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列克提之国殇

古道胡杨

<p><b style="font-size: 20px;">地理位置</b></p><p><br></p><p>铁列克提,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与哈萨克斯坦交界,这里终年人迹罕至,边塞苦寒。1969年曾经在这里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中苏铁列克提之战。</p><p><br></p> <p>三十年后,1999年11月,纳扎尔巴耶夫访问北京,中哈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哈关于两国边界问题获得全面解决的联合公报》。铁列克提地区的主权问题得到解决,当年冲突地带已明确划归中国。</p><p> </p><p><br></p> <p>铁列克提地区与原苏联交界,所辖边境的“争议区”是“新沙皇”在老沙皇侵略基础上进一步领土扩张的产物,“新沙皇” 依老沙皇边界线,再往我国领土上推进出一条边界线,说这 “线” 是它的边界线,这两线之间的我国领土便被称作了所谓的“争议地区”。</p><p><br></p><p>“8.13铁列克堤事件” 是由苏联政府私设界标引发。</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历史背景</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苏关系恶化,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一直把苏联作为“老大哥”看待,中苏边境一直是有边无防。</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珍宝岛事件”后,苏军沿苏中边界部署重兵。中苏边境的局势进一步紧张,苏军在漫长的边境上频频挑起冲突,寻求报复的机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铁列克提事件是当时中苏边境形式的必然结果。由于苏联在珍宝岛未能占到便宜,肯定要在边境的其他地区找回一些面子。因此,象这样的预谋伏击,即使不在铁列克提发生,也可能在其他地区发生。毕竟中苏边境长达数千公里,对苏联方面是有可乘之机的。</span></p><p><br></p><p>进入1969年6月后,苏军频频在这一带挑起冲突。一开始只有步兵,后来逐渐出现出现了坦克和装甲车,甚至还有直升机。当时前线部队将情况上报,但当时新疆军区司令员龙金书认为,苏军的主要目的在于恐吓,因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前沿人员提出的暂时停止巡逻的建议也未予采纳,这直接造成了事件的加速发展。</p><p><br></p><p>1969年8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两国边防军经常会晤的巴克图哨所悬挂红旗邀请对方司令官进行会谈。然而,当地苏军的赫尔丘上校等主要负责人都没有露面。(美篇作者注:我长期在边防部队工作,并曾担任中方边界代表。双方边境代表举行会谈,是处理边境事务的外交军事制度,因两国没有通信联系,悬挂红旗便是双方约定的会晤信号,对方正副代表不出面,这个情况就比较反常,只有多年的一线指挥员有这个感应和经验)。</p><p><br></p><p>1969年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部长孟魁梧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的行动反常,马上报告了龙书金。但龙没有答复。当晚,王新光政委又电话直要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当面苏军可能有重大行动,请示1969年8月13日的巡逻可否取消。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经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p><p><br></p><p>8月13日上午8时,我军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队例行巡逻,其后,按照正式说法:苏联边防军出动直升机2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步兵300余人,悍然入侵铁列克提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突然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在副连长扬政林的率领下,奋起还击,经过4小时激烈战斗,连续打退苏军3次进攻。终因战前准备不周,兵力火力对比悬殊,巡逻队38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p><p><br></p><p>在此次事件中,苏联边防军还打死中国民兵3人,打伤前来增援的中国边防战士12人。</p><p><br></p><p>由于巡逻队全体官兵在战斗中全部牺牲,我们已无从得知当时战斗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他们曾通过步话机向后方通报了苏军的兵力状况和发动进攻的状况。