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关于2020年乌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解读</h3><h3> 新疆实验中学 白霞</h3><h3></h3> 此次语文试卷,紧扣时代热点,并且围绕“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精选阅读材料,既引导了学生对艺术美与文化美的鉴赏,又启迪学生去感悟思考生活,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感。试卷既有情感感性的考查,又有理性逻辑的推导;既有知识体系的覆盖,又有思维体系的完善;既有传统试题的保留,又有创新试题的研发;既有全局性特色,又有地域性特点;设题表面看似浅显常规,但陷阱设置巧妙有理。因而,我们预估此份试卷如果紧扣答案点阅卷,会选拔出语文素养俱佳的学生,也会让中等学生意识到知识体系的漏洞或思维的盲点,更会激发后进或偏科学生对语文的重视。<div> 下面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做具体的解读探究。</div> 原题呈现:<br>(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会记住许多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亮程</div> 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一棵树,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树会记住许多事。<br> 其它东西也记事,却不可靠。譬如路,会丢掉人的脚印,会分叉,把人引向歧途。人本身又会遗忘许多人和事。当人真的遗忘了那些人和事,人能去问谁呢。<br> 问风。<br> 风从不记得那年秋天顺风走远的那个人。也不会在意它刮到天上飘远的一块红头巾,最后落到哪里。风在哪停住,哪就会落下一堆东西。我们丢掉后找不见的东西,大都让风挪移了位置。有些多少年后被另一场相反的风刮回来,面目全非躺在墙根,像做了一场梦。有些在昏天暗地的大风中飘过村子,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村里。<br> 树从不胡乱走动。几十年、上百年前的那棵榆树,还在老地方站着。我们走了又回来, 担心墙会倒塌、房顶被风掀翻卷走、人和牲畜四散迷失。我们把家安在大树底下,房前屋后栽许多树让它快快长大。<br> 树是一场朝天刮的风,刮得慢极了。能看见那些枝叶挨挨挤挤向天上涌,都踏出了路, 走出了各种声音。在人的一辈子里,人能看见一场风刮到头,停住。像一辆奔跑的马车,甩掉轮子,车体散架,货物坠落一地,最后马扑倒在尘土里,伸脖子喘几口粗气,然后死去。谁也看不见马车夫在哪里。<br>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树在天地间丢了东西。<br> 我们到地下去找,我们向天上去找。<br> 树的根和干朝相反方向走了,它们分手的地方坐着我们一家人。父亲背靠树干,母亲坐在小板凳上,儿女们蹲在地上或木头上。刚吃过饭,还要喝一碗水。水喝完还要再坐一阵。院门半开着,能看见路上过来过去的几个人、几头牛。也不知树根在地下找到什么。我们天天往树上看,似乎看见那些忙碌的枝枝叶叶没找见什么。<br> 找到了它或许会喊,把走远的树根喊回来。我们到土里去找,我们在地上找。<br> 我们家要是一棵树,我们也会像一棵树一样,伸出所有的枝枝叶叶去找,伸到空中一把一把抓那些多得没人要的阳光和雨,捉那些闲得打盹的云,还有鸟叫和虫鸣,抓回来再一把一把扔掉。不是我要找的,不是的。<br> 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真正要找的,再也找不回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全部生活。它消失了,又正在被遗忘。<br> 那根躺在墙根的干木头是否已将它昔年的繁枝茂叶全部遗忘。我走了,我会记起一生中更加细微的生活情景,我会找到早年落到地上没看见的一根针,记起早年贪玩没留意的半句话、一个眼神。当我回过头去,我对生存便有了更加细微的热爱与耐心。<br> 如果我忘了些什么,匆忙中疏忽了曾经落在头顶的一滴雨、掠过耳畔的一缕风,院子里那棵老榆树就会提醒我。有一棵大榆树靠在背上(就像父亲那时靠着它一样),天地间还有哪些事情想不清楚呢。<br> 我八岁那年,母亲随手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筐,已经随树长得够不着。我十一岁那年秋天, 父亲从地里捡回一捆麦子,放在地上怕鸡叼吃,就顺手夹在树杈上。这个树杈也已将那捆麦子举过房顶,举到了半空中。这期间我们似乎远离了生活,再没顾上拿下那个筐,取下那捆麦子。它一年一年缓缓升向天空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没看见。<br> 现在那捆原本金黄的麦子已经发灰,麦穗早被鸟啄空。那个筐里或许盛着半筐干红辣皮、几个苞谷棒子,筐沿满是斑白鸟粪,估计里面早已空空的了。<br> 我们竟然有过这样富裕漫长的年月,让一棵树举着沉甸甸的一捆麦子和半筐干红辣皮, 一直举过房顶,举到半空喂鸟吃。<br> “我们早就富裕得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许多年后的一个早春,午后,树还没长出叶子。我们一家人坐在树下喝苞谷糊糊。白面在一个月前就吃完了。苞谷面也余下不多,下午饭只能喝点糊糊。喝完了碗还端着,要愣愣地坐好一会儿,似乎饭没吃完,还应该再吃点什么, 却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像在想着什么,又像啥都不想,脑子空空地呆坐着。