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假期 特别意义”之挑战篇

琴声飞扬

<p>  疫情的影响让我们所有教师都拥有了特殊的加长版假期,居家学习, 居家办公,居家的日子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特别的意义,这个意义也许来自你对亲情的用心感悟,也许来自你对自我的重新认知,也许来自于你对生活的全新体验……</p><p> 这里记录了松江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假期里最有意义的事,当你走进他们的家庭,走进他们的生活 ,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你会感受到爱的幸福、美的陶冶、成长的满足……</p><p> 这里有爱,有温暖,有希望……</p> 录制微课 <p><b>科学教师:邱昌林</b></p><p> 读好一本科学书,用好一台电脑,就成了我制作微课的重心。翻开多姿多彩的科学书,仔细研读每一节,反复推敲,寻找知识点,怎样将所有的知识点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呈现出来呢,还真是得费一番脑筋!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蚕的生活,蚕如何蜕皮呢,如何吐丝呢,只是讲解显得很“干巴”。于是,参阅资料,我全网搜索视频动画,用科学的、严谨的、生动的画面来个视觉感受,想象着,孩子们一定会欢喜的不得了。设计脚本,力求每一句话都有分量,简洁明了。制作新颖醒目的PPT,选择合适的录屏软件调式,录音,剪辑,合成……对我来讲最难的要数录音了,一是避免白天的嘈杂,我常常选择在夜晚录制;二是我这郊区普通话,让我犯了难,没办法,求助家人帮忙吧。常常一句话说错了,一个爆破音冲击了话筒,都会影响效果,反反复复重新再录。就这样,一节节微课在我们全家的努力呵护下诞生了,她像一个个刚出壳的小雏鹰,虽羽翼未丰,但终究有一天会翱翔天空,越来越好!</p> 制作电子奖状 <p><b>班主任:董佶慧</b></p><p> 这个超长假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学会了制作电子奖状,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思想老旧,抵触新事物的老年人来说,真的是不小的收获。以前的我一提到电脑制作就从心里反感,是真弄不明白。而这个假期,为了一群看不见摸不着的孩子们学习更有积极性,虚心向女儿请教,认认真真地学了起来,也许是有动力了,也许是静心了,学起来并没觉得很吃力,不懂的就问,忘记了操作还问,在一张张奖状的背后,是我反复制作、不断创新的结果。这段时间下来,我共制作了四种不同类型、不同图案的奖状和奖杯,为了在视觉上有新意,还把每个孩子的照片插入、裁剪、缩小放在奖状适合的位置,孩子和家长看到这么与众不同的奖状,有欣喜,有感动,有敬佩。细算下来这段时间共制作不同形式的奖状132份,虽然辛苦,但学有所用的快乐是幸福的。</p> 学会“用”手机 <p><b>班主任:郭毓梅</b></p><p> 由于工作的繁忙,我平时没有时间看手机,每到下班的时候才翻阅一遍,看看单位的通知落下了什么,家长的问题看看朋友圈了解一下情况,手机对我来说功能再多也没有用处,可这个特殊时期,特殊的居家办公,让我学会了“玩”手机。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我开始在线教学,这让我这个50多岁的手机“盲"犯愁,不得已向女儿、同事求教,“玩"起手机来,每天不仅要在群里编辑作业发布、提醒阅读、统计、评价、点赞、发布通知、出学案、上报表格等等,再录点小视频,讲解难题,从批改符号到制作海报,各种各样的奖状,拼图、美篇的制作、发朋友圈,一会儿电脑操作,一会儿手机操作,每天在电子产品中忙来忙去,想想自己收获多多,自我认为俺也是“高手”了,虽然眼睛看得发花,腰酸、背痛、脖子硬,但我觉得这个假期特有意义,对电子产品的运用真是收获满满。</p> 学会录微课 <p><b>体育教师:林佳锡</b></p><p> 这个假期对于一个年轻老师而言是一次挑战,我拥有了更多时间去学习知识和新技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更加催促教师要终身学习。而这个假期我能做的就是在指导好学生居家生活和学习的同时,不断充实自己,多阅读多思考,多探讨多反思。学习互联网技术,学着制作微课,学着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一切都在我们体育人的适性课程中充分体现,看到学生居家运动有章有法,我特别欣慰。