇,率先创造出圆楼,客家人随后跟进,营建出更多圆楼。圆楼全封闭围合,没有拐角,更加易守难攻,通风采光良好,并且同等周长下,圆楼的面积是方楼的1.273倍,这意味着用等量的建筑材料可得到更宽敞的院内空间。</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公众号星球研究所)</span></p> <p>  土楼形态各异,类型百花齐放。除圆形外还有椭圆、三扁四不圆、八角形、又圆又方……´・ᴗ・`</p> <p>  在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闽南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p> 柒·开平碉楼 <p>  鸦片战争后,开平爆发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大批开平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远赴外洋,开平逐渐成为一个侨乡。“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情结使他们中的多数人挣到钱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钱回家或亲自回国操办“三件事”:买地、建房、娶老婆。</p> <p>  建碉楼的本意不是让人观赏,而是御贼和走避洪水。</p><p> 建国前,开平境内盗贼猖獗,归侨生活富裕,土匪便集中在开平一带作案,在这种险恶的社会环境下,防卫功能显著的碉楼应运而生。加之洪涝不断,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有见及此,于是在侨居国请人设计好碉楼蓝图,带回家乡建造。</p><p> 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别具特色。</p> <p>  中国领土上西洋特色的建筑,大都是洋人用坚船利炮“打”进来的,带有西方殖民者硬性移植的色彩;而开平碉楼,却充分体现了华侨主动吸取外国文化的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p> 捌·藏族碉房 <p>  藏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块瑰宝,充分体现地理环境、历史因素、气候特点、宗教信仰对西藏地区建筑装饰产生的影响。</p> <p>  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碉房,藏语称为“卡尔”或“宗卡尔”,原意为堡寨,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巍峨高耸,易守难攻。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西部一带,多选用当地的山石建造坚固厚实的碉房。由于形如碉堡,所以被取名为碉房。</p> <p>  青藏高原地势险峻且空气稀薄日照强、降水少、气温低,并且在历史上战乱和匪患频发,藏民为了抵御严寒的气候和战争祸乱,外墙向上收缩,内坡仍为垂直,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墙厚近一米,厚重保温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p> <p>  藏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碉房在青南藏区适应性很强,特别是在野兽出没之地,是较好的住居,同时有就地取材、建造方便等特点,故能被广泛采用和发展。</p><p> 由于碉房建筑没有屋檐,再加上这种收分技术造成的上窄下宽的墙壁结构很容易让雨水从窗口流进屋内,于是每个窗户上方都会安装一个窄小的窗檐用来避雨。</p> 玖·窑洞 <p>  行走在沟壑纵横、墚峁交织的黄土高原上,视野中经常会出现与黄土浑然一色的窑洞,这种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民居景观,是依托黄土高原生成的特殊建筑。</p><p>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p> <p>  黄土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紧密,直立性好,适于凿挖。黄土层厚度达百米以上,而且黄土中不含沙石,十分黏牢,故而在此地构筑的窑洞相当坚固耐久。先民们因地制宜,创制了这种居住方式。</p><p> 就是这些由黄土层构筑的独特地理环境,成了窑洞天然的建造场。窑洞除了冬暖夏凉的居住效果,还具有就地取材节省建筑材料、节省建筑用地、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势。</p> <p>  有些地方,由于可建地较少,经常会有叠层而建的窑洞,这种样式较之一层的就显得壮观了些,远远望着,不免会生出几分赞叹之情。</p> <p>  还有的窑洞会依山而建,即窑洞的背面来着山,前院以示人。在窑洞的平顶上还会盖一层很厚的黄土,上面偶尔还会看到几棵稀疏的草木。</p> <p>  还有的窑洞建在地下,也称北方“地下四合院”。它的开挖方式是先在平地上开挖出数十平方米、深度达十来米的大坑,然后沿着坑壁开挖窑洞。主卧、次卧、厨房、储藏室一应俱全。跟陕西黄土高原的窑洞相比,这类窑洞民居更规整,院子里也有较大的活动空间。</p> 拾·蒙古包 <p>  内蒙古地区以温带草原气候为主,草原辽阔,居民生产生活以游牧为主,放牧季节性迁徙频繁,因此民居以适宜迁徙的蒙古包为主。</p> <p>  蒙古包多采用牛皮或羊皮缝制,支架多以木材为主,民居的能源来源多以牛羊粪便或小型风力发电设备或太阳能发电设备为主。</p> <p>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来源:视觉中国)</span></p> <p>  五种传统民居,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快来投票选出你的心头好吧!(◍•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