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的父亲是一名将军,更是一名老兵,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65式军装),从军几十年,以服从命令为己任,走过的营盘不计其数(即:部队大院)。那一张张的调任军令带着我们的家一次次辗转搬迁,从东北的长白山到西北的祁连山、从关中的平原到新疆的天山,曾在河西走廊上多次折返,住进了一个个的部队大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出生于部队大院的营房娃,从小耳边最熟悉的声音是军号和军歌,眼睛看到最多的是军姿和国防绿,是部队大院中的各种元素陪伴着我一天天长大,无论我走到那里,无论我身在何处,无论是原来还是现在,我与部队大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p><p class="ql-block"><br></p> <p>空军导弹学院办公楼(源于网络)</p><p><br></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长白山下的记忆❄️</i></b></p><p><br></p><p> 在我出生之前,我们家走过几个部队大院我不大清楚。我是在国家自然灾害那年出生的,在家排行老五。当时我家是在吉林省柳河县的一个场站部队大院里,大院距离长白山不远,我在这里长到5岁,没有太多的记忆,只记得我们家居住在一栋平房里,房前屋后的绿植有榆树和柳树,那里的冬天雪下的很厚很厚,天气很冷很冷,窗户都是双层的,冬天母亲还要用纸条把窗户缝贴上,保证房间温度;对幼儿园还有一点模糊的记忆,东北当时的饭食以喝玉米面糊糊和吃高粱米米饭为主。</p><p><br></p> <p>听姐姐回忆说,这张妈妈抱着我的照片应该是我1岁时照的。</p><p><br></p> <p><br></p><p> 父亲当时在雷达团工作,长大后听大人说当时的雷达团是服务于一个军用机场。离开那里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查看资料那个军用机场现已改为通化市民用机场,我们家原来居住的大院可能早已不存在。好在爱我们的母亲给我留下了几张幼年时期的照片,让我一直珍藏至今。</p><p><br></p><p>2岁时的我有点丑哦😓😓</p><p><br></p> <p> 5岁那年我经历了第一次搬家,当时家里所谓的家具是几个大木箱,母亲把大人孩子的铺盖、衣服,以及家里的锅碗瓢盆等分装进不同的箱子里后进行托运,带着我们五兄妹从柳河县乘绿皮火车一路颠簸,经沈阳——北京——兰州,坐的硬座、倒了三次车、走了近一个星期才到达甘肃省的山丹县。</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祁连山下的童年🌾</i></b></p><p><br></p><p> 甘肃省山丹县是祁连山下的一个小县城,父亲到任的这个部队大院是一个新组建的导弹发射试验基地,分作业营区(称大院)和家属福利区(称小院)。童年印象中这个部队大院所在地的自然条件非常艰苦,气候干燥,一年下不了几场雨雪,刮起风来黄沙漫天,风吹着石头满地跑;偶尔看到一片田地种的植物叫“青稞”;整个营区仅有一棵老榆树,路边除了零星的生长些骆驼草,其余全是盐碱地的荒漠,部队大院离县城有3里路,窄窄的土路一脚踩下去虚土能漫过脚面。只有每天清晨从喇叭里传出的“嗒嘀嗒嗒,嗒嘀嗒嗒”的军号声,才让我感到是在部队大院的一方院墙内。</p><p><br></p> <p> 我5岁到了这里,由于是新建单位,半年后才建成幼儿园,我上幼儿园没多久刚满6岁就在县城的南关小学当上了小学生。</p><p><br></p> <p> </p><p> 这个部队大院家属区的房屋是纵四横五规规矩矩的排列着,我家住在第一栋,门前是一片空地,每天放学后这里就是大院孩子们的集结地,跳皮筋、踢罐头盒、打沙包等,各年龄段的孩子玩着不同的游戏。