</p> 会用手机工作 <p><b>班主任:白冬梅</b></p><p> 我就是身处在疫情下“成长”起来的人,一直以来我就是个“电脑盲”,每次需要完成电脑上的工作都得求人帮忙,非常痛苦,现在居家线上工作有好多工作需要电脑完成,刚开始我都是把需要完成的内容手写完发给别人替我填写,这样既麻烦又痛苦,就这样每天都在麻烦着别人,于是我就想这些工作能不能在手机上完成呢?有一天突然打开填写的文件,试着鼓捣好半天,看到编辑两个字就点了一下,然后又去文件填写处点一下!再在打字处打一个字!啊!突然字出现在填写文字的地方,我真是欣喜若狂……我可以自己完成网上的回复工作了,不用再求别人帮忙了,太好了!就这样,我用刚学成的技能完成了网课练习课设计,做学年的学案答案,学校让上交的所有电子材料,有时可以替大家填填表格等,学年的老师说我是疫情下“成长”起来的,疫情下促使我们都学会了一些新技能!我们国家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控制了疫情,不久的时候我们就会神采飞扬的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我们的工作!也希望自己能学会更多的技能!</p><p><br></p> 悦享生活 <p><b>英语教师 :徐聪</b></p><p> 这段特殊时期,我选择悦享生活,让居家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变得更有意义。</p><p>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我学会了一项技能——使用WPS录制微课,PPT做起来也更加熟练精致。我还变身厨娘,钻研美食,让家人吃得健康,吃得快乐。闲暇之余,养养花草,种种小菜。浇水、施肥、除草,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特殊的日子,也让我有了大块儿的时间陪孩子,自然要好好享受亲子的快乐时光,陪宝贝读书,做手工,玩玩具……简简单单,却又无比幸福!</p> 学会PPT精制作 <p><b>班主任:张艳萍</b></p><p> 疫情期间,让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一件事是自学了PPT精制作。在这段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为了给我的学生们呈现画面生动的PPT学习文案和微课。最初备课的一周内,几乎电脑盲的我决心努力学习PPT精制作。通过一周的自学,让我对PPT的功能、做法、调色、模板调用、使用技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制作速度的提升。以前只会简单制作,通过这次学习掌握了:在PPT里怎样插入动画、声音、图片等等制作技巧,使PPT动起来活起来,达到表达更多抽象或想象的东西的效果。学习的收获不限于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在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路上激发了自己的潜能,磨砺了心性,增强了自信,挑战了浅意识里对新事物的恐惧。遇见最好的自己是这个特殊时期里最有意义的一件事。</p> 努力学习迎接考试 <p><b>体育教师:刘洪贺</b></p><p>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因为不能出门,使得这个闲不住的我必须呆在家里。这也使得我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前几年都失利了所以今年要更加努力。前几天公告下来了,一看有25小,果断报名。每天在家我就用心苦读 ,希望今年能够如愿以偿,正式的加入到25小这个有爱的大家庭里。</p> 线上批改永不误 <p><b>班主任:孙秀梅</b></p><p> 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的学习,作为一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我又重新和电脑交上了朋友,和他成了形影不离的恋人。用不离不弃这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p><p>随着对电脑操作的越来越熟练,电脑一项新技能——QQ作业的批改功能,也被我这个所谓的电脑门外汉充分地挖掘了出来。每天我都会在QQ作业里布置任务,待学生提交之后,利用这项功能专设的记号笔、文字输入、等级评价、待修改等功能,对学生的作业逐一进行详批详改,再到最后的反馈改正,我每天都会在电脑旁坐上数个小时,再配上每晚的答疑解惑,学生每天的学习任务基本上得到了落实。虽然我的身体很累,并且用去了大量时间,但是看到学生每天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错误得到及时的改正,了解到了学生每天的学习活动和效果,作为教师的我,觉得这就是最意义的一件事!