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学校延迟开学,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加了,学习、生活、工作……家长与孩子之间冲突不断,特殊时期中的亲子关系成了很多家庭里的重点问题。作为老师又是一名家长,我也常常困顿其中,最近我阅读了一本书《抗疫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手册》,感受颇深,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书中的观点和自己的想法。</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孩子整日在家导致精力过剩,该如何帮助他释放?</b></p><p><br></p><p> 【情境】琳琳就读小学三年级,家里还有一个弟弟。这几天姐弟俩在家里从早到晚打打闹闹,还经常吵着要外出玩耍,家里一刻不得安静。琳琳妈妈每天除了做家务,还要处理无数起姐弟“纠纷”,真累!如何帮助孩子在家中释放过剩的精力呢?</p><p><br></p><p> 【建议】找到过剩源头,综合释放精力。</p><p><br></p><p> 第一、规划好居家假期生活。协调安排好作业、劳动、游戏、艺术、娱乐等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每天除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可以尽量列出家里全天的劳动任务,如做饭、端菜、洗碗、收拾厨房、洗晒衣物、叠被子、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整理个人物品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分配给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可以带着孩子做做家庭益智游戏,或者进行绘画、剪纸、唱歌等艺术活动。</p><p><br></p><p> 第二、运动是释放过剩精力的最好办法。在家也可以保持运动,比如下载Keep之类的运动类App,全家起做运动; 把家里的茶几当成简易乒乓球桌, 和孩子一起打球,或者进行海绵球投掷,玩玩COPY不走样、你来比划我来猜等。当然,要尽量选在白天活动,不要发出巨大声音,以免打扰到邻居。</p><p><br></p><p> 第三、学习方式多样化。生活单调无聊更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假期是读书的好时光,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他们喜爱的书籍,并和孩子一起每天坚持阅读。通过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人物关系图等方式帮助孩子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利用好过剩的精力。</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孩子无休止刷屏”,可以切断他的网络吗?</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情境】小哲本来就喜欢上网、玩手机游戏,只要一写完作业,就要妈妈把手机给他玩。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假期,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是成为了小哲居家隔离生活的案头之物。看到小哲总是无休止地“刷屏”,妈妈感觉有心无力,那么可以直接切断网络吗?</p><p><br></p><p> 【建议】协商“屏幕时间”,培养信息素养。</p><p><br></p><p> 当下,网络上有关疫情的信息纷繁复杂,各种观点良莠并存。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家长可以这样做:</p><p> 第一、引导孩子思考和质疑,选择优质资源。在和孩子协商每日“屏幕时间”的基础上,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获取网络信息时注意思考,有选择地接受电视节目和网络上所传达的观点和信息,引导孩子关注那些能带来正确价值引导的内容。</p><p><br></p><p> 第二、提高孩子对网络言论的警惕性,学会甄别信息。对于庞杂的信息,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甄别,不要对所有观点都盲目接受。例如,网络上对于疫情发展毫无根据的揣测,对于某些地区人群的地域性攻击等,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讨论交流,在尊重孩子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认识到网络上的部分观点不够全面客观,对于这些内容,要谨慎对待,而不是全盘接受别人的看法。</p><p><br></p><p> 第三、提醒孩子在网络上尊重他人,并保护个人信息。当孩子们在社交网络上与他人交流或发表评论,特别是和他人意见相左时,家长要提醒他们注意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隐私。同样,家长也要提醒孩子谨慎保护个人资料,不在社交网站和论坛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信息,避免信息被盗用。</p><p><br></p><p> 第四、家长不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以身作则。部分孩子过度依赖电子产品,是受到家长的不良影响,比如家长自己就不停地“刷屏”获取信息,或总是盯着电视无所事事,孩子也容易认为这种状态即生活常态。家长要以身作则,限制自己的“屏幕时间”,以其他家庭活动,如家庭亲子阅读等,取代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居家学习生活无规律,孩子睡眠不佳怎么办?</b></p><p><br></p><p> 【情境】小明就读三年级,假期中白天大部分时间用来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常常到了晚上才开始写计划内的作业,真的想睡觉了却又翻来覆去睡不着,近日来睡眠质量很不好,还容易从梦中惊醒。</p><p><br></p><p> 【建议】合理安排时间,自我心理调适。</p><p><br></p><p> 第一、调整作息时间。有关研究表明,夜间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率是白天的3倍。一般晚上9点睡沉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逐渐增加,到夜里12点左右呈现高峰值,早晨5点以后逐渐下降。