<br> 大哥仰着头,说了那句话。<br> 我们全仰起头,这才看见夹在树杈上的一捆麦子和挂在树枝上的那个筐。如果树也忘了那些事,它便早早地变成了一根干木头……<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作品有删改)</div>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br>A.作品前面写路会丢掉人的脚印,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路的“不可靠”,它会随时间的推移慢慢忘却,这与树“会记住”形成鲜明对比。<br>B.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树上的筐,写出了作者对过去那段岁月的感叹,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伤感,字里行间透露着些许苦涩。<br>C.结尾写“如果树也忘了那些事,它便早早地变成了一根干木头”,形象地展现了树春荣秋衰的过程,表达了记忆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br>D.本文赋予各种事物以生命,树的“记住”归根结底其实是人的记住,文章通过树传达一种对生活、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形散神聚。<br>5.本文的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br>6.文中多次提到“找”,作者到底在找些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br><br><div><br></div> <h3>试题解读:<br> 2017-2019年全国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除2017年全国2卷考查的是林徽因的散文《窗子以外》,其余试卷都考查的是小说阅读。此次自治区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出现散文阅读,就提醒了高三师生要重视散文阅读,复习要全面化,不能出现复习盲点。<br> 在选材上,命题老师精心选择了新疆本土作家刘亮程的作品,展现了试卷的地域文化和特点。作者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他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一个人的村庄》首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2015年6月获"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br> 而此文就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有着强烈的隐喻性和象征性,虽然表面在写树而实质在写人;表面在写树的记忆,实质在写人的记忆;表面在写树的思考,实质在写人的思考;表面在写树的上下生长,实质在写人的生活成长轨迹。可见,这篇文章学生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若学生读过了《窗子以外》,这篇文章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虽然文本阅读有一定难度,但是设题常规,学生还是有话可答的。<br> 第七题为客观题,考查了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此题的设题比较全面,既考查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艺术特色的鉴赏。提醒师生要全面理解艺术手法相关的术语,例如“拟人”“对比”。若为小说,此题选项还会涉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引导考生有能力发现设题老师的善意,本文内容与主旨理解相对较难,而BCD选项是对内容主旨理解的提示,为后面的答题做了有效的铺垫作用。其中C项中对“干木头”的理解,应联系逗号之前的“如果树也忘了那些事”。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干木头”是具有比喻义的,喻指那些没有记忆、疏于记忆的人或不想记忆的人,这样的人是生活贫瘠的、思想匮乏的、精神干涸的,徒有人的躯壳,而没有人的思想。这与树或人的主观生机与外在环境无关,因而选项中“展现了树春荣秋衰的过程”是错误解读。<br> 第八题与第九题为主观题,考查了学生鉴赏评价的能力。第八题是对“语言特色”的考查,在这些年高考文学类文本中,是常考题型。出题老师提醒高三师生要研读高考真题,把握命题原则与规律。如果教师带着学生对18与19年试题进行了研读,那么这道题的难度系数就会降低,考查的主体应该是“语言特色”相关术语知识全面的把握和分析理解能力。