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让历史落泪的古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

田雨

<h5>库斯科武器广场(中心广场)</h5> <h5>库斯科位置示意图(利马乘飞机约2.3小时到库斯科)</h5> <h1><b><i><font color="#167efb">秘鲁库斯科</font></i></b></h1> <b><font color="#167efb">库斯科</font></b>是秘鲁南部一省,面积71.892平方公里,人口117万(2007)。<br> 1822年建省。最北部为安第斯山东坡热带雨林区,其余均为山地、高原、多河流深切峡谷,最高峰奥桑加特山,海拔6,384米。<div> 气候因地而异,山地气候凉爽,谷地气候炎热。<br> <b><font color="#167efb">乌鲁班巴河</font></b>流贯全省,筑有水电站。耕地面积较少。高地产小麦、玉米、马铃薯、大麦;低地产咖啡、古柯(可提制可卡因),畜牧业以饲养绵羊、驼类动物为主。</div><div> 有<b><font color="#167efb">铅、锌、金矿</font></b>开采和新兴的纺织等工业。</div><div> 原为古印加帝国的中心,多印加文化遗址,以<b><font color="#167efb">马丘比丘</font></b>最为著名,游览业兴旺。</div> <h5>带着羊驼的印加妇女从萨萨瓦曼(古城堡)凝视着远方的库斯科</h5> <h1><b><i><font color="#167efb">库斯科古城</font></i></b></h1> 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b><font color="#167efb">世界遗产</font></b>目录》。<div> 世界<b><font color="#167efb">遗产委员会评价</font></b>: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的<b><font color="#167efb">安第斯山脉</font></b>,在印加统治者<b><font color="#167efb">帕查库蒂</font></b>之下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城市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宗教和行政的职能。古城的四周是清晰可见的农业,手工业和工业区。<br><div> <b><font color="#167efb">1533年</font></b>11月15日西班牙殖民者<b><font color="#167efb">攻破了</font></b>这个城市,使之遭到毁灭的命运。经过内战岁月之后,并入秘鲁总督管辖区,利马城成为首都。库斯科印加帝国城市布局得到保护。<br> 16世纪,在印加广场上增加了德阿马斯广场,规划者保护了其他的广场和印加帝国棋盘式街道布局。</div><div> 17世纪,库斯科的经济依赖于波托西的矿山而繁荣,然而<b><font color="#167efb">1650年的大地震</font></b>使重建的城市毁于一旦。<br> <b><font color="#167efb">1670年</font></b>城市按照巴洛克风格<b><font color="#167efb">重建</font></b>,并使它成为艺术中心。库斯科的主要建筑物属于这一时期。</div></div> <h5>库斯科城市景观</h5> <h5>库斯科武器广场中心城市景观</h5> <h1><b><i><font color="#167efb">印加帝国的首都</font></i></b></h1> <b><font color="#167efb">库斯科</font></b>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海拔<b><font color="#167efb">3410米</font></b>的<b><font color="#167efb">东安第斯</font></b>山脉丰饶的山谷中。这里气候宜人,崇山峻岭和葱郁的林木围绕在城市的四周,因而又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称。在克丘亚语中,“库斯科”意为<b><font color="#167efb">“肚脐”(世界的中心)</font></b>。<br> 十一世纪印加帝国初期,皇帝曼科卡巴克兴建这座城市,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和征服之后,达到它的顶峰,库斯科发展成为帝国的首都,是印加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div> 帝国的社会组织是非常等级制的,<b><font color="#167efb">城市</font></b>按此设计<b><font color="#167efb">布局</font></b>。