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教育,寻找更好的自己

运城市第二实验中学 三(3)班

<p>  大家好!我是来自临猗县西关初中的雷蕊。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新教育学习的收获。</p> <p>雷蕊老师的新教育分享视频。</p> <p>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和孩子们本应该相约校园,听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的奔跑。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人的计划。</p> <p>  疫情中我们被挺身而出、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 “最美逆行者”深深感动,也为生在世界人民称赞的、有大国担当的中国而骄傲!</p> <p>  作为人民教师中的普通一员,我也在这场”战疫”中努力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p> <p>  疫情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停课不停学,线上授课”的实施,让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变成了“主播”,在授课的同时,我们也和孩子们一样,阅读了很多的书。其中有学校统一安排的《没有坏孩子,只有坏方法》、《新教育实验与建设数码社区》等,老师们还在线学习了《新教育在银河》十三讲、《飓风老师的新教育教室》十二讲,以及新师网公众号中新教育实验区的多个板块的知识。让我们既做到了“守住每一个孩子”又“擦亮了每一个日子”。</p> <p>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朱雪晴老师主讲的《新教育在银河》。该讲座受到了新教育圈内外朋友的高度赞扬,听众遍及全国各地。第一次见到朱雪晴老师,是去年五月在我们临猗县党校的会议大厅里,当时就被她文雅温和的气质吸引,当得知她就在我的小侄女所在的浙江银河实验小学任教,我更加好奇她身后的新教育。</p> <p>  我所在的西关初中早早就在教科局的指导下开始了新教育的践行,在新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的教室、进行家校合作共育……新教育的蓝图一点点儿的不再模糊。而现在,让新教育蓝图更加清晰的机会来了,朱雪晴老师主讲的《新教育在银河》十三讲,每一讲我都仔细的做笔记,扎实研究,认真学习。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针对每一讲的内容,我都在“西关初中守望新教育”微信群里和同事们一起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p> <p>  十三讲中,我最喜欢的是“营造书香校园——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这一讲。</p> <p>  晨诵,与黎明共舞,唤醒生命。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孩子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与优美。晨诵课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感染”,要找到诗歌与自己生命体验最为接近的切入点,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结合,带给孩子一个好心情,让孩子能满怀激情地投入一天的学习。</p> <p>  午读,阅读属于自己的童年书籍。午读最大的作用,是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提供丰富的智力背景。孩子读书的时候,很多主题会被他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当在生活中遭遇这些问题的时候,会想起这些经历,从而做出最为正确的决策。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抄在本上,反复琢磨、体味,为写作积累素材,达到了让经典走进学生记忆,流淌到笔尖的效果,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呵护学生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和勇气。</p> <p>  暮省,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提高写作的同时,也拉进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p> <p>  早晨,国内外经典诗歌及散文片段,为同学们开启黎明的歌喉;中午,同学们畅游书海,采集书中甜蜜的花粉;傍晚,同学们通过日记、读书抄报、读书心得、读写绘、汇编诗集等等作品,反思一天的学习、生活,留下暮省的足迹。</p> <p>  “晨诵—午读—暮省”,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p> <p>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老师学会了鼓励欣赏,学会了关注发现,学会了做教育;同学们在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乐,得到了改变。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开辟一条让生命更为丰富、更为精彩的道路;我们要努力播撒阅读的种子,唤醒每个孩子心灵中的美好与神奇;我们要努力去做这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p> <p>  阅读,就是寻找:寻找榜样,寻找更好的自己。</p><p>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期待再次相约。谢谢大家!</p>

教育

晨诵

暮省

孩子

午读

老师

我们

生活

朱雪晴

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