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教育•思政】碑林思政教师读书进行时——(小学篇八)

碑林进校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时,就如何办好学校思政课、发挥好思政课教师作用作了重要讲话。根据《碑林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活动方案》, 2020年1月,在全区思政课教师中启动了主题为“让阅读成为习惯,做新时代合格教师”的读书活动,由碑林进校提供小学、初中、高中思政课教师阅读参考书目,学校、教师因校因人制定合理科学的读书计划。旨在通过读书不断提升我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更加成熟的教学思想,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br>  现将活动第一阶段部分教师的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你自由成长,我负责守望</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读《爱弥儿》有感</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交大附小 冯国宁</font></h3> 成为一个老师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一路的摸爬滚打中,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获得了一些成长。但时至今日,我依然深深感受到,教育这条路,越走越需要心存敬畏。<br>  读《爱弥儿》,我用了7天时间。在我与卢梭和他的爱弥儿相处的七天里,我重新审视着我作为老师所做的一切。我并不想用卢梭的所有准则去衡量和评价自己。这不仅仅是因为卢梭的思想也有局限和片面性,更是因为,从事了二十几年教育者的工作,我对于教育,也有我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之所以要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上所秉持的理念和进行的实践,是因为我愿意对教育这件事儿更多一些角度去了解和思考。<br>  卢梭崇尚儿童的自然发展。他从襁褓中的婴儿被紧紧束缚的实例中告诉我们,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的自由有多么可怕。这种“以爱为名的剥夺”其实还包括了后期我们教育孩子的很多方式。“我是为你好”和“恨铁不成钢”大概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以爱为名的剥夺”。<br>  但是我相信,卢梭写这本书与世人探讨教育,也是在明确地告诉我们,决不能将孩子的成长全部交给“自然”,我们需要探索一些方法,在孩子的天性和各种条条框框这两端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点。这个点,能够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至于束缚他们的身体和思想;也能够在野性的边缘,筑起一条屏障,以保证孩子的认知不因为野蛮生长而出现不可逆转的偏差。甚至,我们还需要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在探索世界的时候有迹可循。这就是我们要一直探索的,我们该给孩子的教育。<br>  我认为,这样的观念,落实在教育中,就是要给孩子探索的自由。落实在课堂上,就是要的真实体验。 一、给孩子探索的自由。<br>  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老师说,无论怎么启发,孩子都“答不到点儿上”。有时候,在我自己的课堂上,也不知不觉给孩子设置了一些“点儿”,无论通过怎样的形式,最后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走到这些“点儿”上来。现在看来,也许这些“点儿”就是我们课堂上的“襁褓”。我们是不是该从另一个方向思考:孩子不走到这些“点儿”上,那他们去了哪里?他们为什么会去哪里?在孩子自己去往的那个“点儿”上,他们有怎样的感受?<br>  卢梭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们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判。”有时候你不站在他的位置去看,你就不会知道他们为什么对又为什么错。所以你给的好与坏的评判,也许就成为束缚他们的桎梏。所以,你想给他们自由,就需要跟随他们自由的脚步,去他们所在的地方看一看。而不是站在原地,对他们高喊:这里不能去,哪里有危险。<br>  几年前,年级里有一个孩子,写“爽”字,总是把横写在四个叉的下面。老师说纠正了很多次,但毫无作用。有一天我把他叫来,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他说:“这样写,四个小叉就不会掉下来摔疼了。”我恍然大悟,然后对他说:“你看,这一横是为四个叉遮风挡雨的屋顶。不要担心它们掉下来,只要你把‘人’字的撇和捺写舒展,它们就会把四个小叉托住的。”孩子笑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写错“爽”。<br>  你看,我们的教育,就这样解开了紧紧的“襁褓”,但是,却以温柔的方式,为那个赤身裸体的婴孩穿上舒适的衣衫。让他们自由地挥动手脚,却也保护他们不在冷风中冻僵。<br> 二、给孩子受挫折的自由。<br>  另外,给孩子自由,还要给他们受挫折的自由。卢梭不主张用人为的惩罚教育孩子。他推崇“让打碎玻璃的孩子受冷风吹”的自然惩罚方式。这样的方式,让孩子自己亲身感受犯错带来的后果,比我们任何的惩罚和说教都要管用。<br>  是的,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要以惩罚的方式让孩子“记住教训”,而应该给他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在犯错之后搞清楚自己犯下错误的“因与果”。在课堂上,我们是否因为害怕孩子“走弯路”而总是抓住孩子思维的缰绳把他们尽量引导到那条唯一正确的路上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些自由,让他们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摸索。当他们走向一个错误的地方,撞上南墙,他们自然会回过头来寻找另一条路。这样的过程才叫做“学习”,第一种只能叫做“模仿”。<br>  然而,我依旧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并不能不管不顾地任由孩子们去“撞南墙”。因为这个过程,也因为对象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后果。我们要站在一边,做一个观望者,在孩子茫然无措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面临巨大临危险的时候适时阻止。<br>  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更好的人,而不包括付出巨大的安全方面的代价。这,又是一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前文说,教育这条路,越走越心生敬畏。因为我深深感到,我们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教育情景时,只有保持足够的清醒、做出正确的判断、付诸恰当的行动,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三、给孩子体验的自由。