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 25, 25);">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这个春天因为疫情,我们不能与孩子们如约相聚在校园,但“停课不停学,读书更快乐”的整本书阅读线上教学活动已成为实小校园与超长版寒假的一道靓丽风景线!</span></p> <p> 早于2018年,我校刘彦成校长就提出了整书阅读理念。这与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建议:“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一脉相承,我们也一直在整本书阅读路上行进!利用这次寒假延学的机会,全体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读整本书,使学生养成良好、自主的读书习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力求每一位实小宝贝都做大语文时代的真正赢家! </p> <p> 刘校长高瞻远瞩,延学初期便提出整书阅读口号。基于本次假期特殊性,对偏于年轻化的一年组团队更是亲自指导,分享经验,确立整书阅读指导的四个侧重点,剖析“思绘讲写”的重点目标与方向,为一年组教师点明一盏又一盏整书阅读的指路灯!</p> <p> 邢敏主任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学过程中想到什么好的方法与思路,总是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为了“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她在百忙中给大家做了“思绘讲写”的重要分析;高建玲主任也是亲力亲为,分享思维导图绘制经验。各负责领导不辞辛苦,点评教师做法,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全体一年组教师如沐春风,砥砺前行!</p> <p>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线上教育对学生来说学习时间相对自由,这正是“读书的好时机”。一年组老师们为了使孩子们的整本书阅读更加高效,紧紧抓住这一时机,首先完成整本书阅读教材的确定。从古诗到小说,从童话到中华美德,孩子们从中所汲取的应是满满的正能量!</p> <p> 组长张洪荣老师运筹帷幄,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特点和整本书阅读教材内容,延续学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开展了整本书阅读计划。她为了孩子们能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多次召开电话会议,与本组教师反复商量、研讨,最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本书阅读实施方案;确定了整本书阅读的计划和指导策略。</p><p>1⃣️读封面。拿过一本书来,先别急着看内容,先看看封面的图片,通过画面想象故事情节。</p><p>2⃣️读作者。看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p><p>3⃣️做批注。对于一些修辞的运用,环境、人物的描写等的好句子,有什么感受,怎样理解的写下来。</p><p>4⃣️做摘抄。好词、好句、好段抄下来,对优美句段多读,甚至背下来。</p><p>5⃣️谈收获。通过手抄报、思维导图等形式对所读内容分享、巩固、加深。</p><p>6⃣️做检测。通过 “二次回读交流会 ”对所读内容进行自我检测。</p> <p> 在行进过程中,一年组全体教师进行每日教学反思与交流,每个人都在线上发表自己的做法与效果,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学生阅读成果展示形式。</p> 一年一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寒假漫漫不懈怠 长鞭跃马书香情</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日街巷聚笑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假悠然步姗姗。</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冠状恶魔厉声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告急居家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冰雪消融春乍寒,</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整书阅读锣鼓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逢傍晚七点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师生隔屏切磋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问我答不尽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绘讲写满眼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方式新颖增情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友相伴一天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学相长收获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囊萤映雪恳登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苦心不负硕果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醉卧书香赋诗篇。</p><p style="text-align: right;">——张洪荣老师 著</p> <p>《中华美德故事》思维导图。</p> <p>《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p> <p>《小飞侠彼得·潘》思维导图。</p> <p>《汤姆叔叔的小屋》手抄报一。</p> <p>《汤姆叔叔的小屋》手抄报二。</p> <p>学生制作的精美书签。</p> <p>学生作品集。</p> 一年二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为读书迟</b></p> <p> 为了让所有孩子,能爱读书,并愿意和书籍成为朋友,我们利用这个寒假进行知识问答《汤姆叔叔的小屋》;小小播报员,制作绘本和词语积累《成语故事》;每周两首古诗词背诵积累;“我有画对你说”故事讲述活动来展示《小故事大道理》的学习成果,用绘画来表达故事梗概!