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

下里巴人

<p>“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p> <p>芳菲的四月春光明媚,百花齐放,大地呈现一片生机。百花之王牡丹也在这春光中绽放,白居易诗曰“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p> <p>牡丹,当之无愧的百花之王,我国的国花,有“竟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之称。牡丹秾姿贵彩,宿露轻盈,像极了盛唐时雍容华贵的盛装夫人。</p> <p>牡丹胜于唐,其富丽之姿与当时女子丰满艳丽的审美相映成趣,盛唐的繁华如梦,总少不了牡丹在玉堂画阁之中的嫣然一笑,比如著名的《簪花仕女图》,图中美艳的仕女头上都簪着一朵艳媚的牡丹,尽其富贵之态。俗话说的好:乐极生悲,牡丹因此又被称为富贵花,被视为俗艳,《爱莲说》之中就贬牡丹赞莲,称其为“花之富贵者”,虽然我同样爱莲胜过爱牡丹,但也不免为牡丹大呼冤枉。</p> <p>牡丹看似浓妆艳抹,花大色艳,初见时候的确有雍华之感,然而,在这样“交错如锦,夺目似霞”的外表下,却是极为耐寒的铮铮傲骨,可以耐得住零下三十几度的寒冷,比起“傲雪模范”梅花全无不及之处。不但如此,它还耐得住干旱与贫瘠,我曾在《如随啼鸟识花情》中看到,延安附近有一个山谷,牡丹多到可以砍来当柴烧。总不见得当地人有钱到买来“花王”去烧火吧?这样看来,牡丹被周敦颐这样贬低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冤情也不算小了。</p> <p>因此,牡丹花能够开得这般美丽,其实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性质是相类似的,只不过它前后转变忒大了些,怪不好接受的,所以诗文中还是多以此喻富贵。</p> <p>牡丹的历史,从《诗经》中都能寻到它的踪迹。“维士与女,伊真相谑,赠之以芍药。”但赏牡丹应该盛行在武则天时代。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好像是《百花仙子》吧。传说“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洛阳牡丹冠天下。”</p> <p>实际上,是因为武则天本非常喜欢牡丹,于是派人将自己家乡的牡丹品种移植到当时的东都洛阳城而已。“后天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则天)叹上苑之有缺,因命移植焉。”——《牡丹赋序》,因为有这个传说,牡丹被赋予了“不畏权势”崇尚高洁,不落流俗"的高风亮节,牡丹繁荣也正式开始。</p> <p>写牡丹花最好的自然是唐人,就如唐人咏梅未见出色一样,宋人咏牡丹也不怎么样(是比唐人,不是比我),毕竟人家被迫移都临安哪里有牡丹可以赏玩,自然比不了家家户户牡丹香的唐人。我所接触的此类诗词中,首推唐人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和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前者写出牡丹恰似杨妃醉酒的高雅典丽,后者则写出了唐人对牡丹近乎痴迷的疯狂热爱;前者虽有饮用后者之嫌,却也表现出牡丹富贵之气,后者类似周敦颐,贬芍药荷花(诗中是芙蕖,即为荷花)而赞牡丹,活脱脱一个牡丹花迷。</p> <p>而现在,爱牡丹者少;爱莲、菊、梅之人多;非主流者爱连见都没见过的曼珠沙华曼陀罗;哈日者爱樱花;崇洋者爱玫瑰。其中自然不乏随波逐流之辈,早不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现在的状况,应该是“牡丹之爱,同予者何人”才对。</p> <p>不知,现在门庭寥落的牡丹,会不会怀念曾经大唐觥筹交错中“能狂绮陌千金子,也惑朱门万户侯”的自己?或是在不习惯的寂静中,忆起那句“何人不爱牡丹花,占尽城中好物华”,感慨沧海桑田呢?</p> <p>“名花倾园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澜干。”</p> <p>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p><p>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p><p>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p><p>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