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曾经的繁华(之十七)

美友20194427

<p>老街,曾经的繁华(之十七)</p><p><br></p><p>联湘公司风声水起</p><p> 株洲素有“南北通衢”之称,水陆交通发达;古为繁华的“骡马驿道”;近代京广、浙赣、湘黔三条铁路在此交汇,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而,商业造就了古镇繁华发展。</p><p> 清顺治七年(1650),株洲设码头,猪行,屠业、蛋行相继散见。清光绪十六年(1890),株洲的屠户和猪客(生猪经纪人)组成屠业行会。民国15年,成立屠业、蛋业公会。民国17年,汉口英商和记商行设庄于长沙,在株洲收购蛋品、生猪,蛋行增至30多家,年运销量达3万余件。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生猪、蛋品北运爱阻。株洲镇商人遂南下开辟广东、香港的运销渠道。民国27年,屠业、蛋商、鱼商因战火而停业。民国36年株洲镇蛋商再度组织同行公会。</p><p> 1950年,王杨记、李先裕、顺兴等经营鸡蛋的商户联合起来成立株洲蛋商业公会,专门经营蛋、猪外销。有了统一的组织,株洲的蛋、猪外销得以发展,养殖户和商户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当年发展经营户数为142户。共集资13亿(旧币),其中流动资金为8亿。大多数为小本商户以及一些城市贫民集资拼凑,所以大小股东有300多人。</p><p> 1951年1月,报经人民政府批准,以蛋商业公会为基础,成立联湘进出口贸易商行。王镜清为董事长,刘志华、成德润、王治平、易晓卿、陈秋山等为董事,推选刘志华为经理,成德润为副经理,罗绍泉为襄理。并在长沙设办事处,在香港、广州设代表处。采购员常派往汉口、青岛、北京等地。对外统一办理进出口业务手续,对内仍由142户蛋商自负盈亏。</p><p> 联湘的职员工资及其他开支,则来自各商户装运货物时,购买出口货物装运证,以此为收入。没有货运证的货,一律不准装车,这一行规,起到了扶植小户,限制大户的作用。</p><p> 1951年6月,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了捐献武器运动的号召。在中共株洲市委的领导下,联湘进出口贸易商行发动142家商户,300多名股东积极捐款用于购买飞机大炮。只用了几天的时间,联湘总共完成6亿(旧币)多的捐款。</p><p> 1952年,由于业务需要,在武汉对外贸易管理局的领导下,进行企业改组,正式成立了联湘股份有限公司。由原有142户分户核算,改为联湘公司统一核算。推选成德润为经理,郝建良(1917---1991吾同学郝毅奇之父)为副经理,聂兆雄(1922---2011吾同学聂建军之父见图)为驻长沙办事处主任。驻香港代表采取三个月轮换制。全体职工一律实行工资制。公司下设7个鲜蛋收购小组,一个生猪收购组,一个蛋品加工厂(加工皮蛋、盐蛋)。为解决家属就业问题以及处理破损鸡蛋问题,专门由家属组成一个破蛋推销小组,将破损蛋低价销售给居民,深受居民欢迎。</p><p> 1953年8月,进出口业务由政府管理。联湘股份有限公司撤销,在短短几年的经营活动中,联湘公司为株洲的商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解决了株洲鲜蛋、生猪的销售问题,上缴税款达30多个亿(旧币)。</p><p><br></p><p><br></p> <p>感谢郝毅奇同学提供父亲照片及相关素材</p> <p>感谢聂建军同学提供父亲照片及相关素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