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一年级是起步阶段,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从产生兴趣,到爱上阅读。这个过程更多的是我们对孩子的陪伴,鼓励!指导孩子读书,每天布置读书任务,并及时对孩子的展示给予肯定,增加孩子们读书的自信心!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我们虽然负重,但依然要努力前行!</p><p style="text-align: right;"> ——刘婷婷老师 著</p> <p>《汤姆叔叔的小屋》手抄报。</p> <p>《汤姆叔叔的小屋》思维导图。</p> <p>《小故事大道理》绘本。</p> <p>成语积累。</p> <p>学生作品集。</p> 一年三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b></p> <p> 与阅读相伴、与时间赛跑 。这个特殊的假期我们与一直与整书阅读相伴,小朋友和大朋友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孩子们成为了善于思考的小问号、善于交流的小达人,爸爸妈妈成为了乐于陪伴的小伙伴、乐于指导的小老师。对于一年级孩子的阅读更要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激发,因此我们在线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与书相伴的假期更有意义。</p><p> 《汤姆叔叔的小屋》、《小飞侠彼得.潘》两本书,故事情节复杂,章节比较多,所以我们按照自主阅读—“互动问答”交流—分章节提重点—找人物抓细节—绘制思维导图,环环相扣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理清故事中人物关系和主要内容。</p><p> 徜徉古诗词使我们明理,在《小学古诗词70+80首》这本书,我们以杯子舞打卡形式:知新—温故—检测。一年级的我们已经熟诵90首古诗词。</p><p> 《成语故事》、《小故事大道理》两本书,故事简短,内容通俗易懂,孩子们以“讲故事”“成语播报”的形式,讲出故事中韵味,感悟故事中的道理,体会故事中的内涵。</p><p> 还有小小讲书人、故事自制绘本、手抄报等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与平台。</p><p>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与书相伴,继续前行……</p><p style="text-align: right;">——张文平老师 著</p><p><br></p> <p>《汤姆叔叔的小屋》相关成果。</p> <p>《成语故事》手抄报。</p> <p>《小飞侠彼得·潘》思维导图绘制。</p> <p>《小故事大道理》读书汇报卡。</p> <p>学生作品集。</p> 一年四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b></p> <p> 居家学习日,正是读书时。朱熹提倡读书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鉴于在家学生读书盲目性及效率不高的问题,在教学伊始我便强化阅读方法,着重落实“不动笔墨不读书”。</p><p> 读书法,要求有计划地阅读假期老师布置的书籍,建议亲子共读,读完后跟父母交流读书感悟。</p><p> 写作法,结合所读书籍,撰写读后感,缩写所读故事。</p><p> 绘画法,根据所读故事情节或人物,绘制思维导图、手抄报、创意绘本等,通过文字、图画、线条、颜色,图文并茂的展示故事内容。</p><p> 表演法,请同学们从所读的书中选择喜欢的故事情节、人物、场景来演一演,可以邀请家人进行友情演出。</p><p> 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够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所以,陪伴孩子阅读,与孩子们共度精彩童年!</p><p style="text-align: right;">——王玲慧老师 著</p><p><br></p> <p>《汤姆叔叔的小屋》思维导图。</p> <p>《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80》思维导图。</p> <p>《小故事大道理》感悟心得。</p> <p>《成语故事》手抄报。</p> <p>学生作品集。</p> 一年五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活水源流随处满 东风花柳逐时新</b></p> <p> 常言道:“不成规矩难成方圆。”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不仅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更要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如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引导他们如何读写并存、读悟结合,从而养成读书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做好标注、记好摘录,并及时写下心得体会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不良读书习惯。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和逆向思维——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或“为何不”,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读完书,写读书笔记是多数孩子不喜欢的。简单机械地仿写作者的笔法更对孩子无益。但画一画,猜一猜,讲一讲都是孩子愿意花时间去完成的。其实一次全身心投入的画一画,一点不比写读书笔记省时省力。多形式的反馈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趣味,可以让学生在书本和自己之间多走几个来回,以寻求与文本的对话体验。</p><p style="text-align: right;">——王华老师 著</p> <p>《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思维导图一。</p> <p>《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思维导图二。</p> <p>《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思维导图三。</p> <p>学生作品集。</p> 一年六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富贵必从勤苦得 男儿须读五车书</b></p> <p> “停课不停学”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我校进行了整本书的阅读活动,考虑到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太小,所以在交流每本书时用适当的方法带领孩子们去学习,去感悟,为了更好地理解内容,指导孩子们利用思维导图呈现重点内容,理清人物关系,去感悟故事的深刻道理。