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母亲出生在烽火硝烟的抗日战争时期,生长在极度艰难困苦的贫农家庭。两个兄长需要娶妻成家,另立门户,本来就已经是捉襟见肘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母亲只读了四年半小学便辍学回家,承担起了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田间劳作。1957年军渡公社修建公路,年仅十四岁的她就背上行李,长途跋涉去軍渡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公路建设。<br>1960年10月,经媒人介绍父亲和母亲结为伉俪,1962年10月15日姐姐出生,十天后母亲就患上了乳房疾病,姐姐一度吮吸着带血的乳汁,再往后病情更加恶化,两个乳头全部溃烂脱落,右乳房出现了似水杯口大小的创孔,母亲身体上的痛苦无异于酷刑。精神上,肉体上,经济上的三刃利剑无情地刺在了母亲的身上。天无绝人之路,恰逢生产大队修建天官庙前的压畔窑洞,给了父亲一个挣钱的机会。每天在成家庄的背坪窑上担烧砖用的煤炭。一天的时间,七华里的距离,二十八公里的路程,八十斤的担子,六角四分钱的单价,两元五角钱的收入,正好够支付母亲一天的医疗费用。就这样,一天度一关,一关又一关,总共度过了九十多关,三个月后病情逐惭好转,母亲总算是闯过了一次鬼门关。在此期间,我的姨母每日精心照料着母亲和姐姐,她给予了我们家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不胜感激涕零,我铭记在心,永远不能忘怀。<br>1965年4月17日,母亲把我带在了这个美丽而丰富多彩的人世间,可我不知晓的是,我的父亲、母亲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感到无比幸福和喜悦,紧随他们的便是抚养儿女的艰辛以及恶劣的家庭环境给他们造成的苦难深重的抗争与呐喊。<br>云里的日头洞里的风,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继祖母不但刻薄,还经常欺辱母亲,一次恶毒的谩骂彻底打垮了我的母亲,她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使一个正值韶华的人放弃生命?而放弃生命的瞬间又承受着多么巨大的痛苦、无助与无奈!她愤怒的打开了院子里旱井的井盖,就在跃身的一刹那,回头看到了熟睡中的姐姐和襁褓中的我,母亲的心顷刻被撕的粉碎。她有足够的勇气结束她年轻的生命,但她却没有勇气让她的孩子们受难。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强大的母性战胜了死亡,又一次把她从鬼门关的关口拉了回来。于是她勇敢地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她要为了她的孩子们忍辱负重,努力拼搏,逆水而上,继续前行。每天起早贪黑,农田里,碾道旁,油灯下,灶台边,处处留下了母亲的身影,滴下她辛劳的汗水,滋润着姐姐和我茁壮成长。母亲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br>1971年9月,我们举家去了甘肃酒泉。起初二祖父把我们安排在丁家坝国营农场。父亲、母亲都是农场的职工,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果园,全家城市户口,农场是新建的场,母亲看到一望无际的荒原戈壁,人迹罕至,她担心姐姐和我上学会害怕的,也没有想一想将来一切都会改变的,她触角的第一感知就是不愿意让她的孩子们受委屈。毅然放弃了她的工作,她的市民身份和待遇。后来父亲在甘肃省供销合作联社酒泉农副二级站参加了工作,母亲的工作因遇到了意外状况被搁置,姐姐和我就随母亲在酒泉县泉湖公社泉湖大队第四生产小队安家落户,母亲便成为四小队的一名社员,参加那里的农业生产劳动。我们没有房子,就借住在生产队十四平米的文化活动室,没有家具,就用包装货物的纸箱当做箱子、柜子来用。记得有一次我跟母亲索要一张废纸折叠纸牌玩,她找了老半天才拿出一张包裹红糖用过的麻纸给我,我不要,母亲就把那张纸在坑沿上展开,用手掌在纸上捋了好一阵子,我哭闹着还是不愿意要,后来每当想起这件小事,我就心里阵阵酸楚,当初不是母亲不愿意给我,而是她真的没有,看到母亲捋着那张皱巴巴的纸,是那样的专心和认真,却没能赢得我的欢心,我在哭闹,而母亲又该是怎样的感受呢?<br>背井离乡,什么都不习惯,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听着农业社的钟声,上工、下工周而复始,各种强体力的劳动,诸多不习惯的做业伴随着母亲的每一天,我经常看到母亲偷偷的流泪。那时候她是多么的羡慕别人家里面有一个老人,别说下工后能吃上一顿便易饭,即便是家里有个看火、烧水的人也是奢望。实在是太累了,就是自己不吃饭也行,无奈还有姐姐和我,她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饿着,一顿都不能少。