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晚睡甚至熬夜的危害,督促孩子保持相同的睡眠时间和唤醒时间,即使不困也要按时睡觉,另外午睡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p><p><br></p><p> 第二、尽量排除干扰。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LED设备所发出的蓝光可能会损害睡眠,因此睡前应尽量不刷手机、看电视,以免过度兴奋。</p><p><br></p><p> 第三、保持饮食健康。“胃和则卧安”,也就是肠胃舒服了,睡觉才会安稳。晚上饮食尽量清淡,建议睡觉前不要吃东西,但是也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睡觉。</p><p><br></p><p> 第四、尝试呼吸减压。临睡前半小时,全家可以一起做腹部深呼吸运动,全家人以各自舒服的方式坐着,调暗灯光,播放舒缓的音乐,进行呼吸练习,这既有助于密切亲子关系,又能促进身心放松,帮助提高睡眠质量。</p>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居家学习生活,亲子冲突不断,怎么办?</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b>【情境】在今年这个特殊假期,有些家长抱怨,常常和孩子因为一些生活琐事闹得不愉快,比如六年级的小田就和爸爸争执说:“整天在家,不让我出去,又不让打游戏,那让我干吗呢?”爸爸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还打了小田一顿。 </p><p><br></p><p> 【建议】不抱怨不唠叨,丰富家居生活。</p><p><br></p><p> 第一、处理好自己情绪。特殊时期,父母与孩子整日在家,难免会出现更多摩擦与冲突。作为父母,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抱怨、不唠叨,并寻找各种可以放松、减压的方式,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一起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维持稳定的情绪,减少冲突。</p><p><br></p><p> 第二、丰富居家生活。居家生活时期,亲子冲突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因此,家长要调整好日常生活。在这段时间,家长除了做好疫的相关科普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中开展亲子共读,坚持体育活动、让孩子参与做家务等,丰富家居生活。</p><p><br></p><p> 第三、调整目标策略。这个特殊时期的居家生活,其实是一次难得的亲子相处机会,父母们与其唠叨,不如调整期待和策略,将学习与发展目标作为一次特殊的亲子作业去完成,这样不但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恐慌,更有助于增进亲子沟通,促进亲子关系。</p> <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学校延迟开学,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学习?</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b>【情境】涛涛今年就读四年级,原本课外的兴趣班都停课了,在家的涛涛不想看书,不愿做题,老师和妈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推则推,能拖则拖,妈妈应该如何指导涛涛在家学习呢?</p><p><br></p><p> 【建议】用好在线资源,培育孩子的学习素养。</p><p><br></p><p> 第一、打破负性循环。妈妈与涛涛陷入了一个无限循环的负性回路,即“涛涛不愿学习--妈妈焦虑,批评孩子--涛涛抵触--妈妈增加学习任务--涛涛更不愿学习”。此时,可以尝试打破其中任意一环,比如请孩子利用课本上的知识出题给家长做,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妈妈调整自己的焦虑情绪,用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对待孩子,尝试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等。</p><p><br></p><p> 第二、构建知识体系。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指导孩子进行知识梳理,尝试用创意的方式画出知识结构图,常用的构建知识结构图的方法有关联、树状、序列、数据等(如知识结构图)。当孩子学会并经常使用这种知识结构模块化的方法后,知识不再是零散地储存在大脑中,而将自动按照模型存放。更好的方法是鼓励孩子给家长讲一遍知识结构图,在实践中学习,把书本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p><p><br></p><p> 第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家中给孩子安排一个“学习角”,排除电子产品、零食等的干扰,使孩子可以在那里专心学习。</p><p><br></p><p> 第四,选择在线教育资源。如今的在线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家长可以让孩子多试看试听,从老师、课程及习题等方面进行考察,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在线教育平台。</p><p><br></p><p> 第五,学会自主管理。家长可以让孩子列出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清单,包含学习、家务、兴趣爱好、运动等。无须列出规定时间,但是要保证每天从事各项活动的量,让孩子学会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和管理自己的事务。</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20px;">亲爱的家长们,在特殊的抗疫时期,在特别的居家学习时光里,家,是可以不带口罩的地方;家,是比任何时候都要安全温暖的港湾。此时,陪伴就是世上最了不起的安慰方式,让我们的陪伴充满爱与温暖吧,给孩子更多面对困难的勇气,更多追求梦想的希望、更多不断进取的力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疫情终将消退,期待我们在美丽的校园里畅谈你我他与孩子之间这段难忘时光里美好温馨的故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