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谢义炳

東山玉树

<p>谢义炳 气象学家。1917年4月3日生于湖南新田。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3年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8月24日逝世。</p> <p>谢义炳(1917.4.3-1995.8.24),湖南新田人,气象学家,中国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和奠基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谢义炳一生从事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致力于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研究,为中国气象现代化和世界气象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p><p><br></p><p>中文名</p><p>谢义炳</p><p><br></p><p>出生地</p><p>湖南省新田县</p><p><br></p><p>出生日期</p><p>1917年4月3日</p><p><br></p><p>逝世日期</p><p>1995年8月24日</p><p><br></p><p>国籍</p><p>中国</p><p><br></p><p>职业</p><p>气象学家</p><p><br></p><p>性别</p><p>男</p><p><br></p><p>民族</p><p>汉族</p><p><br></p><p>毕业院校</p><p>清华大学</p><p><br></p><p>代表作品</p><p>《天气学基础》、《天气学》</p><p><br></p><p>主要成就</p><p>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p><p><br></p><p>收起</p><p>人物生平</p><p>民国时期</p><p>合并图册合并图册谢义炳4张</p><p>合并图册</p><p>民国六年(1917年)四月三日,谢义炳生于湖南省新田县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清末秀才,青年时就读上海南洋公学,获湖南省第一届公费留学英国,回国后历任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东北大学、广西大学教授,兼广西大学理工学院院长。谢义炳之兄毕业于东南大学,任湖南大学教授兼副教务长。谢义炳早年丧母,由祖母抚养。[1]</p><p><br></p><p>民国十八年(1929年),进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初中部,后升入扬州中学高中部。[2]</p><p><br></p><p>民国十九年(1930年)冬,哥哥坚决把他调到自己身边,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实验中学(现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教他如何读书、如何建立数学思维。</p><p><br></p><p>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夏,谢义炳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希望攻读天体物理学。[1]</p><p><br></p><p>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秋季到达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复学,并决定学习气象学。</p><p><br></p><p>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毕业后任贵州省气象所观测员。[1]</p><p><br></p><p>民国三十年(1941年),谢义炳进入当时迁到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涂长望教授,从事地方性天气与气候及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著有论文《贵州的气候》及《清代水旱灾周期研究》。[1]</p><p><br></p><p>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任中央气象局技士,从事地方台站的业务指导工作,巡视陕西、四川、广西各地气象台站,并协助举办观测人员训练班,扩建气象观测网。[1]</p><p><br></p><p>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美国做出战时科技人员培训计划并提供培训经费一年,谢义炳考取后赴芝加哥大学学习,并在美国气象局中期天气预报科实习,期满时获得芝加哥大学奖学金,留美继续深造。[1]</p><p><br></p><p>新中国时期</p><p>1949年,谢义炳以论文《北美冷涡的选例分析》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p><p><br></p><p>1950年9月,回祖国后任清华大学气象系副教授。[1]</p><p><br></p><p>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升任教授,后被任命为物理系副主任并主持气象专业的工作。[1]</p><p><br></p><p>1955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系副主任,主持气象专业工作。</p><p><br></p><p>1959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成立,任系副主任。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谢义炳无端遭受审查、批斗。在困难的条件下,他仍坚持对党的信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有可能时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p><p><br></p><p>1978年,谢义炳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1]</p><p><br></p><p>1979年2月,他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后,接着率团到马德里参加世界气象教育大会,在会上他作了新中国气象教育和科学的报告。