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时,就如何办好学校思政课、发挥好思政课教师作用作了重要讲话。根据《碑林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活动方案》, 2020年1月,在全区思政课教师中启动了主题为“让阅读成为习惯,做新时代合格教师”的读书活动,由碑林进校提供小学、初中、高中思政课教师阅读参考书目,学校、教师因校因人制定合理科学的读书计划。旨在通过读书不断提升我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更加成熟的教学思想,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br> 现将活动第一阶段部分教师的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乡土中国与问题少年</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心得</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西工大附中 李康</font></div> 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写道:“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乡土性质的。要了解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单从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这两个概念去看还是不够的,在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在这两者之间还有教化权力,意即以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费孝通先生称之为“爸爸式的权力”。<br>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乡土社会的逐渐解体,社会结构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民主的横暴权力被现代社会的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挤得粉碎。民主的同意权力又不能为“社会大旅店的新客们提供一种全新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乡土社会的长老权力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长老权力本身并无合法性而言),爸爸式的权力无法维系,于是‘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发生了”。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这些变动所谓的“问题少年”也就日渐增加了。就乡土社会的不动性和稳定性而言,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父还是比较“父”,但是子早已经不“子”了。 我们经常说谁家的孩子很叛逆,即指此而言。<br> 在缺少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力。这种强制力和权力与其说是年长的对年幼的主动强制力和“power”式的制服,还不如说是年幼的对年长的基于经验和能力的主动臣服,不是臣服于年长者的年龄地位等其他东西,而是醉心和崇拜于年长者的经验和应对生活的办法。电视剧版《白鹿原》正是要通过白嘉轩和鹿兆鹏、白灵、黑娃、田小娥等一系列影视人物形象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表达白嘉轩作为族长那种“爸爸式的权力”的不由自主地走向衰落,而民主权利又难以为继、举步维艰的那种社会结构的变化过程。一间小小的祠堂成了“长老权力”地伟大象征,一个小小的白鹿村成了“长老权力”和民主权利的“铁鏊子”,反过来倒过去地开展着一轮又一轮的摩擦和碰撞,这个过程中不断出现“不肖的子孙”和不服约束的臣民,例如黑娃和田小娥,鹿兆鹏和白灵……族长白嘉轩至死也不会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助推着白鹿原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不断如车轮一样滚滚向前。真正看明白了的是朱先生,所以他给黑娃的评价是“黑娃是我最好的学生”。 <h3><font color="#010101"> 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对于年幼者而言,年长者是深谙这业已形成的文化的。对于年长者而言,你跟着我的影子便能一路前行,生活自是一套传统的办法,你今天跟着我如是,明天你的儿子跟着你也是如是。这种业已形成的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 我们可以接着问题去查照。因为在这张生活谱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也大多是一些男如何耕,女如何织的问题,你如何挑水,我如何浇园的老问题,很少新问题出现。所以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我年长的,他必定发生过我现在发生的问题,他就在可以作我的老师。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拥有强制年幼的人教化权力,所以孔子讲:“君子入则孝,出则悌”。对“爸爸式的权力”要绝对信仰和崇拜,逢着年长的人都要尊敬的服从,如果相反那自然是“君不君,臣不臣,子不子”的乱纲无论现象。在这样的社会中是极少出现“子不子”的问题少年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随着乡土社会的解体,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且是飞速的发展。把这业已形成的文化变成旧俗,陋俗,恶俗的时候,文化的不稳定,教化的无可适从。传统的权法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缩小。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靠经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新原则和应用新原则的不一定是长者,这种能力和年龄的关系并不大,重要的是智力专业。讲智力和专业,年幼的年长的可能更具优势 他们不怕变,好奇,肯实验。在社会变迁的过程当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我们认为叛逆的孩子经常会对父母咆哮“你们的那一套早都过时了!”不是我们的孩子叛逆,而是我们的孩子天真,道出了其他人不敢言说的秘密——我们真的落伍了!社会在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在发生急剧变化,不是孩子叛逆了,而是我们失败了。</font></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中国自信在疫情中更加彰显和绽放</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读《中国自信》有感</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西安市含光中学 罗香玲</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 最近看了刘仰所写的《中国自信》这本书,该书从政治、文化、理论的维度,对当前大家热议的民族精神话题,进行多个方面的论证和阐述,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宗教、哲学和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作者文化底蕴深厚,熟悉中外人文历史,针对当前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见解独到,言之成理,精辟犀利,是了解时政、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变更不可多得的作品。结合当前的疫情以及本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font></h3> 一、面对重大疫情灾害,中国领导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智慧、担当和自信。<br> 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时刻关注疫情形势变化,并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坚决遏制了疫情扩散蔓延。 二、面对疫情的发生,国家接受医学界的专家建议,采取武汉封城,全国其他地方的人都居家隔离等一系列的政策,体现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自信以及国家自信。<br> 疫情首先在武汉发现并蔓延到其他地区,终南山院士首先指出有人传人的情况发生,李兰娟院士等科研专家根据疫情发生的情况,建议封城,以减少疫情向其他地区蔓延,从而为减少甚至阻断病毒传染途径,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议,体现了他们对自身医学实力的自信,以及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视,国家能够及时听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的建议,最终做出封城和居家隔离等决定,显示了我国的国家自信。<br> 三、火神山、雷神山以及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等许许多多的方舱医院的神速建成,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中国自信。<br>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速蔓延全国,“战疫”正如一场战役,胜负就在分秒之间。作为主要战场的武汉,疫情爆发之际,医疗资源不足,“人等床”现象普遍。时间不等人,病毒不等人,我们以中国速度,跟瘟疫进行了一场大决战!为解决这一难题,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为原则,武汉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了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两座医院建成历时仅十余天,速度惊人。其实,哪有什么“基建狂魔”,不过只是一群人不舍昼夜地拼命奉献而已。十天十夜,一座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医院从零到有,拔地而起。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火神山确实是十天建成的。<br> 国外网友的评论就更亮了:“上帝在7天之内创造了宇宙。我认为上帝就是中国人。”“中国建个新医院只要6天,我想预约个医生都得等2周。”能在短时间内调动一切资源建疫情医院的国家,除了中国全世界也许真的没有第二个了。 四、以钟南山和李兰娟为代表的全国各地的科研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志愿者等等可歌可泣的为国奉献的人赶赴武汉,援驰武汉,救治病人、科研攻关等均彰显了中国自信。<br> 五、在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向疫情严重的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派遣工作组、视频指导等方式帮助这些国家渡过难关,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就像作者刘仰在书中所提到的“中国好,世界好”。<br> 实现民族复兴,离不开中国自信。只有自信才能使旺盛的中国有充实的灵魂,只有自信才能使我们无所畏惧地面对和克服所有的困难。经历过这次全民抗疫,我更爱我的祖国!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李 康</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罗香玲</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和巧云</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制作:汝 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