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扬帆起航——市区名师工作室《分数的意义》视频展示课活动顺利举行

Zero

<p>4月7日上午,市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孙俊勇科长的领导下开展了《分数的意义》视频展示课活动,分别由由8个区的8位优秀教师进行了视频课堂展示。</p><p>首先进行展示的来自滨海区的武新红老师,武老师不仅通过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三次自评、自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利用分蛋糕活动引出分数1/4,并适时提问你还能找出更多的1/4吗?学生经过探究找到更多的1/4,并得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接着又问你还能创造出更多的分数吗?让学生了解通过平均分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分数。最后通过数“1份”,发现原来分数也能一份一份的数出来,让学生和听课教师印象深刻。</p> <p>来自潍城区的王文君老师以学习评价表为依据,通过多次出示评价表了解学生新知掌握情况</p> <p>根据评价表中所列学习目标和内容,王老师从多个角度向学生解释什么叫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等等,再借助数轴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平均分成4份,8份,16份得出分数是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数出来的。</p> <p>最后归纳总结,渗透本节课中数学建模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与思想。</p> <p>奎文的李文谷老师首先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再对比两个1/4,得出第一个1/4表示的是1/4块,是数量,而第二个1/4表示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通过对比,使学生更轻松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再把4个圆看作单位“1”,通过提出一个圆、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所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让学生发展我们是一个一个单位数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单位。</p> <p>来自寒亭区的乔永涛老师在复习了三年级的旧知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预习提出这节课想要了解学习的内容,为了解决问题,乔老师渗透分数是通过数计数单位得来的这一思想,不仅让学生去数有规律的汉字的个数(从1个1个数,再4个4个数,再20个20个地数……),还让学生去数多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发现数的时候也是一个分数单位一个分数单位地数,引出分数单位,再通过分析得出分数表示的是分数与整体的关系,并小结了分数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分数有了系统的认识。</p> <p>来自高新区的肖翠丽老师通过分奖品引入课题,首先是分一个,再分一对,最后再分“半对”,发现“半对”不能用整数表示,这就产生了分数,进而学习分数的意义,也让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学习充满兴趣。通过分奖品,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是数出来的,比如整数,比如咱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分数。随后又通过分数要不要打假这个问题引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学习,通过对比,学生了解更加深刻。</p> <p>坊子新区的宋晓敏老师通过有趣的测量引入,要用纸条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但是有余下的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分数表示,再从不同数量的圆当中找出1/4,引出被平均分的整体单位“1”,再让学生观察制作的分数墙,加深对分数单位的理解,最后又首尾呼应解决了有趣的测量中的问题。</p> <p>经济区的刘泽群老师上课之初就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再通过数西瓜发现把西瓜往小了数就得用分数表示了,但是发展两份西瓜大小不同,但都可以用1/4来表示,通过探究发现:分数与单位“1”的数量无关,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再引导学生数1个1/4、2个1/4、3个1/4得到分数是通过数一个个的分数单位得来的。最后刘老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汇总整理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让人眼前一亮。</p> <p>来自峡山的王凯娜老师由班级艺术节活动引入,通过分橡皮泥活动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虽然所表示的分数相同,但是实际数量却不同的原因。通过分卡片活动渗透分数的意义,理解虽然表示的实际数量相同,但是所表示的分数却不同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了分数单位,让学生的印象深刻。</p><p>八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层层递进,层层剖析,使听课教师受益颇丰。</p>

分数

学生

单位

通过

老师

学习

平均分

意义

本节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