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学致家长一封信曁法制宣传

希望

<p>一、团结一心 携手抗疫</p> <p>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渐恢复,家长、教师、社会都期盼学生尽早回到校园、回归课堂。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球疫情爆发,形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病例增加,战“疫”仍在继续。为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夯实校园疫情防控根基,第二中学按照教育局部署向广大家长和学生发出如下倡议和要求,致家长一封信:</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梅河口市第二中学致家长一封信</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家长朋友们:</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你们好!</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携手抗疫。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渐恢复,家长、教师、社会都期盼学生尽早回到校园、回归课堂。3月27日,吉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开学工作的通知》,确定4月7日全省高三年级(含中职毕业年级)开学。其他学段、其他年级经综合研判、审慎确定开学时间,再另行通知。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球疫情爆发,形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病例增加,战“疫”仍在继续。为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夯实校园疫情防控根基,我们向广大家长和学生发出如下倡议和要求:</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做好个人防护</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家长要做好自身和孩子的卫生防疫。开学期间,督促孩子上学带好口罩。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师生开学期间所需口罩由政府持续供应,保证每天两个(开学第一天由家长准备)。请家长教育孩子上放学路上,不闲逛、不聚集,如乘坐校车或公共汽车上学,要特别注意乘车过程中的防疫要求,确保安全。要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做好健康监测</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健康的摸排和监测工作。要认真填写好学生健康登记表,做好开学前14 天个人出行经历和体温状况的摸排,开学第一天将健康登记表上交。开学后坚持监测学生健康,每天在家中进行晨检,测量体温,无异常、无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方可到校。如出现发热等症状,须及时治疗不能返校,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配合好学校管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我们实行“一校一案”,科学制定了开学工作方案。对学生错时错峰上放学及就餐、住宿等各环节进行了细致地安排,学生在校的作息时间将会有所调整。按照防疫期间“五个一律”的要求,校园将实行封闭管理,并严格执行每日消毒制度。学校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保护每一位学生的平安健康,希望得到家长朋友们的理解和支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做好学习安排</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延期开学期间,各中小学采用不同方式开展在线教学。学校不会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课堂教学,会认真做好开学后的教学和居家学习的衔接。对线上教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估,依据检测结果,对普遍问题和重点知识进行回顾,请家长不必担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保持良好心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家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关怀和疏导,减轻疫情对学生生活方式和学习计划的影响。特别初三毕业年级的学生,家长要增加亲子沟通,做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倾听者,帮助他们克服恐慌和焦虑,缓解升学压力,调整心态,乐观面对,让孩子对战胜疫情和决战中考充满必胜信心。</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期待孩子们带着微笑、带着自信、带着希望走进校园。让我们一起见证磨难后的成长,一起创造逆境后的未来。</span></p><p>&nbsp;</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梅河口市第二中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2020年4月5日</span></p><p>&nbs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p>  二、爱心育才 法制在线</p><p> 我校一直用心育才、依法治校。孩子的健康成长,党和国家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在1991年9月4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制定并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一部保护孩子合法权益的法律,更是一部凝聚着祖国人民对孩子深切关爱的法律。</p> <p> (一) 关注成长的摇篮——家庭保护</p> <p>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家庭保护措施的规定是详细的、具体的,除了规定父母或者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外,还规定了父母或者监护人对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时,应当承担的责任。</p><p>&nbsp;&nbsp;&nbsp;&nbsp;&nbsp;第8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的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9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关于父母或者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应当依法承担的责任。</p> <p> (二) 给予健康的培养——学校保护</p> <p>  1、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p><p>&nbsp;&nbsp;&nbsp;&nbsp;&nbsp;《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也就是说,学生犯了错误,学校老师首先要进行教育,不能随随便便就把学生赶出校门。随便开除学生,是对学生不负责,也是对国家的不负责,是法律所不允许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16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人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设施中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17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13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的教育、帮助,不得歧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和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p> <p> (三)提供优化的环境——社会保护</p> <p>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也提出了具体的规定,以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并为优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环境提供优良的服务。</p><p>&nbsp;&nbsp;&nbsp;&nbsp;&nbsp;第21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24条规定:“国家鼓励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艺等单位和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出版专门的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图书、报刊、录象制品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25条规定:“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的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p><p>&nbsp;&nbsp;&nbsp;&nbsp;&nbsp;第27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育、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活动的室内吸烟。”</p><p><br></p><p><br></p><p> (四)实验专门的保护——司法保护</p> <p>第41条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审前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羁押的成年人分别看管。对经人民法院判决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服刑的成年人分别关押、管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2条规定:“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p> <p>审核:杨鹏 刘霞</p><p><br></p><p><br></p><p>编辑:黄杰</p>

未成年人

学生

第条

开学

家长

疫情

规定

应当

校园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