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i> 序 言</i></b></p> <p class="ql-block"><i> 张彦文同志是山西省平遥县香乐村人,1916年5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少时就具有反抗精神,非常向往革命,刚满十九周岁,就参加了地方游击队。</i></p> <p class="ql-block"><i> 1938年1月,转到正规部队(履历表以此为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算起),在部队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对敌交通破袭战、护送刘少奇去延安、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保卫延安、进军新疆、屯垦边陲等经历和战役,在军队中历任班长、排长(机枪排)、连长、副营长、营教导员、团级干部等职。在历次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先后九次负伤,留下了终身伤病,为建立新中国可谓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英雄老八路。</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张彦文同志1951年摄于新疆迪化(现乌鲁木齐)市</i></p><p><br></p><p><br></p> <p class="ql-block"><i> 五十年代后期,张彦文同志转业到地方工作,主管昌吉回族自治州商业贸易等经济工作,为当地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63年1月,因伤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工业厅职工休养所所长岗位上正式退休,定行政十七级、享受县团级待遇。他不计名利,为国分忧,自愿回家乡参加农村建设,被人们誉为“甘祖昌式的老干部”。</i></p> <p><b><i> 01 倔强少年初长成</i></b></p> <p class="ql-block"><i> 张彦文出生那年是农历丙辰年(龙年),乳名九则。自幼灵活顽皮,跟舅舅练习拳术,常常舞枪弄棒。经常带领一群农村小伙伴掏鸟熏蜂、摘瓜打枣,呼来啸去,穿巷而过。邻里发小都愿意跟着他玩耍,大家称呼他“九哥”。</i></p> <p> </p> <p><i> 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下有四个妺妹。早年父亲张旺根是一名靠糊顶棚为生的纸匠,农忙时地里干农活,农闲时走村串乡给人糊顶棚,挣几个零星小钱,来补贴家用生活。</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十年代平遥汾河西农村住房</i></p><p><br></p> <p><i> 在他十二周岁那年,母亲张姚氏身体虚弱,正赶四妹妹出生时早产大出血,不治身亡。家中丢下最大十二岁、最小在襁褓之中的五个孩子,兄妹们相依为命,仅靠家中的几亩盐碱薄地和父亲糊顶棚的零活收入勉强度日。他白天帮父亲干农活,晚上又要照顾四个幼小的妹妹,替当爹又当娘的父亲分担着家庭的重担,窘迫的日子使他从小吃尽了苦头,饱受到了生活的艰幸和社会的不公。</i></p> <p><i> 1934年初冬,十七周岁的张彦文因为不甘心家乡的穷苦生活而外出谋生,一路流落到太原城。在省城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底层受苦人,更加感受到了世事的不平和艰难。后因其身高力壮、头脑活络,谋得为做买卖的生意人拉洋车的活计,但因其个性倔强而经常受到主人的责骂和欺凌。</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十年代太原城</i></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十年代太原城街景</i></p><p><br></p> <p><i> 两年后的一天,拉了一个醉酒的日本商人,结果日本人借酒疯耍赖拒付工钱,因此两人争执起来。他平日忍气吞声早已看不惯洋人的蛮横无理,受够了洋人的欺辱。这次年轻气盛的张彦文再也按奈不住心中的气愤,施展拳脚三下五除二打断了日本人的几根肋骨,连夜逃往太原东山躲避,后来辗转两月回到家乡平遥县。</i></p> <p><i> 在当地革命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张彦文日思夜想要去参加闹革命,父亲因其思想不安分极力反对,多次顶嘴吵架后遭父亲扁担痛揍,关闭在屋里不让出门。当日,他在母亲灵前大哭不止,三天后的半夜里在最亲的二妹妹帮助下负气离家出走,发誓要出人头地,活出人样。连夜爬过香乐村南铁道,去投奔当地革命武装。</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妻子王香荷和儿子张俊忠1951年摄于迪化(现乌鲁木齐)市</i></p><p><br></p> <p><b><i> 02 英勇抗战打鬼子</i></b></p> <p><i> 张彦文从1936年12月开始,投身到平遥县抗日英雄徐正全(敬畏绰号徐黑子)领导的平介县抗日游击大队,多次出生入死破坏日伪交通、惩治汉奸。他神出鬼没、机智勇敢活跃在义安、白石、宁固一带的铁路线上,利用黑夜与游击队员、民兵一起,用铁锹、铁镐、撬棍等工具,拆除铁轨、焚烧枕木,破坏路基,搞交通破袭战,沉重地打击了当地日伪敌人的嚣张气焰。</i></p><p><i style="color: rgb(1, 1, 1);"> </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地方游击队、民兵扒铁路</i></p><p><br></p> <p><i> 1938年1月,抗日游击大队正式编入八路军洪(洞)赵(城)游击纵队,张彦文同志由于作战勇敢,不怕牺牲,被火线提升为班长。