</p><p><br></p><p> 当时这个小县城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出行完全是迈着两条腿甩大步。后来家里添置了28大杠自行车🚲,这在当时可是我们家最高档的家产,父亲鼓励我们大胆的学习骑自行车,希望我们五兄妹掌握骑车技能后能够走出去的更远,看到的天地更宽广。 </p><p><br></p> <p> </p><p> 我们家到这里不久,全国文化运动的风头也刮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县城,本来就不大的县城一时间也是标语、口号、大字报铺天盖地的,闹得人心慌慌的,父母亲需要经常参加学习,中、小学校全部停课,只能在家由哥哥姐姐教我们认字学习。尽管院外的运动轰轰烈烈,但大院里的孩子依然是那么单纯,那么容易有优越感。</p><p> </p><p><br></p> <p> 在这个部队大院居住了五年,因为懵懂和对当时运动的不知不解,我的童年还算是无忧无虑、自由快乐的。这五年间我的哥哥和两个姐姐先后参加了工作,记得当时二姐参军时还不满十六岁。</p><p><br></p><p> 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走到那里那里是家,家走了孩子只能忍痛放下,每一个军人家庭都是这样的,因此军人的子弟能以父辈为榜样,服从安排,四海为家,适应力强。我的父亲在接到下一个军令时,母亲就是忍痛割爱地将三个子女撇在了河西走廊。</p><p><br></p><p>哥哥姐姐参加工作离家前的全家福</p> <p> </p><p> 时隔七年后父母带着我再次向西搬迁时,曾经路过这个小县城,我们下车在部队大院短暂停留一天。那时国家经济还没有复苏,大院里没有太多变化,与小学同学合影的后背景就是爸爸当年办公的土坯房,还是那么简陋低矮。</p><p><br></p> <p> </p><p> </p><p> 时隔四十七年后我和姐姐又专门回了一次山丹县,去寻找童年记忆中的那个部队大院。现如今的山丹县也得到国家西部政策的支持,凭借祁连山、军马场等地旅游业的开发而让全国知晓。</p><p><br></p> <p> 这个部队大院现归属火箭兵兵种,作战级别进一步提升,大院内一改原来的旧貌,土坯房变成了办公楼,连接大院和小院之间的煤渣路变成了水泥路,光秃秃的院子已是绿树成荫。</p><p><br></p> <p> </p><p> 我们姐妹在部队大院里走着,儿时的记忆一段一段浮现在眼前,似乎看见一群孩童在玩打沙包、三四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在跳皮筋…….,我们找到了我们家原来平房所在的位置,似乎看到父母亲中年时期肩上的担子和忙碌的身影……。</p><p><br></p> <p> </p><p> 看着大院里一棵棵粗壮的白杨树,我感觉一定有当年父母亲栽下的那一棵。</p><p><br></p> <p> </p><p> 身后的平房就是大院当年的幼儿园,我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很短,连老师姓什么有没有印象了。</p><p><br></p> <p> </p><p> 这栋房子还保留着原貌,这是大院的卫生所,记得我还在这里住过一次院。</p><p><br></p> <p> </p><p> 蓝盾文化中心在我们儿时称它为“大礼堂”,是部队干部、战士以及家属小孩听报告、看电影的地方,《地道战》《英雄儿女》《南征北战》等电影都是在这里看过的。这个文化中心是我们家到这里后建设的,虽然只有二层,但却是我第一次见到过的楼房,由此可见,当时因国家军队的保密性,基层部队大院的居住地是多么的荒僻。</p><p><br></p> <p> </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关中平原一少年🌹</i></b></p><p><br></p><p> 我10岁那年爸爸再一次接到调令,父母亲带着我和三姐离开甘肃省的山丹县,向东进入关中平原的陕西省三原县,搬进了一个部队院校的大院。