<br> 卢梭认为,社会就是书本,事实就是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思政教师,我深深认同这样的教育思想。<br>  多年以来,无论教育的新鲜理念如何更替,课堂的模式如何改变,教学的手段怎样发展,那些真正能够触动学生心灵、带给学生成长的好课,有哪一节是脱离了“体验”二字的呢?有哪一节不是与儿童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呢?<br>  前段时间,上了一节关于生活中安全隐患的课。一开始备课的时候,总是站在“如何教会学生安全知识”的出发点上。虽然也挖空心思设计了好几种有趣的活动,课堂效果也热闹非凡,但是上完课,静下来思考,才发现虽然孩子们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显得兴致勃勃,但是,这一节课,给他们带来的,并不比一则安全知识儿歌更多——他们只是开开心心地学到了一些安全知识而已。后来,我我把这节课全部推翻,整个课堂的所有内容只为一个中心——“体验”。孩子们从一个又一个情境中自己做选择,并在选择错误的时候退出活动并且保持沉默。他们眼看别人可以继续参与而自己连话也不能说,进而感受到在安全问题面前,任何一次错误的选择都是关乎生命的。体验结束后,课堂上有片刻的沉默。我明白这沉默比之前热闹的课堂宝贵得多——他们从这节课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所以很久之后再见到当时听课的哪个班的学生,他们还会跑到我面前来,跟我说他们又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安全隐患。<br>  给孩子体验的自由,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为这种自由创造条件。这有时候需要放弃一些“捷径”,甚至你的教育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但是这才是教育的正途。<br>  看看,其实,卢梭“自由发展”的教育观念后,离不开捧着一颗心的老师。在孩子们完善自己的过程中,不轻易干涉,但持续关注,精心维护着孩子们的自由乐园。这是我读完《爱弥儿》最大的发现。<br>  此刻,我想对我的孩子们说,亲爱的孩子,你们尽管自由成长,而我,负责好好守望。<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接上童气,给孩子一个善美童年</font></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交大阳光小学 吉晶</font></h3>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每个人的生活计划。利用这段时间拜读《‘接上童气’——小学&lt;道德与法治&gt;统编教材研究》。本书详细记载了编者编写教材的心理路程,更能方便一线教师去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有助于一线教师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样,本书也给我很多启迪,简谈一二。<br> 一、承认儿童童年期的独立价值<br>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儿童是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又往往有意无意地违背了它。成人常常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儿童的生活,却忘了儿童不是成人,也绝不是成人的附庸。<br>  教育的价值是为了什么?为了明天的收获?为了体验此时此刻的教育?很显然,后一种教育价值观念更符合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过去,我们被“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一些,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生活,这样的教育价值观有很大的弊端,我们可能培养出一批批老态龙钟的儿童与年纪轻轻的博士。鲁洁先生多次指出,不关注儿童现在生活的教育不是好教育,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学的快乐吗,把孩子当成孩子,给与儿童种种快乐生活权力的教育。 二、给教材一个准确的定位<br>  我常常疑惑,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后,教材内容有哪些具体的改变?在道德的学习中加入法律的成分?将道德与法律融合在一起?都道是“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道德是法律的最高要求”,可老师们在设计教学中应该把握的界限在哪里?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便无法设计清晰明了的教学设计。阅读书籍让我明确了对教材《道德与法治》的认识。<br>  德育归根结底是“学德”,以道德学习为核心。虽然道德不一定可教,但道德学习一定是可以学习的。人是道德学习的载体,不学习道德,人就无法成为真正成人。道德不是不能教,而是如何教。学德,是对道德学习的引导、辅助、支持,按照教材思路,从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种种道德问题出发,设计“有感觉”的话题和领域,激发他们道德学习与探索的愿望,并引导学生这一探索过程。<br>  法律教育则是渗透在道德学习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法律教育是一种公民素养教育,不是法律专业教育。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法律观念和法律教育是第一位的,法律知识学习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法理精神的公民。<br> 教材的编写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本书的结尾处,补充了几个关于教材编写的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鲁洁先生的叙述,一位八十高龄的先生,心系德育教育,将毕生所有的时光都贡献给了德育。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不仅照顾到城市儿童,更关注农村儿童的生活状态。更是驱车去百余里之外的山村去教学,去聆听儿童的声音。我彷佛与高德胜老师一起见证鲁先生对教育事业、对广大儿童的无限热爱。<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是幸运的,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众多老师前仆后继为我们开辟道路、排忧解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辈小生,群起而追,为思政事业锦上添花。</div>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冯国宁</div><p style="text-align: right;">吉 晶</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汝 敏</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制作:汝 敏</h3>

孩子

教育

教师

道德

自由

儿童

他们

卢梭

思政课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