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大榕树

李月眉

<h1><b>背景音乐:《水乡行》</b></h1><h3><br></h3><h1><b>原创编曲:李月华</b></h1><h3><br></h3><h1><b>琵琶独奏:李月华</b></h1><h3><br></h3><h1><b>原创图文:李月眉</b></h1> <h1>  这些年,旧城改造拆了好多老街老房子。我每次从杭州回温州老家,看着被拆得面貌全非的街区,代之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及崭新的街道,感觉十分陌生。曾经熟悉的街巷方位标志荡然无存,许多古街小巷成了从前的记忆。幸好,原来街头坊口常见的大榕树依然挺立,于是,大榕树就成了我回家的方位坐标。</h1><p><br></p> <h1>大榕树,温州市树,是在温州生长数千年的乡土树种。正式名称为无柄小叶榕(小叶榕的变种),与小叶榕不同,其气根不是悬垂下来而是缠绕在树干上的,原产地在浙南、江西南、福建北部地区,据说以温州为界,再往北基本上是看不到此类榕树。</h1> <h1>无柄小叶榕,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春夏秋冬四季常绿。以前温州城内多河道,有一街一河的风貌,大榕树往往就在街坊口、河埠头等平地或水边雄踞一方,伸展巨大华盖似的树冠为树下来往路人遮雨挡寒,大榕树下是附近居民夏日纳凉聊天和冬日避风晒太阳的好去处。所以温州大榕树不仅以耐寒、抗台风不怕盐碱,扎根土地顽强生長著称,还尤如庇荫小辈的温厚长者般深受温州市民喜爱。<br></h1> <h1>小时候,大榕树在我的心目中,是神一般的存在:</h1><h1><br></h1><h1>温州城东门河埠头,靠华盖山东麓处有棵大榕树,榕树下冬天晒太阳、夏天乘风凉冬暖夏凉,经常有"娒娒"(读maimai平声)是温州方言对小孩的称呼,在这里"打淘堂"(温州方言“玩耍”的意思),老人们坐在树下,东家长西家短地聊天。</h1><h1><br></h1><h1>大榕树的对面是菜市场,逢年过节期间,晚上的菜市场就成了临时剧场,"温州乱弾"(瓯剧)草台班子轮番上阵,天天演戏。每到这些时候,我就手里拿着过年才能吃到的松糕,跟着哥哥姐姐们去凑热闹去。除了“锵锵”锣鼓声,戏台上色彩炫丽的戏服以外,我们这些小孩根本看不懂台上演的是什么戏。而亮晃晃煤气灯照射的戏台和榕树下的空间,才是我们这些"娒娒"们嬉笑打闹的开心乐园。</h1> <h1>我读初中时,班里有个女同学,家住温州新桥老街。每次我去她家玩,都会看到河埠头有株树冠巨大的千年古榕树,树冠直径约39米,好像一座天然绿色的大凉亭,里面经常坐满附近的居民,闲坐聊天或下棋,时尔有小鸟在树下河边飞来飞去,常年绿意葱茏雀燕飞舞,画面相当温馨。每次看到都令我赞叹不已。</h1><h3><br></h3><h1>2015年这棵树被评为浙江省最大(冠幅)的古树。</h1> <h1>温州江心屿上有棵一千三百多年的樟树,横臥江岸地面五、六米往瓯江水面𨒂伸生长十多米,而横在地面的主干空洞里却又长着一株一百多年的榕树,二棵树的底部根糸纠缠合抱一横一竖地生长,形成了罕见"樟抱榕"的奇观。</h1><h1><br>树旁立着"樟抱榕传说碑"记载:明末前礼部尚书顾锡畴晚年退居江心寺,见永嘉总兵贺君鱼肉百姓,每抑制之,并欲上书朝廷。贺夜遣人杀顾,顾子鉴避匿此树,得免于难。</h1><h3><br></h3><h1>看到这棵传说中有灵性的树,不由的使人肃然起敬!</h1> <h1>世界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之一的温州江心屿东塔顶上,长着一棵榕树,塔顶凌空无土,榕树根须却垂挂塔中还全年常青,据说有一百多年的树龄。榕树长成这样,相当罕见,感觉太神奇了。</h1> <h1>虽然许多年以来,温州城内大大小小的河流都被填成街道或巷路。然而,几乎所有的大榕树却被保留了下来。这些在我爷爷的爷爷时就有的大榕树都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树龄。这些古树巍然屹立在现在的街路中央或高楼前,犹如历史老人静静地审视这城市的变迁。</h1><h3><br></h3><h1>对千年古城的温州来说,大榕树弥足珍贵,是绿色文物,是活化石,是时光留给我们的历史瑰宝。</h1> <h1>温州榕树和人一样,在温州这块土壤上世代繁衍。古老的榕树走过沧桑,无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总是无私地敞开胸怀,为人们遮风挡雨,呵护着一代又一代温州人。</h1><h3><br></h3><h1>有人说:"善,是一种呵护,善是一种尊重",与大榕树一样生生不息的温州人,似乎也从榕树中悟出了什么,一代又一代的人用自己的行动,感恩大榕树,用善行回馈大榕树对自己的厚爱。</h1> <h1>在我最熟悉的华盖山东麓的大榕树旁,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红日亭"。