洪赵游击纵队先改称游击总队,后改为一一五师洪赵独立支队。该支队是一支政治坚定,作风硬朗,能攻善守的正规部队。</i></p> <p class="ql-block"><i> 在此期间,他随洪赵独立支队,多次穿越同蒲铁路敌人封锁线,成功护送刘少奇、薄一波、安子文、蔡畅、罗瑞卿、何长工、陈赓、齐心(习近平总书记的母亲)等老一辈党政军要人从延安往返于八路军总部武乡之间。不仅胜利地完成了打击敌人,保卫抗日根据地的艰巨任务,而且秘密地开辟了这条红色的地下交通线。张彦文同志也在战斗中不断进步成长,于1940年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名坚强战士。</i></p> <p><i> 1940年10月,他参加了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的“百团大战”和冬季“反扫荡”斗争,战场上同日本鬼子面对面的拼刺刀,由于常练拳脚,身手不凡,敌人也是惧怕三分。有一次,凶残的鬼子挺着雪亮的刺刀迎面刺过来,他闪转腾挪,刺刀紧贴头皮,幸运躲过一劫。他不顾满脸的鲜血,居高临下勇猛反身,用尽全身力气刺死矮胖的日本鬼子。而头顶上鬼子刺过的疤痕,后来再没长出头发,留下了一道抗战纪念的深深印记。</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百团大战,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地</i></p><p><br></p> <p><i> 1941年9月,排长张彦文率机枪排跟随洪赵独立支队由吕梁山转战太岳区,进驻太岳北部地区沁源县境内,受到沁源民众的欢迎和爱戴,军民鱼水情胜似一家人。同生死共患难,同吃住共战斗,沁源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沁源围困战:八路军战士</i></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个半小时,打死了180多名日军军官</i></p><p><br></p> <p><i> 从1942年11月始,历时两年半共900多天,沁源军民团结战斗,同仇敌慨,共同参加了艰苦卓绝的围困战,先后作战2700余次,毙伤日伪军44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多人,取得了依靠人民围困敌寇的伟大胜利。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中,张彦文同志左大腿内侧被凶恶的日本大狼狗狠狠地撕咬了血淋淋巴掌大的一块肉,而当年留下来的这道六寸长一公分深的疤痕,也成为了日本鬼子侵害中国军民的残酷罪证!</i></p> <p><i> 沁源围困战是《论持久战》的伟大实践,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延安《解放日报》曾发表社论,称赞“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放出了万丈光芒的异彩”。</i></p><p><i></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张彦文、王香荷夫妇和儿子张俊忠1952年摄于迪化(现乌鲁木齐)市</i></p><p><br></p> <p><b><i> 03 浴血奋战大西北</i></b></p> <p><i> 1945年11月,太岳军区洪赵支队编入贺龙为司令的晋绥军区野战军第二纵队独四旅十四团。团长李述应,河南省光县人,在1946年解放中阳县的战斗中光荣牺牲。</i></p> <p><i> 1947年3月,前卫连连长张彦文跟随独四旅顿星云旅长、杨秀山政委率部队西渡黄河编入西北野战兵团。7月,改称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第四旅十四团(后改称十一团),参加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战斗。独四旅部队老兵多,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先后参加了著名的青花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三战三捷。共歼国民党军1.4万余人,从而稳定了陕北战局,为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i></p> <p><i> 在攻打蟠龙镇的攻坚战役中,他所在的营迫近敌人阵地实行掘壕作业,连续完成坑道爆破,浴血拼杀,一举夺取集玉峁制高点,保证了全军夺取蟠龙镇,全歼守敌近7000人,为夺取战役整体胜利,独4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张彦文同志在这次战斗中左胳膊挂彩,而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两次为他挡住了子弹,成为珍贵的“救命水壶”。</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独四旅向蟠龙敌人集玉峁主阵地发起攻击</i></p><p><br></p> <p><i> 为此,毛泽东主席充分肯定独四旅的战地创造:“学会近迫作业,善于攻坚”。作家杜鹏程当年曾经随张彦文同志所在独四旅活动,据此创作了被誉为“红色英雄史诗”的作品--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书中塑造的优秀将领陈兴允,其原型就是他们的旅长顿星云(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后任海军航空兵司令员、装甲兵副司令员、顾问)将军。