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山西一一之运城市万荣县李家大院、飞云楼

白水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万荣县是1954年由万泉县与荣河县合并设立的,以万泉与荣河两县的首字命名,那时候属晋南专区,晋南专区包括现在的临汾市和运城市。合并后的县政府驻地设在解(hai)店镇,解店镇现在改称城关镇,但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仍然称之为解店。</p> <p class="ql-block">  万荣县,别名:汾阴,归运城市管辖,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黄河东岸,汾河南岸,运城市西北部。万荣县西边是黄河,黄河那边是陕西省韩城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万荣县还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全国扫盲和推广普通话运动中的典型代表。1958年2月,国家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万荣县迅速推广,到1959年底,万荣县80%以上的文盲脱盲。万荣经验得到山西省委关注,并在万荣县召开了全省推行注音扫盲与推广普通话的现场会。1960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要求全国迅速推广万荣注音识字的经验。1960年6月,万荣县4名代表赴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现在,汉语拼音早就从扫盲工具变成了国际交流的桥梁,万荣注音识字的推广取得了非凡的成效。</span></p> <p class="ql-block">  万荣人很有个性,万荣县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有稷王山塔、八龙寺塔、旱泉塔、寿圣寺塔、稷王庙、万荣东岳庙、万泉文庙、薛瑄家庙、万荣后土庙、李家大院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万荣笑话、董永传说、西村抬阁、万荣花鼓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后土文化、软槌锣鼓、万荣面塑、锣鼓杂戏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先后开发建设了中华祖祠——后土祠,慈善世家、晋商豪宅——李家大院,笑文化产业园——万荣笑话博览园,欢乐山、清凉山、休闲山——孤峰山休闲风景区,黄河湿地奇观——西滩,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景区等六大文化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3日,农历壬寅年正月初三,我和朋友们又一次重游了李家大院和飞云楼。</p><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中有一处具有欧洲“哥特”建筑风格的院落,是山西省众多的晋商大院中最具特色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是清朝至民国早期晋南富商李氏家族的宅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在运城市万荣县闫景村。李氏先祖是从陕西省韩城逃荒到万荣的。经过十几代人的奋斗,李氏家族辛勤耕种,作些小买卖,以传统农业聚集资本,开始经营商业店铺小作坊,以后又进入近代工业领域,成了民族资本家,成了富甲一方、善行天下的晋商。李氏家族的发展史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典型的例子。究其原因是李家十五代李子用曾留学英国,开阔了眼界。</p><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李氏家族大都逃往西北自家店铺所在地,只有少数几户仍住在闫景村,晋南的生意衰落了。</p> <p class="ql-block">  1938年以后,李家大院被日本侵略军和蒋闫军驻军。1948年10月,汾南中学迁到李家大院,以后一直被学校驻用。2006年,学校迁往盐湖区,运城市政府接收李家大院,批准成立市民俗博物馆。2008年10月,景区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2013年5月,李家大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有一面“百善壁”,使用不同字体共计写出365个善字。</p> <p class="ql-block">  李氏家族善行天下,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在1919年和山西省政府主席闫锡山在1928年题赠李家“彤华垂耀”、“博施济众”扁额。</p> <p class="ql-block">  1830年后,李氏兄弟创建了“通顺成”、“通顺兴”和“敬信义”商号。1852年后,“敬信义”商号生意不断扩大,分号逐渐向西发展到了西安、平凉、兰州、西宁、银川一带,成为了晋商著名的商号之一。</p> <p class="ql-block">  1862年到1937年的七十多年,是李氏家族鼎盛时期,生意遍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湖北、河南、上海、北京、天津等15个省市、40多个县,共计100多个店铺,总资产数百万银元。李家媳妇王和君接手“敬义泰”生意后,每年到各地商号巡查,从闫景村坐马车出发,每天行程60里,“只住自家店,不吃别人饭,直到银川城”(摘自百度《李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1992年,银川市政府恢复老字号,重新注册了“敬义泰”老字号商标。</p> <p class="ql-block">  李道行(子用)曾留学英国,并娶英国女子麦克蒂伦为妻,部分院落为欧州“哥特式”建筑。所以,李家大院呈现出南北融汇、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山西省独特的晋商大院。</p> <p class="ql-block">  李子用是李氏家族第十五代,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山西省政府派送留英学生,他自费跟随去英国格拉斯皇家实业专门学校学习纺织。1914年,李子用携英国妻子麦克伦蒂夫人回到阎景,先是当英语老师,后接管李氏家族产业。李子用后来投资入股了新绛县大益纺纱厂,1922年入股经营山西榆次晋华纺纱厂,其所学的纺织专业知识得到发挥,成为了民族资本家。晋华纺织厂曾经是山西全省规模最大的国有纺织厂,2006年国有资产转型,国家批准该厂正式宣布破产。</p><p class="ql-block"> 李子用曾被选为山西省议会议员、参事室参事,长达七年之久,是李氏家族中参政时间最长的一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飞云楼是纯木质结构,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span></p> <p class="ql-block">  飞云楼为元明风格建筑,高23.19米,全楼斗拱密布,玲珑精巧,与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p> <p class="ql-block">  这块“飞云楼”匾很有个性,右边题写的是“伟大祖国古建”,左边落款是“万荣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日”。这个题应该是中国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  我是山西人,山西是我的故乡。我的祖籍在忻州市定襄县,那里是我的第一故乡,运城是我的第二故乡。1970年初,我跟随父亲由临汾到了运城,那年,我13岁,在这里生活了50年。我热爱我的家乡,我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的山山水水,到处都镌刻着中华文明的进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