<br> (2018·高考全国卷Ⅱ《有声电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br>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br>反语 在推让座位时,用“感化”代替“反感”, 以正话 反说达到讽刺幽默<br>夸张 二姐在电影院里喊卖糖的,用“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来夸张二姐声音之大,幽默十足<br>化用 化用经典名句,产生幽默,如“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知之”<br>反复 描写二姥姥、三舅妈、四狗子出门时整理行头的叙述语言,将她们慌忙地寻找东西的动作重复多次,从而产生幽默<br>口语与书面语的混合运用 在叙述她们找座位时的杂乱不讲公德秩序的状态,采用口语与书面语混搭,充满讽刺幽默 </h3><h3><br>(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节选)》)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br>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br>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br>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br>【答案】<br>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br>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br>③多次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br>④语调轻快,写出了共同瓜长势迅速,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br> 从这两道试题中,师生可以总结出来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特点”不能仅局限于“语言风格”(平实、朴素、简洁、明快、清新、华丽、典雅、幽默、含蓄等),还应当注意遣词的特点(①语言的褒与贬的感情色彩特点;②口语、方言与书面语的运用特点;③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使用特点等),句式的特点(①整散句的搭配特点;②长短句的结合特点),表达技巧(①比喻、夸张等常见修辞的运用特点;②描写人物形象的技巧特点)等。<br> 在研读完高考题后,师生再来看今年的这道模拟题,就能明确答案的范围了。因而从“语言风格”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本文语言的含蓄跳跃、平实质朴;从“表达技巧”角度,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中的比喻和拟人;从“遣词特点”角度,我们可以看出语言中的方言化、口语化。其实,本文的句式上也很有特点,如果学生答到了“长短句结合,有很强的音乐感”,答案可能更完备。<br> 第九题是对本文主旨的探究,这道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考查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我们的学生经常会思维跳跃,答题点缺失。因而教师需要带着学生对这些年这类题型的答案进行研读探究。我们可以拿15和16年的两道试题作为举例,方便我们理清其中的思维逻辑。<br>(15年2卷《塾师老汪》)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br>【答案】<br>①老汪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也是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br>②老汪通过曲解《论语》来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以此抚慰自己的孤独;<br>③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br> (16年1卷《锄》)“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8分)<br>【答案】<br>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4分)<br>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2分)<br> 从这两道试题中,师生可以窥探出文学类文本阅读主旨探究题的思维逻辑。我们会发现在3-4点答案中,通常有1-2点是原文中的议论或抒情词句,直接找出便可,这考查了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筛选信息的能力。而剩余答案点需要概括或挖掘,难度明显增加,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同时,答案呈现出由浅入深、有表及里、由个体到群体、由文本、作者到社会意义的特点。师生需要在高考真题或模拟试题中,不断完善与之相关的逻辑思维体系。<br> 在这种探讨和有针对的训练后,我们来看该道模拟试题,就更容易全面精准概括答案了。由“父母”“儿女们”这些与树相关的直接性的表象性的画面,我们可以概括出“亲情的记忆”。由议论性语句“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真正要找的,再也找不回来的,是此时此刻的全部生活。它消失了,又正在被遗忘”,我们可以概括出“对往昔生活的记忆”。由“我们早就富裕得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中“富裕”这个偏议论观点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概括出“精神世界的追求”。<br> 因而,这些对接高考真题的试题提醒我们,不能将题做滥,而应将题做全、做透、做通,这才是融会贯通,能力提升的要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