巨大石头装饰城市外部,权力中心区各功能区块与广场接壤;外城区为商贾百姓区。数量众多的狭窄的石板街道在两个城墙间蜿蜒,就像石头走廊。</div><div> 西班牙殖民统治后,巴洛克和混血人种的教堂的圆屋顶与印加城市广场毗邻。离市中心稍远的地方,分布着白色外墙的低矮百姓民居。</div> <h5>库斯科部分城区,穷人往往住山上</h5> <h5>中心广场(武器广场)</h5> <h1><font color="#167efb"><i><b>库斯科城市建筑分布</b></i></font></h1><div><b><font color="#167efb"> 库斯科城</font></b>内,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div> 城中心的<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武器广场</b><font color="#333333">(中心广场)</font>中,秘鲁民族英雄、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全身<b><font color="#167efb">雕像</font></b>耸立在那里。</div><div> 广场四周则环绕着西班牙式的拱廊和<b><font color="#167efb">四座天主教堂</font></b>。<br> 广场东北是建在高耸的金字塔顶的<b><font color="#167efb">太阳庙</font></b>、月亮神庙和星神庙,广场东南左右对峙的蛇神殿和太阳女神大厦的墙壁遗迹。</div><div> 迎接西班牙军队凯旋归来的“欢庆广场“坐落在武器广场的西南,当地人称为“<b><font color="#167efb">库西帕塔</font></b>”。</div><div> 陈列着印加帝国时期的陶器、纺织品、金银器皿和雕刻碎片等的考古博物馆位于这两个广场附近。</div></div> <h5>城市中心广场(武器广场)</h5> <h1><b><i><font color="#167efb">城市中心广场及教堂</font></i></b></h1><div> <b><font color="#167efb">中心广场 又叫武器广场</font></b>,广场中央的铜喷泉建于1650年。<br> 中央广场(Plaza de Armas)是名副其实的,其规模,热闹程度以及重要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其他不能比拟。</div><div> 广场周围分布着<b><font color="#167efb">利马大教堂、总统府、市政厅、外交部</font></b>,及商圈地段。鲜艳的颜色使得广场总是洋溢着节日气氛。</div> 建于<b><font color="#167efb">1550年的库斯科大教堂</font></b>是库斯科地区第一个大教堂,是殖民者向当地居民传教的重要场所。<div> 修建大教堂的石头,是从萨卡塞瓦曼(城堡)运过来的,教堂内有很多精美的油画和装饰。</div><div> 教堂里,最为知名的是那幅具安迪斯山区特色的(<b><font color="#167efb">最后的晚餐)。</font></b><br></div> <h5>  武器广场(中心广场):殖民者入侵美洲国家,随时打仗,集合士兵要在宽大的场合(一般选择城市的中心广场),冷兵器放那里,空间大容易发放。这样的城市广场,被殖民者取名叫武器广场,容易知晓、容易记住。</h5> 西班牙人没有把印加人的神庙,城墙完全销毁,只是在它们的基础上<b><font color="#167efb">再建</font></b>自己的<b><font color="#167efb">教堂</font></b>,修道院,所以在库斯科常常能看到一个建筑里存在了两种风格,两种文明水乳交融。著名的Santo Domingo教堂,就是建筑在印加的太阳神庙的基础上。<br> <h5>秘鲁民族英雄,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全身雕像</h5> <h5>武器广场的利马大教堂</h5> <h5><p>武器广场的库斯科大教堂建于1550年,第一个大教堂。</p></h5> <h5>  库斯科大教堂藏品“最后的晚餐”世界闻名,不是达芬奇的画,是著名画家Marcos Zapata创意的模仿之作,餐桌上摆的是印加人的佳肴豚鼠。</h5> <h5>中心广场一偶</h5> <h5>库斯科有许多的小店值得一逛</h5> <h5>中心广场附近街景</h5> <h3>  据说,一位中国姑娘,五年前旅行来库斯科旅游,被这座城市吸引,决定停下来,短暂的旅游变成了长期居住。