</p><p><br></p><p>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p><p><br></p><p>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p><p><br></p><p>1982年6月,他赴美国参加在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召开的华北平原和美国平原气候和农业对比考察讨论会。</p><p><br></p><p>1983年6月,率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回访瑞典。</p><p><br></p><p>1988年8月底,应邀参加在赫尔辛基召开的帕尔门纪念科学讨论会。[3]</p><p><br></p><p>1995年8月24日,病逝于北京。[1]</p><p><br></p><p>主要成就</p><p>科研成就</p><p>●科研综述</p><p><br></p><p>大尺度环流系统的研究</p><p><br></p><p>谢义炳还对大尺度环流系统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在《稳定的与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一文中,不是从假定的平直西风气流出发,而是从实际的流场出发,引进空间不稳定性概念,探索行星波的时间稳定性,从而修改和发展了传统的斜压不稳定理论。[1]</p><p><br></p><p>谢义炳在博士论文《北美冷涡个例研究》中提出的对流层冷性涡旋发展的概念模式,在国内外大气环流环流专著和教科书中得到广泛引用。20世纪50年代,他发现了东亚锋区与急流的多重结构,明确了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的存在以及和极锋急流的相互作用。这一工作稍后被日本气象工作者所证实,双急流及其相互作用仍是大气环流研究的重要课题。[2]</p><p><br></p><p>东亚降水天气系统与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研究</p><p><br></p><p>1954年,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后,谢义炳接受了中央气象局的“中国夏季降水问题研究课题”,对冷暖锋、低涡、梅雨和季风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提出了这些系统的概念模式,并被以后的研究所证实。[2]</p><p><br></p><p><br></p><p>谢义炳</p><p>1975年,河南发生特大暴雨。之后,他组织了北方十三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开展了大规模暴雨天气预报的研究;又提出了湿斜压概念和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凝结潜热释放的反馈对大气运动的重要性,由此计算出的斜压不稳定波长与实际分析结果一致。他在开放系统中引入的“湿有效位能”概念被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暴雨诊断和预报方法,使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北方夏季降水预报准确率有了显著提高。[1][2]</p><p><br></p><p>热带大气环流与台风的研究</p><p><br></p><p>在研究中国降水问题时,谢义炳特别强调热带环流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初,他发现东亚季风有一个月左右的振荡,这种低频振荡后被国际上的研究所证实并成为研究的重点。20世纪70年代,他提出中国大范围暴雨绝大多数发生在中低纬度环流相互作用过程中,给出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式,并在北方暴雨业务预报实践中获得成功。[2]</p><p><br></p><p>在台风的研究方面,20世纪50年代,他得到了台风移动的控制方程组,给台风移动的引导气流原理给出了理论依据。60年代,他发现西太平洋绝大多数台风发生在赤道幅合带上,并提出台风形成的赤道幅合带上切变不稳定理论,丰富了台风形成的动力学理论。[2]</p><p><br></p><p>● 主要论著</p><p><br></p><p>序号 人员 作品 刊物 时间</p><p>1 YPHsieh(Xie Yibing) An Investigation of a Selected Cold Vortex over North America Journal of Meteorology 1949[1]</p><p>2 YPHsieh(Xie Yibing) On theFormationof Shear Lines in the Upper Atomospere Journal of Meteorology 1950</p><p>3 YPHsieh(Xie Yibing) On the Wind and Temperature Fields over Western Pacific and Eastern Asia in Winter Journal of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 1951</p><p>4 谢义炳 中国下半年几种降水天气系统的分析研究 气象学报 1956</p><p>5 谢义炳 天气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9</p><p>更多</p><p>●科研获奖</p><p><br></p><p>1985由于其成果在天气预报中取得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78年以其热带天气学和动力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p><p><br></p><p>人才培养</p><p>谢义炳在20世纪50年代亲自编写了“天气学”、“中长期天气预报”、“大气环流”等课程的讲义,他重视对学生研究工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教学实践中,他十分重视“气象观测”课程的建设,培养、组建了较强大的气象观测教学队伍。他的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以及气象业务部门、科研单位和高校院系的领导和业务骨干。[2]学生有气象学家雷雨顺。[4]</p> <p>荣誉表彰</p><p>1988获芬兰的帕尔门(E.Palmen)国际奖,1990年国家教委向他颁发了从事教育和科研40年以上的“荣誉证书”。[1]</p><p><br></p><p>社会任职</p><p>谢义炳历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气象学报》主编。