一年后,队里来了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把我们住的小屋安排给知识青年李燕居住,让我们搬在生产队饲养所的一间屋子里,比原来的大了一些,但墙壁是黑的,环境也差了许多,同时生产队安排母亲做了一名饲养员,是一些轻体力劳动,也算是队里给了我们一点照顾。<br>对我而言,饲养所就是我的乐园,我每天都跟那些牲畜为伴,我在草垛上玩耍,马车上游戏,小牛长,我也长,我和小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动物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趣味和欢乐。<br>1976年4月12日,妹妹出生。1977年5月我家也建起了新房,有了属于自己的居所,从此结束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实现了母亲梦寐以求的愿望,简直就是母亲的又一次新生。那时的大背景与我家的小环境能够建起新居不能不说是一项宏大的工程,一个伟大的创举。</h3> <h3>居住条件改善了,母亲又开始向着她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一边勤出工,多挣工分,一边还在院子里垒起猪圈喂起了小猪。她把卖第一头猪所得的钱买了一个六门衣柜,家里总算是有了一件像样的家具。通过父亲、母亲的共同努力,渐渐的我们家里沙发茶几有了,钟表、收音机有了,缝纫机、自行车也有了,而且还用上了石油液化气,我觉的我家的情况不比本地人差,而且有些方面要比他们还要好一些。<br>母亲锄地,田埂便是妹妹的温床。母亲打场,麦草就是妹妹的暖被。母亲拉肥,土车就成了妹妹的玩具车。也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了英雄的大人和懂事的孩子。<br>干净整洁是母亲与生俱来的性格,不管是忙还是闲,也不论屋子是大还是小,她都要收拾的干干净净,归置的整整齐齐。他打扫屋子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光鲜,就连桌椅板凳、水缸灶台的脚根也擦试的一尘不染。靠墙的死角,床单的下面也都清理的利利索索。勤俭节约是母亲在艰苦岁月里养成的品质,不论东西是多还是少,是好还是坏都不能浪费,即便是不用的东西,哪怕是别人废弃的,就连一个小小的图钉母亲都要小心翼翼地收藏在一起,你还真的不能小看了它们,这些东西常常都能派上用场,并且还救了不少的急。她的纸箱小罐一度成了宝匣宝瓶。在母亲的熏陶下这样的品质我也有,凡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人们大多也都有,勤俭节约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br>母亲对我们的教育是严厉的,从小就灌输给我们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的思想,言传身教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的精神,我在学校犯了错,不怕老师责罚我,就怕老师找家长,我最怕看到母亲伤心的眼泪和失望的神情。<br>但凡家里面有一点好吃的,母亲总是这样跟我们说:等你们的爸爸回来再吃,母亲把她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给父亲买一些高档服装,刚去酒泉不久,父亲就带上了法国进口的野马牌手表,她说,男人是面子上的人,应该穿带的好点。也许这就是她对爱情的最好诠释。<br>由于母亲起早贪黑辛勤劳动,1979年年终,她挣的工分除去全家的口粮钱之外,还分得760多元现金,出门九年了还从未回过老家,不是不想回去,是没有钱回不去,也不能空着手回去。她把她一年的大丰收做为回家的资本,1980年父亲带着姐姐回了一趟老家,给祖父买了呢子上衣,带了小麦粉,给继祖母、奶祖母和姨母分别带去了一份游子的牵挂与祝福。父亲返回来的时候把继祖母也带到了酒泉,母亲不计前嫌给了她无微不致的关怀。从头到脚全部给她换成新的。后来听祖父讲,继祖母在成家庄镇看社戏的时候,根本就顾不上看戏,就是向周围的人们夸奖她在酒泉媳妇是如何如何的对她好。<br>1983年2月,姐姐出嫁,我们也卖掉了酒泉农村的房子回到了阔别十一年的老家。村里给我们分了责任田,都安顿好了,父亲又去工作了,母亲从平川转到了山区,在田里,在家中又开始了她既熟悉又陌生的劳动和生活。1986年3月我结婚了,记得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父亲领了工资他们就商量着给我置办娶媳妇用的东西,被面、毛毯之类,恐怕到时候经济条件有限耽误事,母亲说要笨鸟先飞。为了我也不知道他们操了多少心。我的儿子亚军过了周岁母亲又带着妹妹去了酒泉,刚去的时候住在父亲单位的家属院里(酒泉火车站),后来父亲单位在酒泉市区集资建起了小区,我家也住进了楼房。母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帮助邻居带小孩,每月五十块钱的收入补贴家用,还常常惦记着我的生活。<br>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病魔悄然缠在了母亲的身上。