从1972年开始就由几位老人在此,在炎炎夏日(三伏天)用夏枯草、淡竹叶、茯苓皮等草药煮成清热解暑的凉茶水,免费为来往行人和暑天劳作人员提供降暑热的"伏茶"。</h1> <h1>从始创至今四十多年了,"红日亭"从简陋的路边一张桌子一桶伏茶,己发展成一个有凉亭、有一批志愿者,夏日免费提供伏茶、春秋冬免费施粥或面条的固定慈善 点。"</h1><h1><br></h1><h1>红日亭"是温州民众自发的草根慈善,没有政府投入、没有宗教团体支持,是温州一个个普通市民用一元元人民币,用一斤斤大米、面粉等持续不断的捐赠,以及一拨接一拨的志愿者参与而坚持到今天的。<br></h1> <h1>温州地处浙南一隅,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多丘陵少耕田,且陆地交通不便,海洋成了人们普遍谋生通道,海上贸易兴盛,催生了大量小本经营的手工业主和商家。老板雇工界限模糊的手工业之城,商家们历来都有乐施行善之举,夏供伏茶冬施热粥曾风靡全城。</h1><h1><br></h1><h1>我爷爷在上世纪前叶是家境殷实的工商业主,在我家康乐坊的一排店堂门口,毎年夏天,从清晨开始我爷爷就安排人在门口摆上用六月雪、夏枯草等草药配伍烧好的伏茶免费供路人随意饮用。我爷爷去世,我妈妈接棒照样每年夏天免费烧伏茶,直到文革中断。</h1><h1><br>据我妈妈说:抗日战争期间,温州三次沦陷,第三次沦陷是1944年下半年始,时间长达九个多月。康乐坊住朝南房的人家比较富裕,基本上都拖家带口逃到其他地方避难去了。而街对面的人家比较穷只能留下来。这年日本人细菌战在浙江投放鼠疫菌,温州也深受其害。康乐坊我家对面街坊们被传染死去不少人,有的全家死了一个也不剩。待我爷爷带领全家结束逃难回家,看到上述惨状,二话不说,他就自己出钱请人收尸入敛及善后。</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据我姑表姐秀燕说(以下是她原话):"外公的善举也做到南门东城下……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听邻居们讲:你外公人真好,每逢节日都分米票,分给家境贫穷的人。我问什么叫米票,他们解释说,就是一张票,拿它可以到米行去拿米,米票有三十斤的,也有五十斤的等等。对我说的邻居们说自己都得到过外公的米票。老邻居不止一次的对我讲,你外公不仅温和,对人也非常客气。"秀燕姐说的外公,就是我爷爷。</span><br></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善行,爷爷很受街坊四邻敬重。</span><br></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br></span></h3><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由此可见,温州人的善行和大榕树一样,是深深扎根在传统崇善民风的土壤里。</span><br></h3> <h1>温州人的自发善行有段时间一度中断,七十年代由"红日亭"为代表的民间慈善重新兴起,同时带动了一些宗教组织也参与其中。据有关部门统计,温州市区目前已有五百多个伏茶点。</h1> <h1>上图是沧桥三乐亭大榕树伏茶点志愿者的值班表和劝善书。</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红日亭冷天早上施粥</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红日亭吃粥的人各色各样,有孤寡老人、流浪者、拾垃圾的、清洁工人等,还有许多临时需要充饥果腹的人。</span></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日亭白发苍苍的志愿者</h3> <h1>周日的清晨,红日亭施粥摊前已排起了领粥人的长队。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志愿者中多了一些穿校服的稚嫩身影,他们帮着收拾桌子、碗筷、洗刷……</h1> <h1>这是大榕树旁边第九中学的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日参加红日亭的施粥活动。我们欣喜地看到,温州草根爱心慈善后继有人,传承在望。</h1> <h1>草根的"爱心茶""爱心粥"得到众多市民自发爱心的强力接力和支撑,许多市民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粮。更值得一提的是:给孩子过周岁生日或为老人祝寿时,给慈善点捐面条或现金,如今在温州百姓中已经蔚然成风。“众人拾柴火焰高”,红日亭等诸慈善点在源源不断的爱心捐赠支持下,一直运转平稳有序,有温度的粥和茶,让温州这座千年古城因善行而变得更加温暖!</h1> <h1>如果说,红日亭是温州的善行地标,那么,大榕树应该是温州人的善心象征。</h1><h3><br></h3><h1>家乡的大榕树,我心中的善行图腾!</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