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小飞侠彼得.潘》。我们还进行了“我问你答”、小小播报员、缩写故事等交流活动,孩子们积极踊跃参加,这使得我很欣慰。俗话说:“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书会让我们更好的学做人、会做人、做好人。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将陪伴我们走向远方……</p><p style="text-align: right;">——姚姗姗老师 著</p> <p>《中华美德故事》手抄报。</p> <p>思维导图展示。</p> <p>《小飞侠彼得·潘》思维导图。</p> <p>学生制作的精美书签。</p> <p>学生作品集。</p> 一年七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b></p> <p> 我们要让学生轻松的从事阅读活动,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的美。为此我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根据每本书的特点,精心设计阅读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p><p> 如《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涉及的人物多,故事情节复杂。我就从人物关系入手,采取自己录制章节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帮助学生理清书中人物关系和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p><p> 阅读《小学古诗词70+80首》时,我录制每一首古诗的教学视频。指导学生快速记忆古诗,积累大量古诗词。</p><p> 其间我们还开展了,小小讲书人、故事播报、自制绘本、绘制手抄报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让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得到锻炼和提高。极大调动了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p> <p>手抄报汇总。</p> <p>绘本故事汇总。</p> <p>思维导图汇总。</p> 一年八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b></p> <p> 整本书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促使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从而保护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展阅读时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和交流读书感受,着力点应该在学生不太注意,学生自己不能发现的语言点上,通过这样的点,激发学生,让学生思维更加深入。我就是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开展形式丰富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让孩子们畅游在书的海洋,停课不停学,读书伴左右!</p><p style="text-align: right;">——孙丹老师 著</p> <p>《小故事大道理》手抄报。</p> <p>《成语故事》思维导图。</p> <p>《小飞侠彼得·潘》作品汇总。</p> <p>《汤姆叔叔的小屋》作品汇总。</p> <p>学生作品集。</p> 一年九班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无一点尘</b></p> <p>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一年九班师生力行“停课不停学”,将一本本经典的文学作品由课堂移到云端,每日群内早布置晚交流,书中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陪伴同学们度过意义非凡的战“疫”时光。当孩子们的作品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与欢乐,孩子们通过近四个月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整书阅读的技巧与方法,一次次的亲子陪伴更是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与兴趣,这便是读书的真正魅力所在吧!</p><p style="text-align: right;">——刘苗苗老师 著</p> <p>《小飞侠彼得·潘》思维导图一。</p> <p>《小飞侠彼得·潘》思维导图二。</p> <p>《汤姆叔叔的小屋》角色扮演。</p> <p>《小故事大道理》心得交流。</p> <p>学生作品集。</p> <p>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让学生种下一颗“读书”的金种子,让整本书阅读丰厚起来。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一年组全体成员每天都在各自的书田上耕耘。开学延迟,教育不延迟。每晚七点钟的整本书阅读交流已经成为一年组全体师生的深夜食粮,与孩子们的一问一答,耐心指导,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醉人的书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背一篇古诗,丘壑苍茫。</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诵一本经典,唇齿留香。</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读一篇美德,传颂千古。</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看一本童话,心绪飞扬。</b></p><p><br></p> <p> 整本书阅读活动是一项长期、有效、文明、健康的教育工程。“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长久以来,我们始终笃信“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漫长的假期终将停止,但孩子们的整本书阅读旅程从不会终止。实验小学此次整本书阅读线上教学活动对孩子们整个人生的阅读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年组全体教师愿与孩子们一起,在以后的生活里以书香为伴,与阅读同行。</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