1995年9月,我的妻子爱玲要去太原学习,母亲义无反顾拖着病体坐上了东行的列车,车上坐位紧张,她就躺在走廊里,一路颠簸,回来给我们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帮助我们度过了难关,两年后母亲又千里迢迢返回酒泉。2001年12月30曰妹妹在酒泉结婚,因为妹夫在部队服役,妹妹也就和父母一起居往,互相有个照应。这段日子里母亲的病情每况愈下,腿疼的连路都不能走,十八般的医疗手段和医疗器械都在母亲的身上做过尝试,病魔让母亲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罪,最终诊断为脊椎狭窄。2002年12月在酒泉市给母亲做了一个大的手术,根除了腿疼的折魔,也消除了瘫痪的隐患。这次手术姐姐和妹妹一家都付出了很多。</h3> <h3>2005年5月卖掉了酒泉城里的房子,退休后的父亲携母亲回家乡安度晚年,当时我是想让他们住在柳林镇,离的我更近一些,生活也更方便一些,可他们执意要回村子里居住,他们不是要享清福,他们在酒泉就商量好了,回来要砌垒(翻修整理)老家。先后把五孔老旧的土窑洞套成了砖窑,铺了脑畔、院子,翻新了花栏、围墙,泥了旱井,改建了厕所,抹了码面(窑洞的前立面),灰了窑洞,2014年7月,已经七十二岁的母亲和父亲两个人愣是把一万六千多块砖头从脑畔运送到了圪旦(院墙外的平地)。几年来,把破旧的老家砌垒的焕然一新。<br>遂着年纪的增大,高血压、冠心病、脑梗、肠胃不好、行走困难等等的疾病集母亲于一身,一年四季都要依赖药物,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虽然不能远行的母亲在院子里看着花台(院子里的小田)上的小苗一天一个变化,数着开了几朵花,结了几个果,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和满足。我对待我的父亲、母亲没有仅仅停留在事情上和节日上,而是用心去呵护着他们的生活,家里面有什么没有什么我都胸中有数。他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我都心知肚明。过一段时间我担心他们了就回家看看,看见他们一切都好我心里也就踏实了,有一阵子了,他们也该想我了,我就回家看看,他们看到我也就高兴了。我是常回家看看的,我把外面的信息带回家,他们把家里的情况告诉我。姐姐和妹妹虽然都在千里之外,也尽可能的创造机会探望双亲,还经常用电话和他们交流沟通,用快递的方式捎回了赤子的温暖、赤子的爱。亚军和亚红先后都成立了他们各自的小家,母亲是心满意足,重孙熙媛、小外孙渝晟和渝桐的出生让母亲喜出望外,她感觉到她很幸福,很快乐。她尽情的享受着她的天伦之乐。</h3> <h3>至此,我们已不再贫困,可是母亲俭约、勤劳的品性依然如故,把每一孔窑洞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打理的井井有条,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父亲的生活,不论什么东西总是挑不好的先用,把好的留着,甚至就连药都要节省着吃,就怕造成一丝一毫的浪费。因为这样,我就特意多买点,但是没有用,舍不得早已经成了母亲的习惯,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灵深处。我给她买了一个帽子,她看了很高兴,随即便收藏起来了,她说,等她死了戴,一定很好看。母亲的衣物是很多的,可是她经常说,干净就好。我知道母亲的性格刚烈,脾气大,容易激动,她的有些做法我是不认同的,但我能够理解,尽量随着她点,只要她高兴就好。母亲经常对我说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还能活到这个程度——重孙、小外孙。一般的人家自然而然的结果对我的母亲来说却是意外的收获、人生的奢望、意想不到的结局。听着她絮絮叨叨的重复着:“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还能活成这个样子——重孙,小外孙的”。我是既感到欣慰又觉的心酸。</h3> <h3>母亲和父亲相濡以沫六十余年,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姊妹三人,我们虽不卓越但也优秀。母亲虽不骄傲也感自豪。母亲的一生是多磨的一生,是勤劳勇敢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也就是数以万计像她一样的母亲组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摇蓝,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就是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平凡母亲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br>我深爱着我的母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