</p> 月下超越与创造 <p><b>科学教师:刘晶</b></p><p> 疫情让教师和学生们体验了这个别样的新学期!网络视频教学成了我们教师的必修课,为了呈现精品课程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在微课制作上精益求精!每周一,当我们在研修组内落实了微课制作的任务,就开始了忙碌的微课制作流程:素材搜集、设计教学思路,制作与相关课程有关的PPT,写出微课录制的授课讲稿……很多前期工作在白天忙里偷闲完成,这一忙起来就是四五个小时转瞬即逝,可总是觉得还要尽力去完善,争取尽善尽美!夜深了,家人已经入睡,坐在电脑前的我全心投入录制工作,一遍不成功再来一次,录制后重新听一遍课程,发现了问题又要重新来过,几次三番修改完善后录制满意了,才能安然入睡!月夜寂静中笔耕不辍地忙碌,积累了录制微课的宝贵经验!讲授时的语音和PPT的图片如何做到同步?怎样能将视频合理插入并在播放时不出现卡顿的情况?当一件件问题得到解决时,却见东方已经露白!月夜相随,灯光做伴,为了制作高质量的科学微课我们不断超越自我,创新完善制作水平,用切实的行动践行超越永无止境,不断追求卓越的铮铮誓言!</p> 玩转手机 <p><b>班主任:韩淑丽</b></p><p> 这个假期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我学会了用手机制作奖状和编辑批改作业的图案和文字。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我们开始了线上教学,每天几百张的各种学案作业的批改,让我这个年近六旬的老人犯愁了。开始时,不知道该怎么批改学生的作业,只好语音和学生交流,但这样非常慢,一天的作业常常要批改到晚上12点左右。而且,因为作业上没有批改符号,学生就感觉是没有批改过一样,两天下来学生对作业的反馈没有兴趣了。于是我向爱人和家长求教,“玩”起手机,从 “腾讯视频”、“QQ小助手”到编辑作业发布、提醒、批阅、评价、献花、点赞、发布通知;再到周总结的奖状制作,活动海报的编辑制作,我认为自己已经已得心应手。当孩子们看到我批改的学案上精美的图案、恰当的评语和周末的奖状,他们高兴极了,对网课的学习热情也高涨,虽然我眼花、腰酸、背痛、脖子僵,但却觉得这个假期过得很有意义。</p> 直播备课收益多 <p><b>体育教师:宋磊</b></p><p> 开学初,受疫情影响我们区进修学校采用了网络备课方式,教研员虽然与我们隔屏相见,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对我们的指导,这对我们网络技术驾驭和运用同样是一种考验。通过网络直播备课,我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便利,所以这个假期通过录适性课程我也开始录微课,感觉教研员的指导都在我的行动中落地。</p><p><br></p> 让数学有温度 <p><b>数学教师:杜宝骐</b></p><p>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的我,如何把冰冷的数学符号和概念变得有趣,是我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面对疫情,我有机会录制数学微课,心里还是非常兴奋的,但事事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录课的过程中也总是因为种种问题而不得不重新录制,最终在数学组几位姐姐的帮助之下,我还是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想着把冰冷的数学符号、抽象的数学概念,深入浅出地变成生活里好玩又有趣的事,心里非常高兴!疫情虽让人恐惧,但学习永不止步!</p> 学会了“技术活” <p><b>班主任:龙伟光</b></p><p> 说起假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在制作网课和使用网课时,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我这个年纪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平时接受新生事物的兴趣却不大,在电脑上只会打几个简单的字符,我刚打学案的时候,不会打下划线和拼音,我有一个非常笨的办法, 拼音我在百度上复制,粘贴,下划线用括号代替。这个笨方法,虽然能完成任务,但是速度太慢了。现实让我这个老年妇女 不耻下问,我远程问家长问女儿,现在我已经会打拼音和下划线了,掌握了一点点小本领后让我窃喜。我更高兴的是学会了网上批改,家长上传试卷,我就可以批阅了,一个个小红勾 与正常批阅没有区别然后微信逐一与孩子沟通。如果没有疫情网课,我怎会知道网上可以批阅呢?这种批阅方式给了我启发:教学恢复正常后,我可以在网上指导留守儿童写作业,也可以在网上辅导学困生的学习。