198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谢义炳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曾兼地学组组长,国家科学基金会评审组成员,大气科学组组长,曾兼地球科学组组长。[1]</p><p><br></p><p>人物评价</p><p>谢义炳先生作为一名卓越的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为中国和世界气象科学事业所作出的开拓性贡献。他一生各个历史阶段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和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将永为世范、启迪后学。(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和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评)[5]</p><p><br></p><p>感谢以先生为典范的气象学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为国家气象科学事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评)[5]</p><p><br></p><p>谢义炳深受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影响,生活简朴,工作努力,民族自尊心强烈。他还接受了西方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进取精神,在极端孤立的情况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受挫不馁。他在改革开放时期,积极对外进行科技与人员的友好交流,为推进中国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九三学社评)[1]</p><p><br></p><p>后世纪念</p><p>2007年9月22日,谢义炳90周年诞辰纪念会暨铜像落成仪式于在北京大学举行。[5]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还组织出版了《江河万古颂-谢义气炳院士纪念文集》,《气象学报》也专门出版了纪念专刊。[5]</p><p><br></p><p>参考资料</p><p>[1]谢义炳</p><p>[2]谢义炳先生90周年诞辰纪念会暨铜像落成仪式在北大举行</p><p>[3]谢义炳</p><p>[4]创新 育人 奉献——写在纪念谢义炳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p><p>[5]谢义炳先生90周年诞辰纪念会暨铜像落成仪式在北大举行</p> <p>谢义炳: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 | 气象院士</p><p>气象人生 </p><p>谢义炳(1917.4.3-1995.8.24),湖南新田人,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和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43年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谢义炳一生从事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致力于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研究,为中国气象现代化和世界气象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于 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式以及湿斜压大气的概念和系统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事大气环流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空间不稳定性概念,奠定了传统的斜压波不稳定性理论和判据。20世纪90年代,他从事大气大型涡旋与基本气流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提出指数循环的动力学理论。</p><p>谢义炳历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气象学报》主编。198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谢义炳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曾兼地学组组长,国家科学基金会评审组成员,大气科学组组长,曾兼地球科学组组长。</p><p> </p><p>谢义炳生平</p><p> </p><p>1917年4月3日出生于湖南新田。</p><p>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p><p>1938年秋季到达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复学,并决定学习气象学。</p><p>1940年毕业后任贵州省气象所观测员。</p><p>1941年进入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涂长望教授,从事地方性天气与气候及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p><p>194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任中央气象局技士,从事地方台站的业务指导工作。</p><p>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p><p>1949年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p><p>1950年回国,同年9月任清华大学气象系副教授。</p><p>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升任教授,后被任命为物理系副主任并主持气象专业的工作。</p><p>1959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成立,任系副主任。</p><p>1978年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p><p>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p><p>198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p><p>1988年荣获芬兰帕尔门(E.Palmen)国际奖。