这个部队大院距离县城有4公里,分教学区(称新营房)和家属区(称老营房)两个营区,两区之间相隔有1.5公里。</p><p><br></p> <p> </p><p> 老营房院子很大,树木品种很多且生长的也很茂盛,一栋一栋灰瓦房听说还是苏联专家设计建设的。大院规划的有幼儿园、子弟小学;有花园、有鱼池;有粮店,有服务社等。</p><p> </p> <p> </p><p> 我们家住在大院的最北边,人称后院或首长院的一套专家房里(即原苏联专家居住的房屋)。我们家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月季花和玫瑰花,不是我少见多怪,那可是我这个从戈壁滩走出来的营房娃第一次看到大朵大朵的红、黄、白、粉色的鲜花盛开,第一次嗅到丁香花的清香,第一次认识柏树、槐树和法国梧桐树,第一次吃到香椿芽炒鸡蛋的菜肴,第一次认识到大自然原来可以这样的美丽和繁茂。</p><p><br></p> <p> 这是外公、父母与我们在家门前的合影,背景房子右侧边就是我家。</p> <p> 父亲在这个院校的政治部工作,母亲在部队五七工厂工作,我转学入大院子弟小学读四年级,每天从大院的最北边踩着一块块青砖铺成的小路走到大院的最南边,心里美美哒。记得算数课学习乘除法和分数,语文课学习造句解词。</p><p><br></p><p>在老营房南营门的照壁上与姐姐留影</p> <p> 12岁时我考入三原县北城中学,受文革后期“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校课堂无法正常教学,代数课和语文课学习了一些知识,其他课程都变成了实践课,自然课变成了学农课,去农田中栽棉花苗;物理课变成了学工课,到工厂学习柴油机原理;政治课就是写“批林批孔”的批判稿、开讨论会等;课余时间就是参加文艺宣传队、唱样板戏,《海岛女民兵》等都是我们舞蹈的主旋律。四年中学学习生活一晃就过去了,文化课知识学的少而又少,到是认识了各种菜苗,夏收秋种,开手扶拖机,打靶实弹射击等技能,真的是文革造就了我们这一代。</p><p><br></p> <p>1973年哥哥姐姐探家时的全家福</p> <p> </p><p> 我们家在这个大院生活了七年,在这期间父母亲在家门前栽下的两棵泡桐树长的枝繁叶茂,哥哥和大姐相继成家,父亲母亲幸福的荣升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p><p><br></p> <p> </p><p> 在这的七年间,我从少年长成青年,完成了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生活。我也看到了国家经历文革后经济逐步恢复,人们慢慢不再为吃穿发愁,母亲偶尔会为家里添置一瓶塑料花、一块心怡的桌布,家不再简单;我和姐姐时常会穿上妈妈给做的新衣服;哥哥姐姐们回家探亲,爸爸会拿出他的老牌120相机让我们学习拍照,这个大院给我留下了很多回忆。</p><p><br></p> <p>兄妹五人在门前泡桐树下合影,大树的枝叶如同父母庇护着他们的儿女一样。</p><p><br></p> <p> 时隔多年,2003年春节与姐姐陪同爸爸回大院,在办公楼前留影。</p> <p> 随着部队的整编改革,院校的主要教学科研院系已经搬迁到西安市东郊,这个部队大院人员大大缩减,干部家属也都搬去新的校区,老营房一天天荒芜,房屋被拆,设施损毁,院子里除了一颗颗梧桐树还在留守着,其他所剩无几。</p><p> </p><p> 近两年去老营房拍了一组照片,如果你在这里曾经生活过,一定会唤起儿时的回忆。</p><p><br></p> <p>老营房南营门、门卫室、照壁,在大院居住时,照壁上是一幅《毛泽东去安源》画像。前面和姐姐的合影就是在这拍的。</p> <h3>小礼堂,老营房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建筑。