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日来,由于疫情,幼儿园延迟开学!许多大班的父母有些着急了,眼看孩子还有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现在孩子在家老人带,什么都不学,幼小衔接可怎么办?爸爸妈妈别着急,关于幼小衔接,孩子们到底要准备什么?20以内的加减?几百个汉字、还是英语词汇量?</p> <p> 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p><p>小学一年级名师说:</p><p>“刚进小学的孩子最让人头疼的是,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分心走神、不守纪律、自理能力差。”</p><p>今天起,我们将持续为家长们分享关于如何在家庭中为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p> <p> 幼小衔接是什么?</p><p>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吗?</p><p>当然不是。 </p><p>由于外在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注定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质的不同。</p><p>孩子需要做好心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来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p><p>而家长也需要做好过渡期间的准备:</p><p>调整好心态 ,调整教育方法,提前安排好接送人员,加强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p> <p> 幼儿园VS小学</p><p> 家长们最想知道的,想必就是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及生活上有什么不同吧,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和小学都有什么不同!</p> <p> 幼小衔接我们应该怎么做?</p><p> 相信家长朋友们看完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以后,会十分担心孩子从幼儿园跨到小学阶段会不会跟不上,而且,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p><p>以下是对幼小衔接的错误理解:</p><p>1、应该在幼小衔接提前让孩子学会所有拼音</p><p>2、这一阶段应该让孩子学会2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是100以内的加减法;</p><p>3、应该在小学之前认识几百几千个字;</p><p>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家长: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今天我们将和家长分享一些在特殊时期在家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p> <p> 1</p><p>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p><p> 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这就要求家长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p><p> </p> <p> 01</p><p> 日常习惯</p><p> 培养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教会孩子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擦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及告知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p> <p> 02</p><p> 时间观念</p><p> 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让孩子的作息时间逐渐与入学要求靠近,每天早睡早起,有固定的学习与游戏时间。</p> <p> 2</p><p>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p><p>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p><p> </p> <p> 01</p><p> 坐姿习惯</p><p>(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p><p>(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p><p>(3)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p> <p> 02</p><p> 课前准备</p><p> 告知孩子,到了小学后课前的整理,下课时应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的坐着等老师来上课。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p> <p> 03</p><p> 礼貌习惯</p><p> 碰到长辈、老师能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能主动的打招呼,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忙做。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p> <p> 3</p><p>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也是决定幼儿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主要是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总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玩耍中学习,整个过程都伴随着老师的看护和指导。可是进入小学阶段后,主要以知识学习为主,游戏时间相对减少,除了课堂老师的教学外,学生课下还要自主学习,理解课堂内容。因此,在衔接过渡阶段就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 </p> <p> 01</p><p> 兴趣的培养</p><p> 比如,坐姿、握笔的姿势、独自看书学习、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等,从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习惯抓起。此外,还要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得轻松且有效率。如果在学习的路上遇到小挫折,有兴趣的支撑也能经得起打击,对学习仍旧充满信心。</p> <p> 02</p><p> 书写能力的培养</p><p> 在幼小衔接阶段重在培养孩子写字的能力,而不是写多少字。但为了避免孩子因写字慢而影响学习积极性,在入学前期,需要进行一些练习。比如让孩子每天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写些阿拉伯数字以及简单的汉字,适度练习。</p> <p> 4</p><p> 良好的心理准备</p><p> 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学校。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给孩子讲述即将开始的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手工课、野游,还可以热情地讲述孩子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读书、测量、称重等,使孩子对小学产生强烈的向往。有空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将要入学的学校外走走、看看,告诉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很多本领。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怎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形成入学的心理期待。</p><p> 总之,这个阶段中爸爸妈妈要更多关注孩子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他们今后的主动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通向小学的路虽然不平坦,但如果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尊重教育的规律,共同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孩子将会幸福而快乐地奔向学习的殿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