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箭杆的人和事

程庆莲

驻村小记   程庆莲 <p>西大门门楼</p> <p>  小箭杆村属于沁源县北大门王和镇的一个行政村,也许是我出生地是沁源县南大门法中乡,一南一北,遥遥相对,将近五十年竟然不知道这个村的存在,直到任职文联,对帮扶村小箭杆才逐渐熟悉起来。</p><p><b><i> </i></b></p><p><b><i> 小箭杆的由来</i></b></p><p>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出生地,尤其是出生地的村名,定会像对自己的名字一样敏感、珍爱。家乡无论繁盛,还是破败,都记忆深刻,因为有童年在,有情结在,有乡愁在。在太岳山群山环抱沟壑纵横的大山里星罗棋布着300多个村庄,这些村庄大多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在山脚下仿佛镶嵌在大山裙裾上的珠贝,几百年上千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记忆中的家乡有牛铃叮当,有炊烟袅袅,有泥土的芳香,还有身后奶奶的叮嘱。</p><p> 第一次到小箭杆村,就对她的名字感兴趣,这是一个过目不忘的名字,也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名字。于是我寻访了多人,不停地探寻。可惜大多人都是遗憾地摇头,他们似乎从来没有关心在乎过这个生他养他村庄的由来,太过熟悉的麻木。后来在84岁的老村长这里才寻得一点蛛丝马迹。老村长虽然年事已高,但清瘦精神,每次到村里总能看到他拄着拐棍走来走去,而且作为老党员,在村里召开会议讨论发言时,他总是言简意赅,思路清晰,又能切中要害。我们两个站在村前的公路旁,太阳下,他的微笑像太阳一样暖和,慈祥的脸上红扑扑透着温暖。他说:听老人们片言碎语,当年这里荒蛮林密,野兽成群,有弟兄两人以狩猎为生,用箭比武,兄夺冠居大箭杆,弟败翻山居小箭杆,流传下来的就这些。老支书言语谨慎,不添油加醋,还不时歉意地说一句,都是传下来的,也不确切。</p><p> 和小箭杆隔着一座山,还有一个村叫大箭杆,中间有一个村叫红沙崖,村后的山上全是红色的细碎的沙石山,像酥啦啦的面包。红沙崖村村名的由来不用考究,一眼就能能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前一个大箭杆,后一个小箭杆,没有故事都不可能了。</p><p> 据大箭杆村里年长的老者说,原本大小箭杆都不存在,只有红沙崖。</p><p> 很早以前,红沙崖一带林草茂密,山中虎豹成群,山狍野鹿乱蹿。在红沙崖的山上有一个堡子,住着的居民以捕猎为生,其中有一家弟兄两人狩猎技艺高强,远近闻名。山上有一种植物据当地人叫黑豆木,材质坚硬,村民就用这种木头削尖成箭,从山上投到山下去捕猎动物,日复一日,长长的木头齐刷刷像箭杆插满山下地头,野兽受到惊吓跑到更远的山里。在红沙崖后山上至今还有一个叫老虎窝的地方。</p><p> 野兽跑到山里,堡子里的村民从山上搬到平坦的山下,山下土地肥沃,出行方便,又因为插在地里的像哨兵一样的箭杆,猎户长兄灵机一动,就把新安家落户的地方叫成了大箭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弟弟长大成人,可以分家另立门户了,于是弟弟翻过山头在山那边定居下来,取村名为小箭杆。后来两村逐渐有段姓和孙姓人搬来居住,日渐红火热闹起来。</p> <p><b><i> 小箭杆的人</i></b></p><p> 小箭杆在鼎盛时期,全村360多口人,村子在狭窄的沟里,家户的房屋呈梯状爬山而建,最高处还有几间窑洞。堵在村前不足百米的是高高的大山,山上油松茂密,属于小箭杆村的林地有9000多亩,在王和镇是小村大林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无霜期短,能种的粮食作物只有玉米、莜麦、豆类、土豆等。村里人说曾经还种过小麦,但收成可怜,一大片地,收几捧瘪着肚子像线一样的麦粒,麦粒可怜兮兮,庄稼人心灰意冷,只能改种其他。倒是山上的松树和蒿草长得茂盛。在五十年代县里在这里养牛建牧场,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牧场没有壮大发展下来。村支书孙林俊说,那是村里人最多最热闹的时候,他一脸自豪和眷恋。如今的小箭杆村里注册人口110多,但常住人口只有十几户不足二十人,没有孩子,没有学校,没有青壮年,没有养生的出路,没有小卖铺,没有卫生所。村里稀稀拉拉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要么拄着拐杖漫无目的的行走,要么随便一块石头上坐着晒太阳,为护林防火,村里建了一个简易护林防火亭,这个亭子里经常坐着几个老汉在唠嗑。</p><p> 村里出出进进的大多是男人,他们依然保持着猎户尚武的遗风,说话铿锵有力,嗓门大,口气硬,满不在乎。</p><p> 说起村里的女人,我被两个返村尽孝的女人而感动。</p><p> 一个是王新爱,她原本是王凤村人,一直在外打工讨生活,直到父亲老了又不愿意跟着她们到城市里,她只好回到村里,借住在旧村委几间破旧不堪的房子里。在城里她以卖早餐谋生,虽然幸苦,但收入还不错,回到村里什么事也没有,什么也做不了,她困惑适应了好久。她说:因为习惯了凌晨三点起床,她总是早早醒来,一直等一直等,天亮了起来做饭收拾家,她家总是村里吃早饭最早的。