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心理调适,轻松返校园——区一小抗击疫情心理健康防护(二十五)

蓝天

<p>  经过一个漫长的等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同抗疫,我们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各中小学也将喜迎复学。经历疫情洗礼和超长假期的我们,该如何做好心理调适,轻松面对新学期呢?中国辩证行为治疗组编写的《疫情下儿童青少年心理调适指南》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下面就家长、同学们担心的方面给出一些参考:</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疫情洗礼后,学校在教室卫生、用餐管理、日常消毒这些方面比以前要求严格多了,感觉不开心、很烦怎么办?</b></p> <p>  一方面,严格的卫生规定确实会给我们带来些许不便。但另一方面,这些规定也是在尽力减少我们的患病风险。学校是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生活和学习,相互之间接触密切,容易成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也正是因为如此,肺炎疫情下,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教育部门才会让我们延期返校。现在返校了也不能松懈,返校后,我们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到饭前洗手。学校还会进行晨午检查,及时发现和隔离生病的师生等。我们应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要求,因为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其实,这些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养成,不仅有利于现在防护疾病,而且会让人受益终身。</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返校后,很久没有见到同学,与之相处时,可能会产生什么心理变化呢?</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自我为中心</span></p> <p>  我们在家里经常是家庭的中心,时间久了,也把习惯带到学校里。与同学相处交谈时,总用“我觉得" “你应该”的思维来想事情,从自己角度出发,觉得自己很委屈,不考虑别人的感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孤僻</span></p> <p>  许久不联系,可能会让本来就不太外向的同学更孤僻。孤僻经常是因为害怕自己被伤害,所以主动回避社交,久而久之朋友更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多疑</span></p> <p>  空间上的距离,减少了沟通,增加了误解的可能。有时因为一些小细节而生猜疑,担心彼此之间是否疏远了,可能会误解同学的用意。</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自卑</span></p> <p>  当别的同学大谈这些天关于疫情的各种言论时,有时觉得自己不善言辞,在班级里不够出众,不愿意展示自己,自我评价低。</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面对种种可能的困惑,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在与同学相处时,想成为理想的朋友要具备什么特点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b></p> <p>  1、热情交往。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不要总是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而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p><p> 2、理解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性格特点,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习惯,所以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的前提是我们首先学会尊重对方。</p><p> 3、真实坦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需要真实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这样彼此会更加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也更容易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p><p> 4、宽容谅解。俗话说: “人无完人。”大家都还处于成长阶段,处理问题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我们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谅解,避免产生误会甚至埋怨。</p><p> 5、消除你赖。依赖感过强的人,总是希望别人像父母那样关心自己,凡事都要别人替自己拿主意,这是缺乏独立意识的表现,同学关系再好不代表什么都要替你去做。</p><p> 6、勇敢练习。擅长沟通并非是天生的,而是慢慢积界经验的结果。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更善于表达,那么从现在起,开始克服自卑、克服顾虑,冒着出丑或者被伤害的可能,主动练习表达,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越来越善于表达。经验积累多了,自然能掌握沟通的技巧。</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超长假期”终于结束了,回到学校,对于跟老师沟通不畅的儿童青少年,又要面对跟老师相处的问题。我们可以试试如下几个方法,也许对改善与老师的沟通有帮助。</b></p> <p>  1、主动沟通,创造交流的机会。如果需要,可以花一点时间比如课后或晚自习前,主动和老师谈谈自己开心或苦恼的事,包括遇到的困难,与老师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p><p> 2、学会倾听。我们不单喜欢听表扬的话,更要学会听取老师或他人批评的意见,不要急着解释或反驳,试着先听完老师的想法说不定会了解老师批评的背后原因。</p><p> 3、及时道歉。如果做错事或违反了纪律,不要逃避,要主动承认错误。及时道歉,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不仅可表现出自己的真城和勇气,更表现出知错而改的愿望和决心,往往会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原谅。</p><p> 4、善于体谅与宽容。有时被老师误解了,自己会感到很委屈,但不要急于去争辩,也许老师当时情绪不好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老师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p><p> 5、驾驭情绪。当与老师沟通不良时,要学会觉察自己。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想要动怒时学会立即叫停,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以离开现场或转移注意力去做别的事情,比如做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p> <p>  同学们请记住: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危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经历这些,也不必一个人承受全部。相信任何时候,家人、朋友、老师都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度过任何危机。最终我们将收获一个更从容、更自在的自己。花开疫散,我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逐渐恢复正常,要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多做愉悦身心的事情。适逢春暖花开日,恰是少年读书时,希望你们心向阳光,为梦想而拼搏。</p> <p>图文编辑:蒋楠</p><p>责任编辑:余忠秀 丁桂霞</p>

老师

同学

我们

自己

沟通

疫情

学会

返校

主动

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