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守初心,万里逆行践使命——致敬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杜龙敏

美友24126400

<p>  2020年,新冠肺炎的肆虐拖慢了春天的脚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76天的举国拼搏,14亿人的顽强坚守,国内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疫情并没有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疫情不断升级,确诊病例日渐攀升,截止4月15日,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累计确认人数高达1895968人。有着成功防控经验的中国,是全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p> <p>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中国也不会忘记在最困难的时候世界对中国提供的帮助,在此危难时刻,一名名中国医生挺身而出。医者无国界,正是这份信念与勇气,让明明已经战斗,疲惫不堪的她,收拾行囊再次踏上了援助异国他乡的征途。她,就是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杜龙敏。</p> <p>  作为宁夏首席院感专家,宁夏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杜龙敏主任从国家通报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改进医院布局、规划工作流程、制定最优防护方案,她就像医护人员的“第三只眼”,为医护人员在疫情救治一线安心工作筑起安全屏障。</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i>  别人逃离的地方,正是她走近之处……</i></b></p> <p>  连夜奔赴新疆,深入当地各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期间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和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等进行督导检查。</p> <p>  辗转于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宁夏儿童医院、银川市临时急救医院、永宁县人民医院、贺兰县人民医院、灵武市人民医院……对几乎所有的风险部门的建筑布局和流程进行实地查看和现场督导,和医院相关负责人讨论设计改造布局流程,设法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和渠道。</p> <p>  对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肠道门诊布局流程进行改造,临时改为发热患者留观室,将后勤小二楼、中山南卫生服务中心改造为应急留观病房,将公交公司改造成发热患者首诊隔离点,安全收治发热患者2000多名,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交叉感染,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p> <p>  先后多次对全区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视频培训授课,培训万余人次,审核指导全区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用品不计其数。</p> <p>  宁夏实现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清零后,杜龙敏主任依旧每天查看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p> <p>  白天督导检查后,晚上继续挑灯夜战,熬夜整理防控经验,制作授课课件。即使在临行前,杜龙敏主任仍然远程在线为曾经援助的国家贝宁,分享新冠肺炎防控经验。</p> <p>  2014年,杜龙敏主任曾作为专家组成员援助西非抗击埃博拉病毒,时隔6年,再次出发,不一样的时间,一样的初心。杜主任说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只是换了一个地点而已。可是那不仅仅是换了一个地点,而是面临着未知的风险,流水线般的高压环境,这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志愿行动,是中国医者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p> <p>  鲜花和掌声中,您笑靥如花,可是我们的心中难掩担心和离别的伤感。</p> <p>  您出发了,投身于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的队伍中去了,带着国家的任务,带着领导的关心,带着同事的祝福走了……</p> <p>  您出发了,留下的是女儿的隔空思念,是亲人的望眼欲穿,是朋友的彻夜难眠……</p> <p>  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畏与担当,是一名医者的忠诚与信仰。不同的国家,相同的目的地;不同的时间,同样的出发。从大洋的这头到那头,您用生命履行着自己的医学信仰。</p> <p>  今天,我们不说再见,惟愿疫情早日结束,静待你胜利凯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