</h3> <p>子弟小学门前守望大院的梧桐树,路的尽头是招待所食堂。</p> <p>仅剩的几栋灰瓦房,小学食堂和冰棍房。</p> <p>孩童时一毛钱可以买八块水果糖的服务社</p> <h3>通往新营房(教学区)的东营门</h3> <p>大院里遗留的各种树木和瓦砾废墟</p> <p>这是我上小学每天必走的路,现在改成水泥路了。</p> <h3>通往我家(后院)的路</h3> <p> 每次走进这个大院一定会去我家原来居住过的房子看看,听说房子因失火己被拆除。路边大树的片片黄叶,在秋风中透着一丝丝凄美。</p> <p> 家门口的泡桐树已被砍伐,一丛新芽在荒草间非常不起眼,只有我知道这新芽是从父母亲栽下的那棵泡桐树根发出来。</p> <p>房后依然能看到香椿树芽</p> <h3>新营房(教学区)的办公大楼</h3> <h3>新营房(教学区)的大礼堂</h3>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天山脚下的青年🌻</i></b></p><p><br></p><p> 在我17岁那年,新年伊始,春寒料峭,父亲接到赴新疆空军就任的调令,新疆,中国版图的最西边、天边一样的地名、那么遥远且陌生的地方。当时三姐下乡三年多还未招工,面对父亲的调令,母亲只能强忍心痛将三姐托付给邻居阿姨,再一次撇下了自己的孩子,随父亲西行。</p><p><br></p><p> 父母亲养育了五个儿女,几年间从河西走廊到关中平原,他们一路放下了四个孩子,每次做这样的决定,父母亲的心要有多痛和多么的无奈,又是多么的坚定坚强,多么的高风亮节。这就是军人,老一辈的革命军人。</p><p><br></p><p> 进疆时我的心境也很复杂,新疆这么遥远,这一去还能回来吗?不去又能怎么办,三姐还在当知青,难道让母亲撇下两个没着落的孩子吗,肯定是不行的。在母亲的再三坚持下给我办理了《免下乡证明》(特殊年代的特殊证明)后,父母亲带着我一路向西,住进天山脚下的新疆乌鲁木齐市空军军部大院。</p><p><br></p><p><br></p> <p> </p><p> 这个部队大院建在妖魔山下,距离乌鲁木齐市有5公里的路程,一进大院左右两排平房是警卫连;往前是一个很大的操场,操场过去正前方是办公大楼,办公楼后边是军指挥所;操场的右边是家属区、干部单身楼、卫生所等;操场的左边是首长院和大礼堂。</p><p><br></p> <p> 按照父亲的级别我们住进了首长院的小二楼里,左上那套房子就是我们在这个部队大院的家。</p><p><br></p> <p> </p><p> 父亲在军政治部工作,负责全疆空军部队的干部考察、任用等工作,是政治部的负责人。母亲到这里后就不再工作了,主要为父亲做好后勤工作。</p> <p> 我在进疆当年就招工入乌鲁木齐化工厂,做车间化验员,乌鲁木齐化工厂位于市区近郊的七道湾,主要生产硫酸、农药、甲醇,招我们进厂是要新增甲醛和乌洛托品生产线。</p><p><br></p><p>与我的工友们在大院合影留念</p><p><br></p> <p> 由于化工厂与部队大院成倒“U”形,上班需要倒三次公交车,新疆冬天十分寒冷,下雪时地冻路滑,乘车及其不方便、不安全,工作刚满两年我就调回了部队大院,经过学前教育培训后做了一名幼儿教师,从此步入教育行业。</p><p><br></p> <p> </p><p> 在部队大院工作的几年中,我时时刻刻都在父亲的眼皮底下,不敢有一丝懈怠。八十年代初期教学用具不像现在品种繁多,我们在工作中所用的幻灯片、手工作品、故事图片等都是自己动手绘图制作,受母亲的遗传我的手工做的是最好的。在几年的幼教工作中,我这个“孩子 王”做的游刃有余,谈不上有什么业绩但成绩还是有的。</p><p><br></p> <p> </p><p> 在新疆部队大院的那几年,我与父母朝夕相处,母亲每天备有可口的饭菜等着我和父亲下班,“三口之家”其乐融融,时不时还有一点点“独生女”的感觉。</p><p> </p> <p> 家永远是凝聚孩子的地方,父母亲虽在千里之外的新疆,但每年都有哥哥或姐姐来新疆探亲,哥哥姐姐们会带回当地特产孝敬父母,父母亲总是尽可能的安排好每个儿女的探亲假,在允许的范围内让哥哥姐姐们了解新疆的美丽与广袤。