</i></p> <p><i> 1949年7月,跟随王震(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将军率领的野战军第一兵团六军步兵十七师冒着雨雪严寒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战酒泉、克兰州、促使新疆和平解放,直到解放大西北,为祖国的统一、创建新中国立了大功。 </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王震在酒泉干部会上作进军新疆的布署</i></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i></p><p><br></p> <p><b><i> 04 屯垦戍边固边疆</i></b></p> <p><i> 1949年10月,副营长张彦文同志跟随六军十七师奉命进驻新疆,守备新疆首府迪化(现乌鲁木齐)市及北疆地区。六军十七师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钢铁之师,部队积极参加生产、建设政权和剿匪平叛,稳定了北疆的社会秩序。</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解放军六军十七师在进军新疆的途中</i></p> <p><i> 英勇的十七师在师长郑云彪、政委苟成富的带领下,发扬南泥湾精神,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他们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在野兽横行的雪山深谷,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铺路,盖房建场。初入垦区,没有住房就住发苇棚和地窝子,没有磨子就吃煮麦粒,没有工具就自己造,没有耕畜就人拉犁,缺少种子就每人每天节约口粮100克,开始踏上了艰辛的边陲创业之路。</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十七师驻防五家渠</i></p> <p><i> 1953年6月,根据中央命令,十七师驻防米泉县五家渠(现五家渠市,师部所在地),同时更名为新疆军区农业生产建设第六师。</i></p> <p><i> 1954年10月,部队改编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六师(简称农六师),张彦文同志被任命为团场教导员。 从此,他和战友们战斗在农场,住地窝子、喝涝坝水、吃粗粮饭,克服了物资短缺、环境艰苦等重重困难,开荒造田,治沙治碱,建成了著名的八一农场,使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片片绿洲。</i></p> <p><i> </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i></p> <p class="ql-block"><i> 1955年夏末,在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甘祖昌(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的直接领导下,奉甘部长命令多次坐飞机往返兰州和迪化市,为进疆部队武装押运银元,为军区部队提供经费后勤保障。</i></p> <p class="ql-block"><i> 1957年5月,张彦文同志转业到地方工作,并先后任昌吉回族自治州贸易公司经理兼公私合营委员会主任委员、昌吉回族自治州食品公司经理、昌吉回族自治州手工业联合办事处主任、小龙口煤矿(阜康县甘河子)党委书记等职。</i></p> <p><i> 从此,张彦文同志走遍了北疆戈壁牧场,倾注了自己全部精力,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了昌吉州各族人民团结,为昌吉州工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进一步巩固了西北边疆。</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王香荷和儿子张俊忠、张俊杰1954年摄于农六师五家渠八一农场</i></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张彦文、王香荷夫妇和儿子张俊忠、张俊杰1954年摄于农六师伍家渠八一农场</i></p><p><br></p> <p><b><i> 05 回乡建设新农村</i></b></p> <p class="ql-block"><i> 1962年10月下旬,在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将军离职返乡的带动下,为减轻国家经济负担,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愿退休(1980年10月,国家统一改为离休),举家八口人乘坐火车,一路颠簸回到山西平遥县城。</i></p> <p class="ql-block"><i> 他坚持原则,淡泊名利。婉言拒绝了平遥县委主要领导要全家落户县城、本人到县武装部当政委的安排,积极要求回乡支援农业生产。全家仅带着装满全部家当的两只皮箱,坐上一辆由香乐公社香乐生产大队派来老杨同志(作者父亲)赶着的三套胶轮马车,一路向西回到阔别二十六年的香乐村(距县城西北四十华里)。</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张彦文、王香荷夫妇和儿女张俊忠、张俊杰、张俊凤(女)、张俊义1958年摄于昌吉回族自治州贸易公司</i></p><p><br></p> <p><i> 他回村后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他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直到病逝的二十八年间,他和老伴一直居住在老房子里(其中在原生产队堆放化肥的库房住了七、八年),多次放弃了当地政府主动为他修缮破旧房子的机会。