</p><p>1995年8月24日逝世,享年78岁。</p><p>(资料来源: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网站)</p><p><br></p><p><br></p><p><br></p><p> </p><p>谢义炳科研成就</p><p> </p><p>大尺度环流系统的研究</p><p>谢义炳还对大尺度环流系统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在《稳定的与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一文中,不是从假定的平直西风气流出发,而是从实际的流场出发,引进空间不稳定性概念,探索行星波的时间稳定性,从而修改和发展了传统的斜压不稳定理论。</p><p><br></p><p>谢义炳在博士论文《北美冷涡个例研究》中提出的对流层冷性涡旋发展的概念模式,在国内外大气环流环流专著和教科书中得到广泛引用。20世纪50年代,他发现了东亚锋区与急流的多重结构,明确了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的存在以及和极锋急流的相互作用。这一工作稍后被日本气象工作者所证实,双急流及其相互作用仍是大气环流研究的重要课题。</p><p> </p><p>东亚降水天气系统与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研究</p><p>1954年,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后,谢义炳接受了中央气象局的“中国夏季降水问题研究课题”,对冷暖锋、低涡、梅雨和季风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提出了这些系统的概念模式,并被以后的研究所证实。</p><p><br></p><p>1975年,河南发生特大暴雨。之后,他组织了北方十三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开展了大规模暴雨天气预报的研究;又提出了湿斜压概念和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凝结潜热释放的反馈对大气运动的重要性,由此计算出的斜压不稳定波长与实际分析结果一致。他在开放系统中引入的“湿有效位能”概念被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暴雨诊断和预报方法,使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北方夏季降水预报准确率有了显著提高。</p><p> </p><p>热带大气环流与台风的研究</p><p>在研究中国降水问题时,谢义炳特别强调热带环流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初,他发现东亚季风有一个月左右的振荡,这种低频振荡后被国际上的研究所证实并成为研究的重点。20世纪70年代,他提出中国大范围暴雨绝大多数发生在中低纬度环流相互作用过程中,给出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式,并在北方暴雨业务预报实践中获得成功。</p><p><br></p><p>在台风的研究方面,20世纪50年代,他得到了台风移动的控制方程组,给台风移动的引导气流原理给出了理论依据。60年代,他发现西太平洋绝大多数台风发生在赤道幅合带上,并提出台风形成的赤道幅合带上切变不稳定理论,丰富了台风形成的动力学理论。</p><p> </p><p>1985由于其成果在天气预报中取得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78年以其热带天气学和动力学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p><p> </p><p>1988获芬兰的帕尔门(E.Palmen)国际奖,1990年国家教委向他颁发了从事教育和科研40年以上的“荣誉证书”。</p><p><br></p><p><br></p><p><br></p><p><br></p><p><br></p><p> </p><p>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p><p> </p><p>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是为缅怀谢义炳先生对中国气象事业和人才培养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鼓励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而设立,以表彰在气象事业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中做出贡献的青年气象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促进青年气象人才的成长。每年组织一次评奖,由全国气象行业的业务单位、高校、科研院所推荐候选人,再由谢义炳奖励基金董事会成立评奖委员会评审产生。</p><p><br></p><p><br></p><p><br></p><p> </p><p>创新 育人 奉献</p><p>——写在纪念谢义炳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p><p> </p><p>本文来源:《气象学报》第65卷第5期</p><p>本文作者:丁一汇 周秀骥</p><p> </p><p>2007年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谢义炳先生诞辰90周年。谢义炳先生的一生,是富于创新和奉献的一生,他为我国的气象教育与人才培养,气象科学研究和气象业务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老一辈气象学家的杰出代表之一。</p><p> </p><p>建国初期,谢义炳先生满怀爱国热情,冲破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投身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建设,以自己的学识报效祖国。他学贯中西,远见卓识,敏锐地发现和抓住学科生长点和新的机会,不断创新。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首先发现东亚上空多层锋区、急流分支和副热带高空急流。这一发现把对东亚大气环流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并为稍后的日本气象工作者所证实。60年代初期,他首先发现西太平洋大多数台风发生在赤道辐合带上并有中期过程,提出“台风群”的概念和切变不稳定理论。