互联网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这次疫情也转变了我的思维:我还不老,只要我学习,一切皆有可能。</p> 迟来的成长 <p><b>班主任:张雅丽</b></p><p> 因为年龄关系,眼睛昏花,颈椎也告急,因此不太喜欢现代这些电子设备,平时除了工作必须使用,自己很少用它们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没有想到的是,线上教学这段时间,我因为离不开手机、电脑,结果运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原来批改作业图片,只会打符号,后来学会了加文字,之后又学会了加评价、鼓励的图片而且图片日益丰富。在教学中,我不但学会了在每个小组内和全组同学进行视频教学,我还会在班级群的直播间里给全班同学进行教学。在教学准备中,我学会了制作微课脚本,更学会了录制微课,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p> 意外的成长 <p><b>班主任:王晓凤</b></p><p><b> </b>疫情期间,爱运动的我不得不宅在家里,第一次尝试网络教学的我录制了6节微课,4个音频,从设计学案、制作课件、编写脚本到录制成功,都是新鲜又特殊的体验,同时我还学会了拼图、制作奖状,这一切是那么的不易,让我感觉这真是一个不断充值的假期,疫情期间竟然也有意外的收获!想想,这一路走来,从前期的注册会员,购买软件,这一路摸不着头脑,到尝试着录课,问题真是一个接一个!但方法总比困难多,在女儿的耐心指点下,我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兴奋极了!当看到屏幕中的一帧帧清晰的画面,听到耳机中传来的一句句耐心的讲解,我的眼前出现了孩子们坐在电脑前,安静、专注的眼神,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现在的我已经不像起初接到任务时的焦躁不安,而是为了能让孩子们听到更高品质的微课,得到一张张精美的奖状而更加精益求精。当学生在疫情中听到老师隔空的声音异常兴奋时,我意识到我的成长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意外的收获。</p> 发现自己很有用 <p><b>幼儿教师:陈越</b></p><p> 在这疫情期间,我常常问自己,身为幼儿美术老师,我能做点什么呢?无法上前线,那就好好沉淀自己,所以 备课和录制活动视频也成为了这次疫情最有意义的事!每天签到发视频 ,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动作与声音,午睡提醒小朋友们起床,继续给她们鼓励!当听到小朋友们和家长的感谢,让我觉得我是一个被欣赏的人,也是孩子们不可或缺的人!疫情期的线上教学让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上课, 我就趁机教给小朋友们一些平时在课堂上完成不了的操作,让小朋友们更加热爱生活!同时我也学会了新技能,比如我借助线上活动视频学会了剪映app的用法,也丰富了教育素材... ... 不负韶华,尽己所能,让自己的宅居时光过的富有意义而又充满价值。</p> 又学会了新技能 <p><b>科学教师:齐立 </b></p><p><b> </b>面对学生不能到校上课,在网上上课,各科都得录课,对于我来说电脑运用很熟练,课件也运用自如,可这次要录课我就遇到很大的困难,不会使用录屏软件,不知道从何下手,于是上网查有关资料,和邱主任进行沟通,他耐心讲解,细致指导。可是我按着邱主任说的方法去准备相关资料,材料齐全了还是不知道怎么录,百度了解也没弄明白,于是又咨询刘主任和王越老师,每天在电脑前反复制作,录得过程中越怕出错越错,有时录到最后白录了,还得重新再录。现在我又学会剪辑,看到现在录制完成的作品一次比一次完美很有成就感。我还利用这个时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观看了优秀教师的课,对自己的教学有所提高,虽然自己年纪大,但我从来都没觉得大,年轻人会的我一定要学会,有颗不服输的心。</p> 老古板变时髦 <p><b>班主任:张莉</b></p><p> 学校线上教育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对于我这个电脑盲如何录课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终于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学会了录制课程。将一篇篇的黑纸白字映在了有声有色的课件上。着实让自己也体验到了新时代网络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如何合理地督促、管理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计划也是一大难题。