为此后的事件调查工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本情况。</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图为苏军在围攻我主阵地</b></p><p><br></p><p>漫长的中苏边境上共有一百多块争议区,我方仅控制几块。争议区有我方控制的,有的被苏方控制,还有的双方进入,他去我必进,我去他必到,争领土所有权。</p><p><br></p><p>苏军在铁列克提侵入中国领土纵深3公里,修建公路,构筑工事。边民们把庄稼一直种到了边境的最前沿;有些地方甚至种到了苏军的铁丝网前,因为那是被他们蚕食的我们的土地。我们在他们的枪口下耕种,庄稼也在他们的枪口下生长。</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8.13冲突时苏军的武器装备</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战斗经过</b></p><p><br></p><p>1969年8月13日上午八时,按照规定,副连长杨政林率领三排37名官兵,执行例行巡逻任务。</p><p><br></p><p>王新光政委伫立在一个高地上,目送巡逻队消融入茫茫的戈壁滩。虽然这天的阳光格外明媚,王新光的心头却笼罩着驱之不散的浓厚的阴云。</p><p><br></p><p>巡逻队的官兵对即将发生的凶险茫然不知,他们沿着例行的巡逻道路,逶迤着向前走去。由于是在荒无人迹的戈壁上巡逻,所以队形并不很严整。几个刚分到边防的新兵,围着杨政林听他讲惊心动魄的边防斗争故事。还有的将路旁的沙枣棵、骆驼草折断,编成圈帽戴在头顶,以遮挡骄热的太阳。</p><p><br></p><p>突然,杨政林停住了脚步,他似乎感到周围的地形有些陌生。这条路他走过上百遍。沿途的一草一木、山丘、沟壑,他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指掌。他细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地貌,说不出哪里感到别扭。</p><p><br></p> <p>一望无际的戈壁,犹如一个正在酣睡的莽汉,毫无知觉的袒露着胸腹。杨政林正要命令巡逻队继续前进,一发炮弹挟着尖历的呼啸落在队伍的中间。“轰”的一声巨响,五六名战士炸得四散飞进。“卧倒”,杨政林吼叫着发出了命令。六辆苏军坦克犹如从地狱里钻出来,出现于杨政林的视野里,它们巨兽般摇晃着抖掉身上的浮土、草棵,成扇形从三面包围上来。三百多名苏军官兵,也从土堆里爬出来,尾随坦克开始冲击。</p><p><br></p><p>杨政林这才意识到,这是苏军周密计划,蓄谋已久的行动。巡逻队被四面包围,已经没有生还的退路了。此刻,杨政林已抱定必死的决心。抵抗,无异鸡蛋往石头上碰,可即便头破血流,也要溅它一身黄了。</p><p><br></p><p>望着呐喊冲来的苏军士兵,杨政林对身旁的机枪手狠狠挥动了一下手臂,“打!” 机枪手也意识到处境的险恶,紧抱着机枪,将一串串子弹,刮风般扫向扑来的敌人。</p><p><br></p><p>巡逻队的战士,虽然伏在地上,但无可依托的地物,且被苏军的密集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来,间或用冲锋枪还击一下,子弹打在坦克的甲板上,只是进发出几粒火星,对敌军根本构不成威胁。</p><p><br></p><p>此时杨政林的左臂已经被子弹穿了个洞,他无暇包扎,不断涌出的血水染红了半边军衣。他将报话机从已牺牲的报话员的身上解下来,大声呼叫:“塔城、塔城、我是杨政林,我们在铁里克提东十公里处遭敌伏击,苏军坦克六辆,步兵300余人……”</p><p><br></p><p>这时,空中传来“嗡嗡”的轰鸣声,杨政林抬头,看到两架直升机,在头顶盘旋了两圈,然后向西北踅去。</p><p><br></p><p>杨政林报告完敌情,最后沉重地说:“请党相信我们。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粒子弹,决不会出现一个俘虏……”杨政林扔下话筒,用冲锋枪扫倒几个苏军士兵。正想转身射去,这才发现右腿被炸断了,早已失去了知觉,血水浸透了身下的岩石。</p><p><br></p><p>苏军似乎知道了这一队中国士兵正处于的孤立无援的境地,马上改变了战术,不再用坦克导引步兵冲击,而是将中国士兵团团围住,用准确的炮火逐个进行打靶式的射击。</p><p><br></p><p>巡逻队马上陷入了拼杀不能,抵抗无望的境地。</p><p><br></p> <p>空旷的戈壁变成了血腥的屠场。有的中国士兵早已死去,仍然成为苏军射击的目标,尸体上冒着一缕缕中弹后的青烟。中国士兵抱定必死的决心,依然顽强地抵抗着。</p><p><br></p><p>突然,两颗汽油燃烧弹在中国阵地中间炸裂开来,随着四散喷溅的黑色液油,大火如噬人的野兽张开了血红的嘴巴。</p><p><br></p><p>火海里,中国士兵在翻滚、扑跌。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伴着血肉被烧焦的腥臭味,在苍茫的戈壁滩上飘散,回旋……。</p><p><br></p><p>仅存的两个伤兵爬到了杨政林身边。七班长胡宝杨右眼被击穿,血浆糊了一脸。新战士小王第一次参加执勤,连枪都不会使,手里紧握着一颗未开盖的手榴弹,稚气的脸绒上挂着横七竖八的黑红的血污。他的腿、腹、胸先后中了四弹,军衣与皮肉烧结在一起连扔手榴弹的力气都没有了。</p><p><br></p><p>杨政林悲叹了一声,回身望了一眼祖国的土地,缓缓旋下小王手中的手榴弹底盖,攥住弦扣。</p><p><br></p><p>一声巨响过后,阵地上旋即沉静下来。