库斯科是具有魅力的城市。</h3> <h5>通往平民区(上山)路</h5> <h1><b><i><font color="#167efb">太阳神殿</font></i></b><br></h1><h3> 库斯科是<b><font color="#167efb">帕恰库提</font></b>统治时期建造的,殖民者在神殿的旧址上建起西式教堂,两个<b><font color="#167efb">风格迥异的建筑</font></b>在一起各放异彩。西式建筑和印加遗迹结合,是太阳神殿令人惊叹和唏嘘的地方。<br> 库斯科印加博物馆在此。这里陈列了大量关于纺织、瓷器、和印加历史的展品,还有八具印加木乃伊。</h3> <h5>  库斯科城市之瑰的太阳神殿(据说印加时期,神殿外墙贴有700块黄金片,每一片重约2公斤,殖民者全部取走了)。一圈黑色石头是印加时期的太阳神殿基石,西班牙教堂是在此基础上盖的。</h5> <div>  <b><font color="#167efb">1533年</font></b>西班牙殖民者攻入库斯科, 那时神殿外墙被黄金包裹,庭院充满等比<b><font color="#167efb">例黄金人物雕像</font></b>以及黄金雕刻的羊驼与植物,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灿烂辉煌。 </div><div> 如今面目全非,西班牙人将神殿洗劫一空,将地面建筑拆毁,在其遗址上覆盖建成圣多明戈天主教堂。</div> <h5>太阳神殿内院</h5> 太阳神殿在克丘亚语中的原义为“黄金庭院”。<div>  太阳神殿在印加时期,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同时还作天文观象台用。</div> <h5>太阳神殿内院</h5> <h5>地面是印加时期的石块铺路,墙上挂了不少名画,框不是黄金的</h5> <h5>灯具</h5> <h5>馆藏艺术品</h5> <h5>馆藏艺术品</h5> <h5>印加人绘制的星空图,反映印加人熟知天文</h5> <h5>阿什勒建筑法堆砌的石块,不用灰浆(印加时期的原建筑)</h5> <h5>印加时期的皇宫城堡模型</h5> <h5>神庙往外看是百姓居住区域。拉丁美洲地区穷人住上山</h5> <h5>在神庙前冻得嗖嗖发冷的游客</h5> <h5>当地印加人,很多人走路有点“跛”,没有功夫打听到原因</h5> <h5>印加人居住区房屋</h5> <h5>库斯科郊区集市</h5> <h5>库斯科地陪,很诚恳</h5> <h5>要塞的防御基墙</h5> <h1><b><i><font color="#167efb">库斯科的军事要塞一萨萨瓦曼</font></i></b> <br></h1><h3> 萨克塞华曼(Sacsayhuamán,萨萨瓦曼),是一座印加时期的石墙建筑,离古城库斯科约2公里,<b><font color="#167efb">海拔为3701米</font></b>。</h3><h3> 萨萨瓦曼的含义是“山鹰”。最早是一个圆形的古堡,它依山而建,占地4平方千米。从上到下共有3道平行的、用巨石砌成的围墙守卫着城堡。这些围墙用30多万块巨石构筑而成。他们原高在18米左右,最里层的石墙周长360米,最外层的石墙长540米,城墙上遍布坚固的堡垒、瞭望台。</h3><h3> 历时<b><font color="#167efb">80年建成的城堡</font></b>,固若金汤地守护着库斯科安全。<br> 硕大的巨石完美拼接的建筑群,体现了典型的印加特色。经考古发现,建筑在事先有<b><font color="#167efb">设计模型</font></b>,采石场根据模型切割石头,石头运到现场,<b><font color="#167efb">根据模型安装</font></b>成型。 </h3><h3> 巨石切割后拼接在一起,不用水泥等粘合物,石头和石头直接拼接,地震不倒,石头缝刀尖都插不进。<br> 游客都有这样的疑问,石头300吨重是怎样<b><font color="#167efb">运输到位</font></b>的,又是怎样抬起来垒成墙的,几百年前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起重吊装工具,如何完成这样宏大建筑工程。</h3><div><h3> 萨克塞瓦曼在几次大地震中较好地保存下来。这是印加人用<b><font color="#167efb">阿什勒建筑法堆砌石块</font></b>,不用灰浆,石块有卡槽,地震时,石块间可以移动释放能量,之后归位,石块多形状、多方位、多样性连接以及墙体向内倾斜,这些使墙体在地震中幸存下来。<br> 现在看到的石阵只是它鼎盛时期面积的20%左右。有历史学家推测萨克塞瓦曼是<b><font color="#167efb">皇家用地</font></b>,也有人认为这里是驻军队的<b><font color="#167efb">城堡。</font></b><br> 萨克塞瓦曼是到库克斯的旅行者旅游的重要景点,也是每年太阳节庆典表演的举办地。