对于不太擅长网络的我更是棘手,于是我开始学着用微信里的各种小程序来打卡管理学生。由于孩子们太小,我将家长们分为了六个组,一组七到八个成员。每天将学习成果上传给我。我不由得感叹网络功能的强大,在虚拟的平台一样可以辅导孩子,给他们答疑解惑。这样的在家上课,在家教学,可让我这个跟不上潮流的老古板也新鲜了一回。每天最快乐的就是看到家长上传的孩子们工整的学案、认真锻炼、认真背诵的视频,真的证明了搞笑孩子们是认真的!但又不可否认我、家长和孩子们都在不断成长!</p> 意外当主播 <p><b>数学教师:赵维</b></p><p> 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个“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思考,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积极帮助我的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家也可以继续好好学习,这些都是在这个特殊时期里有意义的事。为了给孩子们录微课,我开始做课件,学习了很多以前都没用过的软件和功能,让课件变得精致新颖;我开始写脚本,一字一句的去抠字眼,让知识以准确的语言传达给孩子们;我练习说更好的普通话,希望孩子们不会因为老师普通话不准确而把思想脱离课程;我在微信群里当起了‘主播’,每天2个小时的答疑时间面对八十多个小粉丝,使出浑身解数引起为了他们的注意,再回答他们的疑问。这两个月做了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但是我收获了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孩子们的尊敬和家长们的肯定。</p> 脑盲逐渐治愈 <p><b>班主任:宋海燕</b></p><p> 作为脑盲,电脑操作的事是我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可如今我成功了!还记得最初学校让录制微课时,我真的很发愁,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于是我宁可顶风冒雪,连续两天走到学校找刘主任帮忙,也不肯自己去尝试。看到在别人帮助下完成的微课,欣喜之余我也不断反思,只要网课学习不停,录制微课的活就不会断,这绝对不是一回两回的事儿。再问问周围的同事,大家都在自己家里录制课程,我这心里也是痒痒的。我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呢?于是我要来了录制课程的步骤,按照上面的指导方法开始多次鼓捣起来,从晚上9点多到10点、11点、12点……从下APP到录制,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那时尽管已是深夜,但兴奋之情无以言表,我终于成功的录制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节课。我终于摘掉了脑盲这一标签,也成功地挤进了it业大军,这一收获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p> 学会了“玩”手机 <p><b>数学教师:乔艳华</b></p><p> 每天和学生相约在云端,这让我这个年过半百的老教师的手机“盲”犯愁。幸好有女儿在家,我不断地向她请教,开始“玩”起了手机。做课件,写脚本,写学案,出练习题……刚开始给学生批作业,每天要在班级群里找好多遍才能把学生的作业批改完(因为班级群里每天要发学生学习,锻炼,晨检等的照片)每次批完作业,眼睛都要睁不开。被逼无奈下,我开始跟女儿学习在QQ 小助手编辑作业发布。这下方便多了,个别辅导,发布通知,给学生的作业点赞,评价,没有我不会的了!每天手不离手机,精心准备每天的线上答疑解惑,是我一天最快乐的时光,听着久违的学生们的声音,是那么的让我开心快乐!听着学生们的精彩发言,是那么的让我骄傲幸福!每天认认真真地批作业,批卷子,虽然累得我头昏眼花,但是日子是充实的,累并快乐着!