老父亲有轻微的老年痴呆,在城里跑丢了好几次,吓坏了她,回到村里,老人怎么跑也跑不出村,虽然日子单调无所事事,但她心里坦然,因为她是独女,能侍奉在老父亲身边,给他养老送终,她只能放弃,只能做当前最需要的,最重要的事情。</p><p> 还有一个女人是老村长的小女儿孙春燕。她远嫁吉林,去年母亲过世后,80多的老父亲一人生活很不方便,于是她说服丈夫千里迢迢回到村里,为了谋生,丈夫在附近打工,她在家里照顾老人。老村长说起女儿很是满足和幸福。我问春燕,在这里能耐得住寂寞?她笑着说:主要是放不下老父亲。“放不下”多么简单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是的,这两个普通的女人,能“放下”所有,唯老父亲“放不下”,这骨子里的孝亲美德,在贫瘠的小箭杆村熠熠生辉。在这个破败的村子里,生活单调,基本没有娱乐,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贫瘠中透着些许温暖 ,粗茶淡饭缓缓前行。</p> <p>老支书孙子文</p> <p>孝顺的女儿孙春燕</p> <p>王新爱和她的父亲</p> <p><b><i> </i></b></p><p><b><i> 小箭杆的新旧事</i></b></p><p> 村口的“歇马店”,应该是小箭杆村最老的历史印痕和记忆。</p><p> 在村西入口处,有一座坍塌烧毁的房子,没有房顶的四堵墙孤零零地伫立着。前面有一块沙石碑,是清同治年间所立,碑文清晰记载了当时复修该庙的捐款人姓名和金额。村里人叫这里是“歇马店”,意思是各路爷爷(神仙)走累了,要在这里歇脚。据老人讲,这里以前“动静”很大,尤其是晚上,夜深人静之后,经常能听到马蹄哒哒的声音,还有马咀嚼玉米嘎嘣嘣作响的声音。第二天天亮后到这里探个究竟,却一片安静,也没有任何马和玉米的痕迹,人们越传越玄乎。</p><p> 神话传说故事大概都是这样演绎而来的,来无影去无踪,神乎其神。</p><p> “歇马店”后来成为村里的学校。在“歇马店”的对面,是当年的戏台,戏台修建的很豪华,壁画颜色鲜艳,非常漂亮。每年正月都要唱大戏。</p><p> 村里有个能人孙海洲,村里人说起他都异口同声说奇才。孙海洲不仅是奇才还是全才,没有他不会做的事,尤其是热爱文艺。他既是演员又是导演,他打伞伞唱秧歌远近无人能比。村里有自己的小剧团,孙海洲口对口教,临时导演排练就能排出一场戏。当时小箭杆村民融合了祁太秧歌和沁源秧歌的特点唱出了自己的特色,远近闻名。如今的戏台也坍塌了,只一堵留下半截的土墙,残垣断壁,荒草丛生。不过问起村民村子的历史,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到这里。</p><p> 进小箭杆村有一处阁楼门洞叫“临门”。这个门楼,是小箭杆村的西大门,当时村里人都在大门里,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门”外修房盖屋。这个“阁”是当年村里最富足的地主出资修建,原本要东西各修一座,先修了“西阁”。老地主发愿说:如果当年风调雨顺,粮食收成达到他的要求,就修“东阁”,然当年大旱收成降低,修东阁的事就不了了之了。如今的细高门楼成为小箭杆的一处鲜明地标。</p><p> 为了谋生,小箭杆村的村民大多外出了。村里的房屋因为年久失修,大部分坍塌破败。其中一处四合院,在抗日围困战期间曾经住过新八团二营,一个营的兵,一夜之间进驻,分散住在村里,这里没有发生过战争,虽然人们为躲日本人也往大山里逃,但基本没有伤亡。新八团二营住了两三个月就一夜之间走了。这是一段红色印记。当年村里人孙仁强和孙仁杰、孟凤英随军南下,加入到新中国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p> <p>新八团二营曾经住过的房屋</p> <p><b><i> </i></b></p><p><b><i> 小箭杆的风</i></b></p><p> 小箭杆是风道。</p><p> 第一次到村里,在防火亭里大风呼号,亭子发出吱吱扭扭的呻吟,随时有散架的可能,我们顶着风跑进附近的村长家。村委院子里刚刚被大风刮断的旗杆,还没来得及修理。每到大风刮起,房上的瓦片都会被掀起来飞下来。眼前的荒凉和狂风,第一感觉就是到了塞北。小箭杆村的人习惯了这不知疲倦的风,都会幽默地说:这是十三省的风!如果追根溯源,明朝时期设置十三省的行政区,除了边疆以外内地全部地区,可见十三省范围之广。我不知道一个边缘村落,从哪个秀才嘴里说出这么有胸怀的话。总之,小箭杆只要风不止,十三省的风就会流传下来。一首小诗以记之。</p><p><u>小箭杆的风</u></p><p>只要你来风就在</p><p>随时等候</p><p>激动的</p><p>掀起你的衣角</p><p>吹乱你的头发</p><p>抚摸你的脸颊</p><p>挡着空气不让呼吸</p><p>掩着眼睛不让看见</p><p>树叶花草怎么经得住</p><p>全部缴械投降</p><p>人都吹被进老屋</p><p>空气里只有护林防火喇叭的声音</p><p>这有风骨的风还有什么秘密</p><p>村里老人说:这是十三省的风</p><p>原来是见过世面的风</p><p>2020年4月6日</p> <p>曾经的歇马店</p> <p>坍塌的戏台</p> <p>碑记</p> <p>4月春雪</p> <p>沙石山</p> <p>驻村护林防火</p> <p>驻村帮扶</p> <p>驻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