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八泉峡南起桥上村古桥,北至石子河畔,东附梯脑山脉,西连石河沐山脊,总面积170平方公里。八泉峡是太行山大峡谷地质公园的中心区域,出露的片麻岩是国内一大奇迹。八泉峡被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誉为“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和“太行第一雄峡”。它集雄、险、奇、秀、幽于一身,可谓峡谷风光的典型。</p> <p> 2020.4.5早6:50抵达桥上村,还未下车就望见太行山大峡谷横亘眼前,那绵延不绝的山脉显的雄浑而巍峨。</p> <p> 出桥上村沿台阶开始徒步。</p> <p> 太阳冉冉升起,花草树木都披上了红色的光环异常漂亮。</p> <p> 太行风光奇,连翘满山艳。自桥上乡小水电站进入桃花漏仿佛走进金色的海洋。盛开的连翘满枝金黄,艳丽可爱,迎春怒放的花朵与驴友愉悦的心情遥相呼应。</p> <p> 奇石倚危峰。</p> <p> 古道两侧峰石并立状若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 <p> 距徒步起点2公里处路面变的平坦宽阔,左侧万丈深渊右侧悬崖高耸,此为大行山典型地貌,此处山体由红白两种岩石构成,位于上部的白色岩石更易风化,而下部红色岩石更坚硬些。这段1公里长的路可以称为天然形成。</p> <p> 伟人峰是太行山最为拔群的,为造型山石景观,如“毛泽东半身像”。在八泉峡口停车场伟人峰观景台远眺更为神似,伟人峰东侧山峰如大型沙发椅背位于主席身后。其下绝壑高达百米更显其伟岸庄严。因此当地百姓称为“伟人峰”。</p> <p> 唱晓雄鸡从这个角度不太像。我观此奇石如笋。</p> <p> 景色太美身后的山峰化为一条神仙鱼与我们同行。鱼眼、嘴、鳍、尾俱全,慢走细赏总能给我们不断的带来小惊喜。</p> <p> 中国黄花柳,俗称寒柳,灌木或小乔木。当年生幼枝有柔毛,后无毛,小枝红褐色。在海拔1700米处生长,举世罕见,更为奇特处在于数九寒天,她却在冰挂雪裹中开出内黄透绿的小花,犹如一树翡翠,成为稀世奇观,正所谓“花在冰中绽,冰裹花盛开,欲睹真芳容,请君踏雪来”。</p> <p> 空中盘旋翱翔的雄鹰,也有驴友认为是鹞子。</p> <p> 梯脑山村戏台、古树、小庙还有同行白衣小姐姐。</p> <p> 喜看山间多苍翠,遍地松香沁心扉。梯脑山村外松林中一只不知名的鸟儿栖于枝头,有驴友称是啄木鸟,我看更像戴胜。</p> <p> 像什么?敢说出你的答案?</p> <p> 我们行走在漫山遍野的花丛中。</p> <p> 终于看到玉皇宫啦。</p> <p> 进入八泉峡景区。玉皇宫位于八泉峡景区最高处。</p> <p> 玉皇宫是一座簇新的四合院,坐北朝南,看来是开发此景区时所建。</p> <p> 宫门内山神土地神像分列左右。</p> <p> 玉皇殿为玉皇宫正殿,仿唐建筑风格。</p> <p> 殿内玉皇大帝神像。头戴冠冕,一身龙袍,仿若人间的帝王。</p> <p> 东西两配殿分别为娘娘殿与财神殿,殿内各塑神像三尊。</p> <p> 玉皇宫外的西南角,有一岩石山头,在石上面筑有一个双层凉亭,亭内可供游人休憩许愿。</p> <p> 玉皇广场与玉皇阁。</p> <p> 玉皇阁是一座八角重檐十字歇山,共三层,红白相间。红白相间,总高17.5米,阁外径10米,内径6米。建筑依照传统文化理念设计,将道教文化融于建筑艺术之中。朱红为神圣和喜庆之色,八角意为四面八方,三层寓意天、地、人三界。一层外伸有廊台,廊边石栏护围,阁内设有神龛、神台,塑有神像。登梯即可到达二层。二层楼阁柱间八面均镶有玻璃,四周透明,阁外有2米宽的走廊,廊边有木质护栏,供登顶观光。</p> <p> 俯瞰北天门。</p> <p> 此处因岩石圆滚突出,好似能吃能装的大肚子,人们形象地称为弥勒佛肚子。弥勒佛,中国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是释尊的继任者,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p> <p> 阎王鼻子:此处之所以叫做阎王鼻,主要是原来此处地势特别凶险,过往行人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深涧,命丧黄泉。民间又有“阎王鼻子摸不得”之说,因此起名阎王鼻。</p> <p> 生肖拜天是与北天门相对峙的一处景观。因山岭、崖间分布着一组密集的象形石,其形象与中国传统民俗中的“十二生肖”十分吻合,故也名生肖岭。驻足北天门,面北凝视,形似雄鹰观峡的山峰便是“生肖拜天”景观。对面山脊上生肖个个栩栩如生,给沉稳的大山赋予了灵性。</p> <p> 金鸡玉龙相向而视,这是生肖版的龙凤呈祥。</p> <p> 北天门是一道天然门坎,因形如巨大的门户,耸立峰巅,又与南天门南北对峙,故得名“北天门”。北天门拱高22米,跨度25米,它是古溶洞因构造抬升,出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残留的局部溶洞。南北通透,自然天成,与人间建筑无异,实乃自然之奇观。</p> <p> 云崖栈是一条以3880级台阶和5000余米长的崖壁栈道而构成的旅游观光线,因挂在悬崖,飘忽在云间,故起名曰“云崖栈”。云崖栈南起八泉云梯,北接观光电梯,上接“天上人家”,下连电梯广场,纵横交织,区域贯通,形成了一条较大的旅游观光带。</p> <p> 八泉峡索道是中国第一条单线循环脱挂式拐弯客运索道,该索道以八泉洪纷为起点,直达玉皇云顶,全长3000米,设上站、中站、下站三个基站,相对高差369米,跨越13座山梁。