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十小】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中宁十小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

༗ཻ࿆凰丶璃烟༂࿐

<p>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屋内,钉钉咚咚的提示音响起,奏响了中宁十小三年级语文组教师教研活动的乐章。语文三年级下册“停课不停学,停教不停研”线上教研活动开始了!</p> <p>  疫情并没有把我们的学习按下暂停键,不知不觉中“空中课堂”已经步入第五单元的筹备了。面对全新的上课方式,我们既有担忧,又有希望和挑战,三年级语文组老师们积极筹备,4月8日在组长张艳芳老师的组织下,我们三年级语文组进行了网络视频研讨活动,就三年级第五单元的教材展开了研讨。</p> <p>  率先发言的是杨玉婷老师,她认为:16课《小真的长头发》属于一篇童话故事,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童话的主题,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在想象画面中多次朗读,进而感受小真率真乐观的性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p> <p>  张艳芳老师针对17课《我是一棵树》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提出建议:在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让孩子明白: 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p> <p>  对于习作例文,朱婷老师这样说:三年级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乐于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和事物。但是他们还没有主动、自主的记录和梳理实验过程的意识。本次习作,就是引导孩子们借助图表去关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并按照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为了帮助学生明确思路,有话可写,在上课前我就搜集了几个便于操作的小实验让孩子们去做,学生们兴致高昂,纷纷动手创造了神奇的实验现象,为写作创造了素材。最后还要提醒孩子写完后要进行修改。</p> <p>  祁芳老师就本单元的习作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再次感受想象的奇妙,温故知新,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想象,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展开想象,找到写作的切入点,为写作打开思路。给出的可供选择的题目比较多,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筛选出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先阅读和思考,教师再示范并引导他们打开想象之门和写作思路,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其写作兴趣,同时强调想象的奇妙和主题的新颖。当然,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有差异的,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打开想象的思路,呈现不一样的想象视角。</p> <p>  李凤萍老师就本单元的“初试身手”,做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她设想,安排两个激发学生想象的体验活动。一个是“手指画”练习,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涂涂画画中展开想象,能画出想象中的事物;另一个是“续编故事”,提供两个故事开头,让学生能根据故事开头接龙编写故事。这两个体验活动, 旨在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奇特的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教学时,应将“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把握。“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阅读经验,交流对大胆想象的体会。在此基础上,通过“初试身手”环节的手指画和续编故事两个练习,进行大胆想象的实践和尝试。</p> <p>  王华老师系统的对第五单元进行整理,第五单元主要围绕“想象”这一主题,安排了《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2篇课文。《小真的长头发》写了小真在想象自己的头发长长之后,可以钓鱼、套牛、当被子、晾衣服等;《我变成了一棵树》写了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经历,想象生动有趣。 在大胆想象中实现了“我”美好的愿望,“初试身手”安排了两个激发想象的体验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展开大胆奇特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p> <p>  在“空中课堂”全面铺开的今天,大家将和焕然一新的语文教学来一场最美的邂逅,清风拂面,四月临至,让十小三年级语文组手挽手一起扬帆起航!</p><p>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想象

学生

三年级

语文

单元

教学

老师

初试

习作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