</h3></div> <h5>城堡台阶通道</h5> <h5>山上的建筑展示房屋结构面积很大,是一些大厅</h5> <h1><b><i><font color="#167efb">古城堡建造特征点</font></i></b> </h1><h3> 沿石墙往上走,块块的巨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被打磨得这么平整,严丝合缝。<br> 城堡用了<b><font color="#167efb">30多万块石料</font></b>,重达数十甚至数百吨的巨石。<br> 难以置信的是石块被精细地雕凿成多角形,巧妙地拼合在一起。有些石块不仅凿有<b><font color="#167efb">台阶和斜坡</font></b>,而且刻着<b><font color="#167efb">螺旋形的洞眼</font></b>,以便与别的石块吻合。雕琢的手法轻巧流畅,缝隙细小,连小刀片也插不进去。</h3> <h5>古建筑中心是一个圆形的平台,并向着周围一层层的扩展</h5> <h1><b><i><font color="#167efb">城堡建造不解之谜</font></i></b><br></h1><h3> <b><font color="#167efb">景区里,</font></b>一排排的<b><font color="#167efb">巨石排列</font></b>在那里,仿佛在诉说印加文明曾经的的辉煌。进入石阵,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开阔地带,四周是一个个不大的山丘,山丘呈梯田状。站在高一点的山丘上往远处看,能看到<b><font color="#167efb">远处山坡上密密麻麻的住宅</font></b>,那是<b><font color="#167efb">库斯科</font></b>古城。<br> 沿着石阵的墙壁往前走,手指抚摸过石墙的每一块石头。石墙的石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和其他印加石头建筑一样,如何建成的依旧是文明的不解之谜。<br> 走完石墙,穿过一个石门往上走,是整齐的台阶,走到上面,古建筑<b><font color="#167efb">中心是一个圆形的平台</font></b>,并向着<b><font color="#167efb">周围一层层的扩展</font></b>。据说这里原来是一个圆塔形建筑,塔内有一个构造特殊的平台,平台连接着迷宫般的通道。其中的一条或几条<b><font color="#167efb">通往地道</font></b>。</h3><div><h3> 我们不知道巨大的石料是<b><font color="#167efb">如何运输</font></b>的,也不知道用什么工具对石料打磨。<br> 如果西班牙殖民者不对印加文明加以破坏,那么我们可能解开很多谜团,但历史的可贵之处是无法复制。</h3></div> <h5>无灰浆堆砌的石块基础墙,跌宕有序</h5> <h5>库斯科印加安第斯山脉中心(肚脐眼)。</h5><h5>许多印加文化地都认为他们的某一地点是世界中心(肚脐眼),比如智利复活节岛岛民,也认为海边一块石头是(肚脐眼)</h5> <h5>阿什勒建筑法堆砌石块,多方向、多样、多形态、卡槽式的结构。</h5> <h5>这里经历剧烈的地质构造活动,巨大扭切力,高温形成的熔融式断层石英岩</h5> <h5>错落有序的墙基,凹凸有致的城墙蜿蜒伸展,显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h5> <h5>库斯科火车站广场</h5> <h5>库斯科城市景观,右边白楼房是住宿的宾馆</h5> <h5><p>  住宿的宾馆AYARA。</p> 库斯科海拔3400米左右,一般人会有高原反应,国内一般吃点“红景”等,这里有种草药制成品(地陪手里就有,不贵,不会有假)。我因为刚去过川西,海拔4700米卡子拉山口都过了,到这里没有什么反应。有反应的人要死要活的,很难受。提前准备为好。</h5> <h5>用餐餐厅</h5> <h5>宾馆门前马路</h5> <h5>库斯科古城</h5> <h1>  <b><font color="#167efb" style="">印加文明的可悲之处,没有简易的文字用来进行人之间畅快的交流、思想的总结与传播、技术的便利推广,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我们一定弄清楚北美与南美那些难解之谜!</font></b><div><div> </div></div></h1> <h1>  <b><font color="#167efb">  <i>再 见 ! 留下了不解之缘的库斯科!<br> 2018.11.30—12.02</i></font></b><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