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宁津,历久弥新

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 靳超

<p> 为了加强对宁津地域文化的了解,4月7日下午,在霍校长带领下,我校五名老师来到文化艺术中心进行参观,和竹石班青年教师一起走进宁津,了解宁津的过去与未来……</p> <p> 首先,了解到了宁津的产业。宁津第二产业相对发达,也有许多有名的特色企业,今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企业。</p> <p> 宁津被称为“实木家具之乡”,有三十多家实木家具产业,其中不乏上市企业。而木器加工厂,也是宁津许多乡镇的支柱产业。</p> <p> 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供高铁使用的弹簧以及宝德龙医疗康复器械,并进行了演示。我县之前生产的是豆浆机配件,现在每年能生产九阳豆浆机300万套。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科学技术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为宁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宁津人杰地灵,宁津蟋蟀更是英勇善战,美誉九洲,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外地客商云集至此。这也变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金虫”,在柴胡店镇就流传着“二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小蟋蟀比头牛”的佳话。每年立秋之后,田野、树林、沟壑,村头空地、村内宅院,甚至农家屋内,到处有蟋蟀出没。日以继夜,鸣声不断。现在,宁津县城、龙集乡、孟集乡、柴胡店镇等都形成了全国性的蟋蟀市场。</p> <p>  宁津文化艺术中心收藏着中国现存唯一一套完整版蟋蟀标本,记录了蟋蟀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下图所示蟋蟀罐全部出自宁津县刘营伍乡,为了预防蟋蟀生病,罐中全部用中草药打底,制作不可谓不讲究。</p> <p> “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到保店”,这句宁津民谚,说的就是宁津的三大名吃。</p><p> “长官包子”始于清道光年间,有100多年的历史,其面白皮薄、肉多馅肥、软而不粘、兜馅韧而不破,熟后如盛开的菊花。</p><p> </p> <p>  大柳面因始于大柳镇而得名,有"金丝缠碗"的美誉。它缘于二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盛行于清末民初。吃大柳面时,所配的卤子一般可分为炸酱、肉卤、麻酱、海鲜、鸡蛋五种。吃时随意加入,温食凉用,十分美味。</p><p><br></p><p><br></p> <p> 保店驴肉又名保店五香驴肉,是清康熙年间,李登山兄弟所创制,成名于清嘉庆年间,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成为宫廷贡品。保店驴肉选优质黑驴为肉源,其食法可热可凉,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p> <p> 2008年6月7日,“宁津杂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津杂技质朴粗犷、刚柔相济,凸显“惊、险、奇、美、新”五大艺术特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宁津杂技门类齐全,具有表演类、魔术类、马戏类、驯兽类四个类别。每个类别都特色鲜明,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p> <p>  长篇小说《大刀记》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为背景,通过对冀鲁平原一支农民抗日武装力量战斗历程的描绘,歌颂了我国人民八年抗日战争的光辉业绩,展示了我国劳动农民走向革命道路的艰苦历程。宁津籍作者郭澄清是山东文坛短篇小说创作的领军人物,是山东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p> <p> 由《大刀记》提炼而出的“大刀精神”——崇德、尚义、笃信、图强”,目前已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引发了我们对大刀精神与大刀文化的思考。在需要加快发展的今天,在需要奋发作为的当下,我们更需要把“大刀精神”溶入宁津的建设与发展之中。</p> <p>  伴随着一句句讲述,今天的参观接近尾声。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张张宁津的老照片。 这些图片大多是由孙胜利老先生提供的,正是这些珍贵的老照片让我们清晰明了的看见了宁津近年来的变化,这是历史的痕迹,这是无价的财富。儿时逐渐远去的记忆渐渐清晰,正是这鲜明的对比,让我惊叹于宁津的变化,同时也为这些进步与发展骄傲着,骄傲我身在宁津,骄傲我是宁津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