每厢可乘8人,单向运行时间12分钟。</p> <p> 天空之城。</p> <p> 中天门是座三门牌楼式石体建筑。高5米,宽4米,中高侧低,用条石拱券和砌筑而成,石材与山岩一色,出檐如山间落雁。</p> <p> 百丈天梯的陡峭程度堪比华山,在修建天梯之前,是当地村民上下山的通道。百丈天梯由于壁立陡峭,是游客体验登高、挑战极限的必经之路。临云爬山、峡谷风光,无处不景给天梯增添了更多色彩。</p> <p> 观光电梯依山体垂直而建,运行高度208米,采用三台半露观光电梯并列分体运行。单台载客21人,运行速度4米/秒,电梯顶部建有三层悬空透明观光眺台,四周和底层采用透明玻璃装饰。该百丈悬崖露天电梯和“天空之城”多层透明观光眺台与2015年11月17日被世界纪录协会成功认证为“世界全露天观光高度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贯通门式户外观光电梯”以及“世界最高的崖壁电梯多层透明观光眺台”三项世界纪录。</p> <p> 在大瑶注陡崖下的崖廊里,可以看到许多形态各异的钙华体。它们或呈上下相连的圆柱状单体,或呈团簇状的集合体。这些钙华主要是水沿岩石的节理等裂隙下渗到出口经蒸发沉淀下来的碳酸钙沉积。(照片中围栏下白色岩体即为钙华)</p> <p> 经时空隧道可通往水库大坝码头,隧道全长760米。洞外现代繁华,洞里古朴原始;洞外车水马龙,洞里宁静优雅;洞外天高地阔,洞里天洞一线;洞外是陆地,洞里是水乡。可谓是两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世界。</p> <p> 观光大坝位于时空隧道尽头。观光大坝长70米,高69米,是一座底宽67米、上宽5米的梯形重力大坝;库区长2500余米,库容205.99万立方米。库区最宽60余米,最窄处20余米,最深水深60余米,平均水深20余米。承担着发电和居民饮用水及旅游开发的重大任务。大坝内为游船上船码头,从这里可以碧波泛舟,览一线雄峡。</p> <p> 在游客换乘点登船,通过水路游览高峡平湖的景观。</p> <p> 高峡平湖全长三公里,水深60余米,湖水富含钙、镁、锌、硒、碘、锶、铜等多种矿物质,湖底水草、藻类等水生植物丰富,颜色深浅不一,水体碧绿,是八泉峡景区内水路游览的第一道景观。</p> <p> 嶂谷是指谷坡陡直,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一般在石灰岩、玄武岩等垂直节理发育的山区,由于构造上升,岩石的物理性质有利于河流的下切,同时抗风化,抗冲刷能力极强,谷坡难于剥蚀后退,故形成比一般峡谷更为深、窄的河谷。</p> <p> 八泉峡的水是美丽的。它像一面镜子镶嵌在深山峡谷中,湖水清澈,放眼望去,水的颜色蓝墨绿白变幻莫测。</p> <p> 小水鸟,叫你小黑好吗?</p> <p> 幽谷听泉:幽谷内石、水、桥矗立石峰间完美融合,侧耳细听缠绵悱恻,时而细腻时而粗犷,时而起伏,时而跌宕。可谓是“翠幔幽谷泉鸣乐,踏破芒鞋梦中寻”。</p> <p> 悬流滴翠:水潭上方的小瀑布形成一道漂亮的悬流景色。下方的水潭清澈见底,像一块巨大的玉石翠绿欲滴。潭中鱼约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俶尔远逝,往来翕忽。</p> <p> 壶穴洞天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外形呈凹坑状,集中分布在跌水的陡坡下方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上。经山泉水亿万年冲刷山体,形成了局部连续圆弧状洞天景观。</p> <p> 八泉圣水,是纯天然山泉水,泉水源自石灰岩地质水循环,经过山体自净化作用,自然精华得以保留,含钙、镁、钾、硒、偏硅酸等多种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体晶莹透彻,口感甘甜清爽,是泡茶解暑的上乘佳品。</p> <p> 鳄鱼石。</p> <p> 八泉洪纷为八泉峡谷底线路的终点,也是游客“寻根溯源”之地。豁然开阔的空间,彷如世外桃源,山、谷、泉、岩及郁郁葱葱的植物共同形成一幅微缩的峡谷画面。</p> <p> 峡谷尽头景色幽雅。</p> <p> 乘船返回。</p> <p> 乐天诗碑,竞是峡内十大景观之一。无语了。</p><p>初入太行路[ 唐·白居易 ]</p><p>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p><p>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p><p>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p><p>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p> <p> 八泉峡大门的建筑风格采用平顶、斗拱、梁架、柱涂丹色、天花彩绘、青紫壁画等元素构成,依据八泉峡之“八”字,采用大柱横斜的“八”字,彰显八泉峡与日月同辉、天地共存。台阶四层共34个台阶,即有步步登高之意,它的外观呈八字,与其身后八泉峡两侧的山峰遥相呼应,上面“八泉峡”三个大字是由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著名的书法家任法融老先生来八泉峡游玩时题写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