70年代末,他提出了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式,以及湿斜压大气的概念和系统理论。80年代以后,他在从事大气环流基础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空间不稳定性概念,进一步论证了传统的斜压行星波不稳定性理论和判据。90年代,他开始从事大气大型涡旋与基本气流的关系的研究,提出指数循环的动力学理论。这些科研成果对中国天气分析和预报实践起了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大气环流基础理论。谢义炳也因此曾多次获国际、国内奖,1988年他荣获芬兰的帕尔门国际奖。</p><p> </p><p>谢义炳主张气象科研、教育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倡导并推动气象科技大协作;提倡发展气象科技,兼容并蓄,吸收和应用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振奋精神,力争在21世纪初赶上和超过欧美发达国家的气象科技。1954年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后,他接受中央气象局的“中国夏季降水问题研究”课题,对影响中国的降水系统,包括冷锋、低涡、暖锋、梅雨和季风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首次应用能同时表征大气热力与水汽状态的假相当位温分析方法,发现了降水系统的特殊结构,揭示了水汽过程的重要性。这一方法后来被他的学生雷雨顺发展为能量天气学方法,在全国各气象台站降水业务预报中广泛应用。对东亚天气尺度降水系统的结构与演变,谢义炳提出了相当全面的概念模式,把降水系统的天气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系列概念模式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所证实。1975年,河南发生特大暴雨,他领导和参与组织了北方13个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开展大规模暴雨动力学和预报方法的研究工作,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湿斜压概念和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阐明了降水过程中凝结潜热释放的反馈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气运动的动力学特征,由此计算的湿斜压不稳定波的波长比不考虑水汽凝结潜热反馈的不稳定波长为短,与实际分析的结果一致。他在开放系统中引入湿有效位能的概念,从而为大气能量学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这个概念以后被发展成一种新的暴雨诊断和预报方法。湿斜压概念及其系统理论是大气斜压动力学的一个发展。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北方暴雨科研协作组发展了新的暴雨环流系统的概念模式,开发了一系列暴雨的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设计了用于降水预报的数值模式并进行各种数值实验,使80年代我国北方夏季暴雨预报准确率有了显著的提高。谢义炳由于其研究成果在天气预报中取得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获198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理论方面的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p><p> </p><p>谢义炳治学严谨,博采众长,尊重科学规律,注重科学实践,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气象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他回国时可以从事气象学研究或气象预报方面的工作,但他认为只有培养出新一代的气象学工作者才能真正地发展祖国的气象学事业,因此选择了教育岗位。当时国内没有合适的气象学教材,国外也不多,他从整理、选择原始文献人手,先后讲授了天气学、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大气环流等课程,并为这些课程编写了讲义。1959年正式出版了《天气学基础》一书。这是解放后的第一部带有中国特色的天气学教材。谢义炳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他严格要求学生从实际天气分析出发,遵循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将所得结论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他鼓励学生创新,不必囿于已有的科学观念,包括他自己提出的观念。有所发现就要坚持,不怕与当时盛行的观念相左。他要求学生有严谨的学术作风。他亲自指导、修改学生的天气分析,与学生反复讨论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求实、严谨、创新的学术精神。在他的指导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气象学工作者,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一支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力量。他的学生中有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司局级气象业务和行政干部,其中有的已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谢义炳还在可能范围内支持农业气象学、水文学、海洋学和高层大气物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发展。</p><p> </p><p>谢义炳是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历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气象学报》主编,为中国气象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198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谢义炳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曾兼地学组组长,国家科学基金会评审组成员,大气科学组组长,曾兼地球科学组组长,是“大气科学前沿学科研讨会”的发起者。