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4年,第一次读《百年孤独》,读了前几十页放弃了。后来也有几次再翻阅,兴致不高。原因有两个:一是有段时间特别在意阅读数量,对这样阅读中需要思考书籍就觉得影响了阅读速度;还有一个原因,现在想来,因为认知体系的链接不够,读得累就成了阅读兴趣的障碍。3天,读完了。这一本魔幻小说,无论是从写作角度,还是小说本身值得再读。</p> <p>这个漫长的假期,最适合做的事情是阅读。把过去买的、读过的、没有读过的、读得半半拉拉的、没读懂的、读得似是而非的,找了一些再读一读,闲着也是闲着。</p> <p>不可否认,阅读是孤独的,是深邃的,更是自由的。</p> <p>《停滞的帝国》这本书经过马海波校长推荐,购于2018年10月,其间也有数次的翻阅,总觉得应该找个机会静心阅读。所以,它就成了假期的第一本书。时日用5天精心阅读,法国人佩雷菲特从第三方的视角重温1793年英国使者马戈尔尼到访中国后发生的一系列历史问题而产生撞击与思考。由此想起再读《宽容》和《活出生命的意义》。</p> <p>《宽容》是美国作家房龙写的人类思想发展史。第一次通读是在白云园小学交流的那段时间,当时这本书对于我来是极其晦涩难懂,我几乎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把它读完。当然也只是读完而已,留下的印象也只有我曾经很认真地去读它,内容远不及过程来得深刻。这次再读,轻松一些了,用了5天时间读完,虽然还是印象不深,对基督教的发展史有基本认识。没什么实质作用,只是再读《百年孤独》时能对其间的历史背景不陌生。</p> <p>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本心理学书,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很治愈,很积极,2天读完意犹未尽,这肯定不是最后一遍。</p> <p>人的独特之处在于只有人才能置身于未来。</p> <p>《物象与心境》、《树木与房子》是两本关于园林及建筑书籍。前者是几年前在“如思书吧”因为喜欢这个书名而买的,放在单位闲暇的时候翻翻,时常能过弥补驻足在各式园林前的恍惚。《树木与房子》是听樊登读书后入手,喜欢作者讲述时快人快语的风格,清新明亮。作者张克群是梁思成的得意弟子,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曾经教育孩子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她说,她是个凡人,儿子高晓松是个诗人。</p> <p>《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一部自传体散文,回忆的是与亡妻爱情过往。出自苏州,再读,很多环境描述在《物象与心境》、《木头与房子》中找到了时空与静物对话,是生动鲜活的。</p> <p>计划以《我手写我心——漫谈案例背景及描述的写作》2000字,写着写着滑边了。6天阅读准备,8天1万多字写作初稿,其间无数次想放弃又心不甘,都已成过往。应了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越是觉得手到擒来,越是举步维艰,工具性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文佳说打破原有阈值的舒适区成就更大的舒适区,康康说我们有追求的人会追求完美,不管怎么说,在最困惑的时候,有阅读真好。</p> <p>关于《瓦尔登湖》,08年买的。十几年了,它一直在床头或随手可及沙发、桌子上,地位十分稳固。印象中好像是读完了,好像是听完了,它真的是我读到至今认为最不走心的书。</p> <p>那天去学校值班,撕台历时无意中看到这一张,突然想起这句出自《瓦尔登湖》,当时心头一颤。</p><p>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地生活的地方。一个阶级的奢华全有赖于另一个阶级的贫困来得以维持。——《瓦尔登湖》</p> <p>有天深夜,舅舅说毛不易的歌浅吟低唱,如泣如诉;豆豆说《牧马城市》值得你反复听;我说《瓦尔登湖》不入心不入耳,最适合安神助眠。</p> <p>再读《霍乱时期的爱情》、《鼠疫》是这个时期的应景之读。</p><p>我相信,阅读是孤独的,但它们能给我的,远远不止于此。庚子鼠年三月十五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