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就要到了,每年这一时节来临之际,总会牵动出无穷的思念,深切的缅怀,铭记在心的恩德和触及心扉的感慨与哀痛,情不自禁的追忆着离我们而去的爹娘,尤为是我那含辛茹苦操劳一世的母亲。我们年幼时父亲因病撒手人寰,是她,是她老人家在无依无靠的生活环境下,独自一人把我们兄弟仨拉扯长大养育成人。站在家中望着摆在书架上妈的慈祥肖像,或清明或圣诞节静立垂首在妈妈的墓地旁,她的品德,她的信仰,她的孝道,她的坚强,她的友善,她的慈爱,还有她那与世俱来为人处事的情商……,无一不引起融入我血脉里的眷念!</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生在农家,从未接受过学历教育,进入婆家后受爷爷的影响开始信奉天主教。她意志坚定,终生信守教义,心存爱意,积德行善,尽到了她为女,为媳,为妻,为母的担当与责任。实现了她渴望儿孙兴家立业,生活美满,幸福安康的理想心愿,并以90岁的高龄走完了人间的里程。她临走时没有牵挂,没有遗憾,没有给儿孙留下任何负担和拖累,平静安祥干干净净的寿终正寝,魂归天国,升往没有苦难无忧无虑的幸福天堂。</p><p class="ql-block"> 母亲祖籍豫北博爱县,生于1918年,姐弟二人。外公外婆望长女成为温和贤良品德的女性,为她取名李淑贤,十七岁时,嫁给父亲从一而终。父亲名道荣,在杜家是独生子,读过私塾学堂,性情平和忠厚,温文尔雅,倍受祖辈们的爱戴。听母亲讲,爷爷有制作麝香药材的手艺,为养家糊口,农闲时就开始带着年轻的父亲走南闯北,做点生意补给家中的贫瘠。就在母亲进入杜门的第二年,大约19岁左右,婆婆得了重病久治不愈,她听乡下民间传说,长辈有病,儿女需7天7夜不吃不喝为老人尽孝方能治病。作为儿媳的她决然怀着割股疗亲之情,整整守着婆婆7天7夜滴水未进,端吃端喝,捶背按首,把自己也累倒在病榻上昏死数日。上世纪四十年代,父亲在四川当兵,抗战胜利后先后在当地和湖南两处煤矿打短工,五十年代初又和几位老乡工友来到铜川矿区建井,总算是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母亲婚嫁随夫三十余载,也享受过一段美满幸福的生活,但后来更多的是付出和艰辛。她阅历了人间岁月的沧桑;她经受了中年丧夫的精神之痛;她饱尝了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她充分体验了孤独无助养儿育女的艰辛及不易……。</p><p class="ql-block"> 由于受封建社会残余的影响,母亲摆脱不了民国时期仍广为推崇女性缠足的陋习。两只小脚,80多斤体重,身单力薄的身躯,肩负着赡养老人,救济婆家,帮助胞弟,抚养儿女的全部家事。在那1966年的秋冬之交,也是我懂事记事的开始,母亲当年48岁,大哥17岁,在铜川上初中,我10岁,弟弟7岁,我家当时住在徐家沟煤矿老学校院内。一日,父亲单位通知说,在铜川疗养的父亲病重让母亲当日速去。第二天大早,我莫名其妙的被邻居大婶送到开往铜川的客运车上让去看望父亲。到了基建公司医院最后一排北边第一间平房父亲曾住过的病室,我踮起脚尖爬到窗台上向里张望,这时路过病室的一个大夫对我说,“你妈她们在马路对面的招待所……”,我又立即跑了过去。当我推开房门进屋时,母亲抬头见我就失声大哭,上前搂着我脱掉我穿的鞋子让一婶子缝上白布,这时,我才明白父亲与世长辞了。听帮忙的伯叔们讲,前一天下午父亲在街头浏览大字报,突然矽肺病发作胸闷气短,医院抢救无效。在送别父亲的葬埋之地,母亲拉着我和哥哥(弟弟年幼托管邻家不让知道),跪在墓前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可谁能知道母亲悲痛欲绝的哭泣泪水里,流淌着多少悲哀,心里装满多少忧愁,往后的日子还怎么过,以后的路还怎么走。撕心裂肺中母亲回头看见了在她身旁可怜的两个孩子,她立刻擦去眼泪,打掉我们膝盖上的黄土嗓音嘶哑的说:“我随你(指父亲)走,我怎能舍去我留下的三个孩子”。于是,扯着我与哥哥的两手,毅然离开了她曾恩爱有加的丈夫,放下了她这一无比伤心之处。母亲活的刚强!母亲活的坚毅!母亲活的理性!从此,她呕心沥血,自食其力,坚韧顽强地撑起了这个处处让她全心操劳的家! </p><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弟无法忘记母亲的音容笑貌,也无法忘记母亲矮小瘦弱的身躯为家庭生计,承受了世间常人女性数倍的痛苦和磨难。