</p><p><br></p><p>三姐回疆完婚,在白杨沟我们姐妹与父母合影。</p><p><br></p> <p> 二姐回疆探亲,在高昌古城我与母亲合影。</p><p><br></p> <p>吐鲁番葡萄沟留影</p><p><br></p> <p> </p><p> 部队大院大多是男人的世界,是阳刚之地,是绿色之营,我虽未能从军,但我喜欢国防绿,更喜欢穿军装的人。</p><p><br></p> <p> 22岁是女孩情窦初开的年纪,那年夏天我认识了身穿军装的他,当时他是从遥远的新疆伊犁边防线上到军部大院学习的,初识的我们没有过花前月下,没有过牵手谈情说爱,有的只是在一封封往来书信中的窃窃私语。不经意间我的幸福在这个部队大院里渐渐孕育成熟,三年后我们完婚。</p><p><br></p> <p>第一次与爱的人牵手在天山天池边</p><p><br></p> <p><br></p><p> 新疆空军是父亲军旅生涯的最后一站,当他接到离职休养的命令,摘下领章帽徽的那一刻,我想他的心里一定是百感交集的,父亲戎马一生,征战东西,驰骋疆场,不辱使命。在我24岁那年,父亲不舍的离开了为之奋斗一生的空军部队,回到西安定居。随后不久我也从新疆调回西安工作。</p><p><br></p><p> 在新疆的八年间,国家改革开放已见成效,各行各业向经济建设迈进了一大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渐渐提高,记得我们家搬离新疆时,除了跟随我们多年的大木箱外,已经有了电视柜、大立柜、电视机、收录机等家具和家用电器了。</p><p><br></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时隔两年后的</span>暑假我曾以军嫂的身份回到新疆部队大院探亲,享受了一回干部招待所的待遇(一种专门为来队探亲家属住用的房间)。在大院操场拍照留念,身后那座光秃秃的山就是名声在外的妖魔山。</p><p><br></p> <p> 时隔三十年后,我与爱人以寻找部队的方式再次回到新疆空军大院。重回我们为之奉献青春的新疆。妖魔山上依然寸草不生,重新走进充满军人气息的部队大院,父亲和爱人工作过的办公楼已经修缮一新,我们家住过的小二楼还在首长院的最后面孤零零的立着,真想上去看看……。一段段回忆浮现在眼前,对部队大院的亲切感油然而生。</p><p><br></p> <p> 我们的爱从这里起始,可当年从未在这里并肩同行过,今天我们坦然的牵着手压一回部队大院的马路。</p><p><br></p> <p> </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白鹿原下短暂停留👣</i></b></p><p><br></p><p> 在父亲离职休养不久,我调入西安空军工程学院幼儿园工作,这时的我已经不再有父母的庇护,独自一人在这个部队大院工作着、生活着。</p><p><br></p> <p><br></p><p> 这个部队大院地处西安市东郊,背依白鹿原而建,整个院子成坡状,一进大院正前方是办公大楼,以办公楼为中心左边是教学科研区,右边是家属福利区,整个大院是春有鲜花盛开,夏有绿树成荫,是西安市绿化先进单位。</p><p><br></p><p> 这是一所空军高等学府,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每年有新老学员的交替,因此整个大院多是年轻的面孔。我调到这里不久部队换装,军人开始着87式军装,但我挚爱的国防绿依然附着在新式军装上。</p><p><br></p> <p> </p><p> </p><p> 我们幼儿园就建在福利区,是一个比较有规模的单位,曾经是空军指定的幼儿教师培训机构,我从教前就是在这里学习的,而且成绩优秀,因此调回来理由充分,工作也很得心应手。</p><p><br></p><p>幼儿园接待外国武官夫人们的到访</p><p><br></p> <p> </p><p> 在这里工作的四年间,爱人转业安排在西安工作,我们结婚有了孩子后,因单位离家很远,往返交通不便利等因素,我调离了部队大院。