他晚年还亲自出任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选委员会主任,他认为气象事业应以教育为本,青年为先,始终如一地关心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教育和培养。</p><p> </p><p>谢义炳深受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影响,生活简朴,工作努力,民族自尊心强烈。他还接受了西方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进取精神,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受挫不馁。他总是倾听并考虑不同意见,采取实际可行的方案,颇得共事者的尊重与信任。他在改革开放时期,积极对外进行科技与人员的友好交流,为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p><p> </p><p>谢义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气象大师,是所有气象工作者的楷模和典范。他不朽的业绩将永远载人中国气象科技史册。我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谢义炳先生胸怀全局、团结合作的精神,为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而奋斗。</p> <p>江河万古流——谢义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p><p><br></p><p>2017年5月6日,回母校参加纪念谢义炳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活动。中国气象科学界群星云集,多得认不过来,更高兴的是见到了很多二十多年前为我授课的老师。如丁一汇、黄荣辉、曾庆存、吕达仁、李泽椿、汪景琇、金亚秋、赵柏林院士等早已是学界泰斗的先生们在上台致辞前,纷纷迈步到谢义炳先生的雕像前鞠躬致谢,再登台演讲、表达追思和敬意。我是大气科学专业的子弟,虽没能聆听过谢先生的课,因为生涯飘忽也未能对学术专业有所贡献,但诚愿为先生在世间传英名。</p><p>谢义炳,(1917.4.3-1995.8.24)湖南新田人,气象学家,中国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和奠基人。他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1940年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1952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物理系副主任、地球物理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谢义炳一生从事气象教育与科学研究,致力于灾害性天气和气候研究,为中国气象现代化和世界气象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先生更是卓越的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各个历史阶段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和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将永为世范、启迪后学。</p><p><br></p><p><br></p><p><br></p><p><br></p><p>1992年3月谢义炳先生在寓所(侯艺兵老师摄)。先生为《院士风采》题录的手迹写到:“衡量一个科学家的成就有三个标准:一、科学工作的创新性;二、科学评议的敏锐性;三、带出一代新科学家”。</p><p><br></p><p><br></p><p><br></p><p><br></p><p><br></p><p>2017年5月6日,谢义炳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大合影。我在后二排居中,身着91级毕业20周年纪念衫</p><p><br></p><p><br></p><p><br></p><p>与师长们的合影秀。依次是和病魔缠斗的孟广礼老师、90级师兄付遵涛、学长李太宇、丁一汇院士、仲维英老师、卢咸池老师、汪景琇院士、陶祖钰老师及鲁西老师合影。</p><p><br></p><p><br></p><p><br></p><p>丁一汇院士是谢义炳先生的亲传弟子。纪念会上,丁院士总结到:“谢义炳先生不但在教育方面成就很大,在气象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突出。他不但影响了同时代人的气象科学研究,也影响了以后相当长时期的气象科学研究方向与学术活动。谢先生的研究活动极富创造性。他1950 年回国后, 一心要创立东亚学派, 使中国的气象科学研究于世界民族之林, 并为此做出终生不懈的努力。他从不迷信国外权威, 持走自己的路, 拿出中国自己的东西来, 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谢先生的科研领域十分广泛。他坚持以影响我国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气候为主题, 包括冷涡、切变线、东亚急流与锋区、暴雨、台风、东亚季风、大气环流等。同时,他在理论上也有重要贡献,包括正压、斜压不稳定、大气环流的指数循环与振动、湿空气动力学等。我们现在纪念他,不仅仅是回顾他的具体成就,更重要的是发扬他在科学研究中善于发现和探索新现象、新事实,并以此建立新理论的理论联系实际科研精神。”</p><p><br></p><p><br></p><p><br></p><p>曾庆存院士在回忆谢义炳先生的影响时有一段很很打动我:“1956年5月我从上海坐了52个小时火车到北大校园报到。我问接待的老师我们系有名的教授在哪里。接待的老师说‘有名的教授正在踢足球’。果真谢先生正在球场踢足球,算一下谢先生那时候39岁。现在40上下踢球不是个啥事,但那时候40岁的谢先生驰骋在绿茵场上,确很勇士。1957年以后考进气象专业的很大一部分是第二志愿,第一志愿一般是物理系。谢先生这样激励学生们‘物理系很先进很现代,气象专业相对比较零散比较落后。我认为一个相对落后和相对零散的专业恰恰是最有前途让你发挥作用发生影响的地方’。我终身受益的不是谢先生的某堂课。今天我们看到了现在大气科学的发展,气象万千、万千气象”。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不管从事哪个领域,都愿我辈能将先生的风骨和精神学在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