我们忘不了母亲扛镢拎锄在山上开荒种地;忘不了不畏酷暑进沟爬坡捡麦拾穗;忘不了冒着生命危险数九寒天在石矸山上挥镐挖炭;也忘不了她节衣缩食挤出来几分钱为孩子们每周上学吃一个肉包子吃糠咽菜;更忘不了母亲数年如一日,花白头发上蒙着蓝色棉织的方巾,袖筒里操着双手,挎着自制的黑色帆布包,里面装着玉米窝窝,咸菜和砸石子儿用的小铁锤,迈着小脚单程行走近两个小时,到来回50多里路的东坡煤矿挣点力所能及的钱养家糊口。下雨了,下雪了,道路光滑泥泞步力艰难,就连1角5分钱坐趟公交车的费用都不舍得花用。这一走就是12年,这12年呀!母亲披星戴月,出门不见天,回家不见日,啃干馍喝白开,路途不知受到多少惊吓,多少委屈,酷暑严寒,暴风骤雨也没有阻挡住她的脚步。有一冬日的凌晨,母亲为我和弟弟准备上下学的饭菜,我被厨房的动声叫醒,抬头看窗外漆黑一片,突然间想到母亲上班途中无伴相随,恐怕受到坏人和野狼的伤害,就拍醒弟弟一块哭闹着想阻拦母亲工作。母亲猜透了儿们的心思,耐心的劝说、安慰,仍和往常一样安顿好我们当天的吃喝,将生命置之度外,带上行装拉门而去。我弟俩心疼母亲,妈向外走一步我们跟一步,妈向前迈两步我们撵两步,最终儿子还是拗不过妈,只好目送着母亲强硬的身膀和背影,顶着呼叫的寒风慢慢地远去。</p><p class="ql-block"> 母亲作为一个家庭的主体,她用感恩的心赡养公婆孝敬爹娘,她用无私的爱养育了下一代,她用不服软的肩膀支撑着家庭的重任,她用辛劳的双手操持着繁琐的家,她用自强不息积极奋斗的心态使这个家摆脱困境。母亲心善,与人相处诚恳待人;母亲颜善,与邻相住和颜悦色;母亲身善,以行动帮助外人和付出自家代价扶持血亲。我记的,舅舅结婚数年膝下没有子嗣,母亲就将老三儿子送往农村过继给他当儿子。后来舅舅有了亲生子,儿子3岁那年其妻又病世。母亲为了年岁已高的老娘有儿媳伺候,为了娘家后代不成为其弟弟再娶媳妇的障碍,在我们失去父亲,母子四人生活举步维艰的时候,又将她失去母爱的侄子领回铜川与我弟兄同养。我还记的,几年后,舅舅为了再娶续弦,怕家中贫穷没人许配,欲想筑巢引凤修缮房屋和家院,又不得不向姐姐伸手求援。母亲深沉苦思不得已拿着家中省吃俭用一点一点积攒下的尽200块钱痛哭一场,领着我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步步走向邮政所。后来娘家的另一个孩子长大也来到母亲身边谋生,包括舅舅的晚年也舍了家乡投靠母亲度日。</p><p class="ql-block"> 日子过到了1971年,大哥上山下乡被招工作,我这年也进了带生活补贴18块钱的矿务局师范班学习,家庭经济拮据的现状有所改善,母亲的压力负担相对减轻,艰难困苦的生活才逐渐又了好转。接下来10年,我们兄弟仨先后工作、结婚、生儿育女,母亲又开始了照料逐个孙子辈的家活,提水买粮,搓洗衣物,做吃买喝,洗碗刷锅,一个接一个的精心管护。但唯独照看她孙子时间较短,这就成了她内心深处的一种亏欠。孙子上高中时转到市一中就读,就住在她住处的屋子背后单位宿舍,这下可有了照顾孙子的机会,那时她已经82岁。她心疼孙子早出晚归高考学习的辛苦,她渴望孙子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她更盼望孙子顺利考上一所大学,她卯足了劲儿,每天精神满满,买菜割肉,一日三餐不重样的为孙子改善生活。早晨,起床比孙子起来还早,必须目送着孙子离家去校。晚上,一次次站在屋内窗前向外眺望,看孙子上自习是否安全回来。午夜,还要再看着孙子夜读结束关灯休息,她方能安然入睡,就如三年的陪读,母亲操尽了心,出尽了力。2002年7月,当她得知孙子被公安大学录取后,激动的泪花夺眶而出,苍老的面颊呈现出灿烂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慈爱的母亲,亲爱的父亲,每年两次来到你们的坟前,你的孙男弟女们千言万语的肺腑之言不知从哪里说起……,只有献上象征生命永存的鲜花,赞美你们崇高而优良的立世品质;称誉你们鞠躬尽瘁成就了一番丰功家业;颂扬你们殚精竭虑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深深地恭敬地向您二老三鞠躬,你们的生命还在延续,你们过去二人世界,如今已壮大为几十口人的大家庭,儿子儿媳们老有所乐,孙子们都事业有成,一群重孙们更是天真活泼聪慧喜人。我们尊重和理解你们这辈子的坚定信仰,感恩主为你们安排了恬静不慕荣利的归宿,祈祷你们在天堂永远永远的幸福!保佑你们的后人代代相传!健康平安!诸事顺遂!</p><p class="ql-block"> 3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