</p><p><br></p><p>幼儿园演出结束</p><p><br></p> <p> 调离后,虽然与部队大院同在一个城市,但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我很少回去过,有过两三次也是来去匆匆。直至我退休那年,与当年同宿舍的闺蜜一起回到大院细细品味了一回,这里依然那么美,那么整洁,那么生机盎然;军号声声,军歌嘹亮,军队的整齐划一,是我一直喜欢的氛围。</p><p><br></p><p><br></p> <p> 幼儿园重新改建了,比过去的建筑更加合理,更加安全,更加有儿童气息。</p> <p> 想想当年的我们是那么的年轻,个个在部队大院很是惹人眼目,现在的我们青春已逝,暮年已至……。</p><p><br></p> <p> </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i>——心中最后那一抹国防绿🌿</i></b></p><p><br></p><p> 父亲的离职休养,爱人转业到地方工作,我也在29岁时惜别了部队大院的工作,种种离别、种种不舍、复杂的心境无法言表,搬离时有的只是一步一回头的伤感。</p><p><br></p><p><br></p> <p><br></p><p> 虽然我与部队大院渐行渐远,我的眼前不在有更多军人的身影,可偶尔回家探望父母时,总能看到一抹国防绿让我欣喜。</p><p><br></p><p> 父母亲居住的干休所全部是当年枪林弹雨,出生入死,驰骋疆场的老干部,离职后仍然带有军籍,干休所的管理工作都由原新疆空军负责,所有工作人员也都是身着军装的干部、战士,因此是一个完全部队编制的干休所。</p><p><br></p><p> 离职休养的老干部个个慈爱可亲,安享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所里工作人员热心服务,体贴周到,处处体现出暖暖的人文关怀。正是部队干休所里的那一抹国防绿,让我又接续上了部队大院的情愫。</p><p><br></p> <p>父亲、母亲幸福的离休生活</p> <p> 我的父母亲离职休养后放下了部队工作时紧张、严肃的生活习惯,每日在自家小院里种花种树,把门前屋后打扮的规规整整,春天牡丹盛开,秋天菊花朵朵,夏天葡萄挂满架,冬天腊梅雪中俏,看得出父母亲离职休养生活的情趣与舒心。</p><p><br></p> <p>朵朵牡丹在父母小院盛开</p> <p><br></p><p> </p><p> 父母亲的休养生活过的平和而安逸,父亲总是面带慈祥,母亲总是爱心满满,他们从不给我们增添麻烦,也不要求我们有多么富贵,只愿儿女们家庭幸福,孙辈们平平安安,记得母亲说过:“我们经历过战争、灾害、运动等,五个孩子能够囫囫囵囵的就心满意足了”,多么朴实无华的父亲母亲。</p><p><br></p> <p>1990年的全家福</p> <p>五兄妹在父母亲的小院里</p> <p>父母亲小院的天伦之乐</p> <p>房改前部队干休所的春天樱花盛开</p> <p><br></p><p> 正是那最后一抹国防绿们的热心服务与细心陪伴,使我的父母亲在这个部队干休所里度过了他们的晚年生活。</p><p> </p> <p><br></p><p> 我是军人的子弟、也曾是军人的妻子,部队大院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尽管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但陪伴我的永远是那嘹亮的军号,威武的军歌,严明的军纪,和那一身身的国防绿,部队大院——是我心中永远的家!</p><p><br></p> <p><br></p><p>图片整理:岭子</p><p>文 字:岭子</p><p>音 乐:鸿雁飞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