但在扶贫救危时却十分慷慨,带头捐款资助村里唱大戏搞文艺活动,帮助贫困乡亲们渡过难关。</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七十年代平遥农村唱大戏</i></p> <p><i> 他高风亮节,对子女严格要求,不搞特殊化。他谢绝了政府照顾二儿子俊杰到村供销社当正式工的工作机会,主动退让了推荐大女儿俊凤大学升造的学习名额,并先后送三儿子俊义和四儿子俊勇踊跃参军入伍,分别招到陆军炮兵部队指挥连摩托通信班和海军基建工程兵部队,在火热的军营生活中锻炼成长,后兄弟俩双双退伍回村务农。在他的影响下,七个子女沒有一个靠他的战功和关系“走后门”升学或就业工作。他鼓励子女们要自强自立,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获取劳动果实。</i></p> <p><i> 他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家乡的建设,和乡亲们一起用辛勤的汗水修水库、建电站、架桥梁、改造盐碱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贡献。</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张彦文、王香荷夫妇和儿女张俊忠、张俊杰、张俊凤(女)、张俊义、张俊勇1961年摄于小龙口(阜康县)煤矿办公室门前</i></p><p><br></p> <p class="ql-block"><i> 1982年6月,张彦文同志因战争伤疾患病瘫痪在床,一直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坚持“抗战”八年多,直至1990年8月病逝在家乡香乐村。七、八十年代,人民艺术家郭兰英回到平遥家乡,多次去看望他老人家(郭兰英母亲和张家是同院一个门庭的老邻居)。他从未向组织提任何困难要求,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毛主席,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平遥县老干部局领导同志曾每年亲自上门探望和慰问张彦文同志,给予了充分的关怀和温暖。</i></p><p class="ql-block"></p> <p><i> 老伴王香荷,邻里称“九嫂”。八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精心护理瘫痪在土炕上、大小便不能自理的丈夫张彦文。每日清洗,从不间断,八年多身上无一处褥疮,家里无一处异味,成为邻里乡村的美谈佳话。在八十年代多次受到平遥县老干部局、晋中地区老干部局的表彰,还光荣地受到山西省老干部局颁发的“优秀护理工作者”证书,同时表彰奖励了一台高档收音机。</i></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张彦文同志转业证书、老干部离休荣誉证</i></p><p><br></p> <p><b><i> 后 记</i></b></p> <p class="ql-block"><i> 在其病逝后的1990年8月份出版的《晋中日报》上,专栏刊发了“平遥县离休干部张彦文同志逝世”的讣告。</i></p> <p><i> 张彦文同志是我们家乡人民的骄傲,曾荣获各种战斗勋章、奖章,立功无数,但他立志回乡,扎根农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英雄老八路和“甘祖昌式的老干部”。他赤胆忠心、忧国忧民的革命情怀,爱憎分明、坚持原则的鲜明品格,严于律己、自立自强的坚韧气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竭的力量源泉。</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永远铭记先辈的英雄史迹和创业艰辛,重温学习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奋斗史,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努力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牺牲的人民共和国。弘扬革命精神,凝聚崛起力量,永远高举旗帜跟党走,共同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i></p> <p style="text-align: right;"><i>二〇二〇年四月 </i></p><p></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作者:杨海权,时在平遥县教科局工作,系张彦文同志女婿。在</i><i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此他特别感谢大哥张俊忠及兄弟姊妹提供的线索和珍贵照片。谨以此文,缅怀先人,教育后人。</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平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两次聘请杨海权同志给全县退役军人作报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文稿由平遥县史志研究室收编《史志平遥》第十二揖,并于2023年12月第一次印刷出版。</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