</p> “技”又高一筹 <p>班主任:张蕾</p><p> 师生相约云端相见,对大多数老师都是人生第一次,所有人都手忙脚乱,最开始的那几天,为了录制一节像样的视频课,我发动了师范时候的同学,寻找各种网上素材,打听各种录课方法,后来还是学校的领导雪中送炭,惠校长给大家录制了录课方法,娇阳老师还手把手教我怎样领取wps的会员,最后我又跑到学校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大家的帮助下,录制出了让人满意的视频课:后来我又陆续在手机里开发了多种实用功能——编辑各种文档,编辑各种小视频,老师助手判作业,接龙填写表格……所有努力没有白费,度过了最初的忙乱,当我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录课,学生学习反馈率一直保持在100%,家长也反应学生学习效果越来越好时,那就是我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p> 十八般武艺样样学 <p><b>数学教师:焦玉慧</b></p><p> 疫情没来的日子,我手执红笔,飞速的批阅着;疫情来了,我手执手机,仍然飞速地批阅,完全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我任教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空中课堂运行后,我从一开始3个小时批阅180张电子卷,到现在1个半小时批完,实现了速度和量的飞跃;从一开始单一的批注,到现在图文并茂,实现了质的飞跃,学生每天都很期待看到我花样百出的批注。我还学会了使用3种不同的录屏软件,把需要讲解的重点题型,以不同的形式录成微课,给学生呈现更直观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还学会了视频的剪辑、拼接,以及音像分离等操作,并且掌握了多种PPT的制作技巧,我忽然觉得自己变得好强大!</p> 适性评价出新招 <p><b>班主任: 刘丽</b></p><p> 我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编辑当天的学习指南,让孩子们知道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全天在线认真批改每个孩子上传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改正。捕捉亮点进行适性评价。精心准备每天晚上答疑时间的学习内容,对当天所学内容分进行梳理,有基础、有拓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就是我每天工作的常态。怎样才能使学生的线上学习更高效?六周的线上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适性评价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作用。每周,我会结合适性网课内容和学校开展的活动,设计不同的奖项,用抖音播放颁奖词,很有仪式感。自开学以来颁发奖状如下:学习小状元,自律小达人,运动小健将,小小书法家,朗读小明星,智慧小明星,学习小达人,最佳翰墨小能手,学习小标兵,最佳画面奖,最佳色彩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模仿奖、最佳表情奖、最佳设计奖……我曾经设计一项很有意义的综合性评价活动——我是班级小明星。除了颁发奖状,还要求每个孩子录一段小视频,班级统一制成抖音,每天早晨8:00,选五名同学的抖音小视频发到班级群与大家分享。家长在给孩子录视频时要求如下:1.每个孩子说的话,内容不能重复。2.要传递正能量!3.镜头里的孩子举止要自然、大方, 表达要流畅。家长把关,孩子把讲稿背熟了再录!适性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我特别欣慰。</p> 精益求精录微课 <p><b>数学教师:温慧娟</b></p><p> 微课走进千家万户,所以我必须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制作课件时的动作程序,一遍遍查询百度知道,边学边用;录音时不允许有任何不标准的字音,更是杜绝一切杂音,只要稍一疏漏,就会从头再录。一节微课下来,十几遍,二十几遍,已经是基础数字。为了设计科学,内容准确,每次录制之前,一遍又一遍向五星级教师闫伟老师请教,反复修改,推敲,直到得到前辈的认可,再进行下一步。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自己完整地制作过微课,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感谢这样特殊的时间段里,让自己的专业成长又进一步,让自己的职业幸福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b>  一个生命的成长,就像一棵橡树矗立在四季中,迎接每一场风雨、每一缕阳光,所有的经历最终都会以年轮的方式铭刻在生命里!</b></p> <p><b> 特殊的假期,难忘的记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变成我们松江人的集体记忆!</b></p><p><br></p><p><br></p>

微课

录制

学生

制作

学习

学会

疫情

孩子

每天

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