</p><p><br></p><p>只有滚滚的黑烟,还在升腾、膨胀,远远望去,如一只狰狞可怖的恶鬼。</p><p><br></p><p>等到中国陆军第八师的一个团携带轻重武器,从60公里外的巴克图据点赶来时,战斗早已结束了。</p><p><br></p><p>38具尸体弃置一地,有的面目全非,变成了黑炭。方圆几百米的戈壁,仿佛被炽热的天火焚烧过,变得漆黑一片。</p><p><br></p><p>大漠孤烟,夕阳惨照,天将倾,地欲堕,黄昏血色,血色黄昏。</p><p><br></p><p>(注:描述战斗经过的作者系山东作协会员,书的序言云:为了写作此书,我们经过了长期艰苦的采访,并沿中苏边境进行了几千公里的实地考察。我们采访了当年参战部队的指战员和一些重大事件的当事人,掌握了大量翔实的材料,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和国内外出版的图书,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创作)。</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我方巡逻队部署图</b></p><p><br></p> <p>图为八一厂记者李连祥(左一抱摄影机者)和巡逻队于1969年8月12日勘察地形后的合影。第二天照片上的人员全部牺牲。</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铁列克提烈士纪念碑</b></p><p><br></p><p>1969年8月14《人民日报》报道,苏联政府指使苏联军队侵入我新疆铁列克提地区制造新的流血事件,我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p><p><br></p><p>新华社十三日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八月十三日召回我国驻苏联大使,对苏联政府指使苏联军队出动直升飞机、坦克、装甲车和武装部队数百人,蓄意侵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挑起新的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名,提出强烈抗议。照会指出事态正在发展中,要求苏联政府立即从中国领土上撤出全部入侵的军队,立即停止射击,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必须由苏联政府承担全部责任。</p><p><br></p> <p>2008年5月新疆军区决定当年的主阵地无名高地命名为“忠勇山”。并在无名高地西侧立了“忠勇碑”,上面详述了我方与苏军三百多人的激战经过。</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事件后续</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苏联方面</b></p><p><br></p><p>事后苏联方面大张旗鼓的表彰参战人员。共授予:列宁勋章1枚;红旗勋章5枚;红星勋章6枚;3等光荣勋章2枚;勇气勋章10枚;军事荣誉奖章11枚。</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方面</b></p><p><br></p><p>事件发生后,中央军委震怒,立即组成了专案组调查情况,对军区司令员及以下一百多人进行了调查。事后中国方面调查认为,为什么在几天前就发现苏军异动,而塔城军分区一直没有准备。1971年林彪死后,从前林彪的部下, 东征战役中任强渡黄河的突击组长,为红一军团顺利东渡黄河立下战功,被军团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被认为要担负主要责任。</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龙书金,1968年,调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委会主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span></p><p>1969年8月13日,在铁列克提事件中,由于没能重视苏联可能对中国人民军队偷袭的情报,导致38名战士与300名苏军发生激战,无一生还。之后在批林整风运动中受到组织审查,调离新疆。</p><p>1983年,离休,享受大军区副职待遇。</p><p>2003年4月,逝世,享年93岁。</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苏方拍摄的铁列克提照片</b></p> <p>苏联解体之后,1994年我国开始与哈萨克斯坦就边境问题进行谈判,就铁列克提的主权问题进行交涉。并且签订了《中哈国界协定》,1999年11月下旬,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订了《中哈关于两国边界问题获得全面解决的联合公报》,铁列克提的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p><p><br></p><p>铁列克提——这个解放军战士用生命守护的领土,时隔30年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些为了祖国的领土寸土必争,绝不退上的烈士们,他们的在天之灵终于可以瞑目了。</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事件参考资料:</b></p><p><br></p><p>(1)2000年出版《中俄地理纽带上的恩恩怨怨》</p><p>苏军统帅部迅速将其报复的重心移到西线。那里的边界地区多荒漠草原,边防巡逻队与主力部队驻地相距较远,接应不易。于是,苏军将领的目光盯住了西线塔城地段,派遣装甲部队预先伪装设伏在中方边防巡逻队必经的巡逻路线上。</p><p><br></p><p>中方边防连连长率领一支30余人的巡逻队象往常一样出发了。经过跋涉,走进了一片开阔的戈壁滩。突然,目光敏锐的连长的第六感官告诉他,情况反常。定眼一看,怎么往日平坦的弋戈壁上多出了一些新的“沙丘”?不对!可是,晚了。“沙丘”突然晃动起来,随着阵阵马达声,设伏的苏军装甲车成扇面阵形压了过来,枪炮齐射。</p><p><br></p><p>30多位仅有轻武器的边防战士暴露在无遮无掩的戈壁滩上,遭受猛烈的装甲火力袭击。忠于职守的报话员在中弹倒地、一息尚存之际,口吐鲜血,用最后一口气艰难地向塔城军分区报告了巡逻队遭受苏军伏击的消息。</p><p><br></p><p>塔城军分区边防团闻讯紧急出动赶赴出事地点。然而,晚了。待赶到现场时,硝烟已经散尽,苏军早已撤离,留下只有戈壁滩上永远倒下的38位边防战士血肉模糊的遗体。戈壁滩上的风为烈士们呜咽,天山脚下的青松为烈士们默哀。</p><p><br></p><p>(2)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p><p>1969年6、7月间,苏联制造的边界挑衅事件就达400多起。苏军还侵入中国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构筑工事,修建望台,架设军用天线。7月31日,苏军出动直升飞机,军用车辆和近百名士兵侵入新疆拖里禾角克地区。8月8日,苏军再次向中国边防人员开枪射击,由于中方的克制,才没有发生流血事件。经过一连串的试探性挑衅之后,8月13日,苏军300多人在两架直升飞机和数十辆装甲车的掩护下,越过边界线包围了正在新疆铁列克提地区进行正常巡逻的38名中国边防军人。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中国巡逻队员全部牺牲。</p><p><br></p><p>(3)托里党建网(2009-3-5)</p><p>1969年8月,我解放军某部边防军在新疆托里县境内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战魂之歌--铁列克提边防自卫反击战。这场战斗,是继1969年3月苏军入侵我国领土,制造珍宝岛事件之后的又一起对我国进行军事挑衅的边防事件。这场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神圣不可侵犯,而奋起的自卫反击战,有力的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在这场战役中,我解放军某部将士及3名随军记者共38人全部阵亡。</p><p><br></p><p>(4)裕民县纪念馆展版(2009年)</p><p>1969年8月13日,苏军出动2架直升机,指挥车、卡车多辆,步兵数十人,越过边界,深入中国巴尔鲁克山西部铁列克提地区约2公里,阻止中国边防巡逻分队正常执勤。中国边防巡逻分队未与纠缠,继续巡逻,当进至无名高地北侧时,苏军突然开枪射击,巡逻分队迅即进至无名高地及其南侧小高地,与警戒分队会合。</p><p><br></p><p>这时苏军向无名高地和中国警戒哨位猛烈射击。中国巡逻分队和警戒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连续击退了苏军的两次进攻。当苏军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中国边防战士顽强抵抗,誓与阵地共存亡,与苏军浴血奋战4个多小时,终因寡不敌众,战斗失利,坚守在无名高地及其南侧小高地的中国边防指战员全部阵亡。</p><p><br></p><p>(5)额敏地税网(2009.4.10)</p><p>1969年8月13日铁列克提前沿指挥所报告的苏军情况:7时许发现苏方直升飞机在边境低空盘旋,并发现纵深有装甲、坦克和大批苏军在埋伏,情况十分异常。</p><p><br></p><p>上级军区指示:按既定巡逻方案执行。巡逻队于9时准时出发,出发不到10分钟就遭苏军伏击,苏军出动坦克、装甲车,向我发起猛烈攻击,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在战斗中,我们官兵宁愿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经4小时浴血奋战,连续打退苏军3次冲击。但终因兵力对比悬殊,巡逻分队全部牺牲。</p><p><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大漠孤烟,夕阳惨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天将倾,地欲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黄昏血色,血色黄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英烈永在,浩气长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以史为镜</span></p><p><br></p><p>根据网络文图编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