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窑的旧事新说

康维英

<p class="ql-block">  甘肃定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陇中地震而改定西州为安定州,取“安宁稳定”之意,1914年改名定西县,2003年设地级定西市,原定西县改置安定区。</p> <p class="ql-block">  从小到大生活在这里,对家乡安定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几年闲暇时间居住生活在离老家很近的一个叫红土窑的自然村,这个村距县城南23公里,国道312线、310线,以及目前正修筑的通定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商贸频繁。生活在这里便自觉不自觉地想了解一下这个村的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红土窑的来历,对于我来说虽不能考证翔实,但也能从当地老百姓的不同说法演绎中了解几筹,从我掌握的资料中发现,官方的记载非常零星,很难追溯到清晰的发展脉络。于是我通过民间老年人的回忆,查阅大量的史书县志,以及文物部门的记载,尽可能的从一些蛛丝马迹中还原历史的真貌。</span></p> <p class="ql-block">  因收藏爱好,两年前结缘红土窑。亲戚经营挖掘机,一次在当地砖瓦厂开挖取土中无意间挖到了几个素罐,便送我赏玩,经过仔细辩认后发现是汉罐,便问明了它的来路,带着疑惑我多次到挖掘现场观察周边环境,了解当地历史,后才知道这个叫红土窑的地方历史上非一般村镇。红土窑在两汉及唐宋时为边地军粮、武器储备、贸易交流、物资供应的重要兵站,是通往秦州(今天水)的必经驿站。在红土窑路北约400米长的山脚下,依红土山崖挖有大型窑洞数十孔而得名红土窑,是当时重兵驻扎宿营和给养储备用地,即现在的军队营房和军用给养储备库。窑洞冬暖夏凉,土质日照久晒愈加坚固,陇中干旱少雨,故经二千多年目前还仍有保存的窑迹。当年每个窑洞口都安装坚固的木门,当地村民还在窑洞中发现过汉代灰陶器小件,目前已被当地村民收藏保存。从上山堡到下山堡间原来全是红土窑洞,不少陆续塌坏或挖掉,到20世纪50年代还尚存20多孔。当地老年人回忆在红土窑中街原有的一对窑洞当时放过电影,可容数百人观看。现残存窑洞10多孔,大洞深16至20米,高3至4米,宽4至7.5米。</p> <p>  红土窑又一景点崖巉有上山堡,为宋通远军护耕七堡之一,古堡尚存,早年废弃,当地老百姓在堡内曾捡到过宋瓷残片。《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六十六,元佑六年夏四月条记载。“梁乙逋遂以十万众压熙河通远军,围定西城……挑掘沿边所筑七堡,毁其崖巉。……毁之以示必得也。”《左文襄公文集》云:“安定县正南六十里即红土窑,阻山带河,四塞为固。左宗棠阅舆图至此谓部将曰:“安定之险在红土窑”。明清两代下山堡居高临下,有炮台数座,土炮数门。山脚道路一线,易守难攻,为县南要隘。民国初堡废,今为民居。</p> <p>  红土窑的又一历史性供献,就是这里的汉墓,红土窑辖区内有汉墓多座,20世纪60年代国家在平田整修土地时对约10座古墓地上部分挖平使得原貌损坏,目前红土窑的北山坪至庙坪一带尚存汉墓7座。2019年甘肃省立项修筑通渭至定西高速公路,因高速主干线横穿红土窑汉墓群,国家决定实施抢救性保护挖掘,亦在研究红土窑历史上的重要交通和战略地位,这些静躺了两千多年的汉代墓群,看来国家将要正式纳入保护性开挖。对于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还真不知道这些墓是属于西汉还是东汉,墓主人是谁,他们身份是什么?也没可供参考的文字记载!</p> <p> 属于好奇,我走访了当地大量村民,从一些老年人的记忆口传中大致了解到一些他们儿时的故事性介绍,并非官方历史记载,也无需对号入座。</p><p> …… “我小的时候,看见这里旧坟墩很多,高低大小不一,星罗棋布。听老人说,较大的几座坟墓,呈一字型布排,错落有致。可一到晚上,坟院内尤为寂静,阴森恐怖,单行人都有点怕。古墓保存了很长很长的时间,遗憾的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农业社掀起了大规模平田整地高潮,由于村民对古汉墓的历史文物价值认识不够,使得古墓暴露于地上部分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也有在取土建筑时挖出的一些陶器瓦罐、碗碟、砖瓦被当作垃圾处理。”</p> <p>  这些古墓几千年都保存下来了,着实不容易。听村民讲,前几年不知道哪里的盗墓贼嗅到这里,他们就经常光顾红土窑,但是否盗走墓内葬品无从知晓。对此,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专门安排人员看守,才免遭大量破坏。我在试想,如果当初不要人为或自然环境侵蚀损害,一直保护或加以维修、挖掘,把它建成旅游景点,一方面让游客领略历史文物价值和汉代及之前文化,另一方面成了对外宣传定西的又一窗口,同时又能活跃当地经济,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是为多好一件事。</p> <p>  红土窑的历史或传说远远不止这些。接下来我将继续了解考证红土窑魁星阁的重新落成恢复,以及红土窑商贸驿站古镇因走山被全部掩埋的传说。现在新修建的魁星阁是当地老板们和老百姓在2014年自发集资按历史回忆的原貌重新在原址位置复原建成的,位于红马公路红土窑大桥旁山丘之上,亦为现在红土窑的一个建筑亮点。为什么要恢复魁星阁,一方面是居住在红土窑老百姓多年来的企盼和愿望,另一方面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信仰和老百姓的精神寄托。魁星者北斗之首,为文章之府而主文运。自古官民之祀魁星者为崇政教、掌凡俗,育士子、培德才者。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之神,所以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原来红土窑魁星阁,根据当地老百姓介绍是马氏家族中的马怡亭(谐音)组织修建,马氏乃红土窑大户人家,清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有马氏家族自陕西兴平迁来,定居在宁远红土窑一带。马氏以农耕为业,兼读诗书,很快成为当地名门,陇上望族。长期以来,马氏为红土窑的地方事业开发建设尽心竭力,红土窑也孕育了马氏数代英杰。有史记载的两百多年间,这个家族就有许多文武举子,翰林进士,屡试及第,金榜题名。至于名人学者,雅士贤达,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如马疏、马良弼、马良翰等,堪称是马氏家族的佼佼者,出了很多文人雅士和官员,在当地很有名气。还有一大户人家即今红土窑大高家五家院李氏家族,居住地距魁星阁不到1公里,时年皇清例封武信郎李秀,字采三,曾任天水总兵(现军区司令员),其子李瀚海,字绱堂在兰山书院任教(兰山书院是甘肃最大的一所省立书院),其长孙李树镛,晚清秀才,当地绅士,社会名流,次孙李秉奎(字)时任民国期间甘肃省印华处秘书长,其玄孙李宝山已退休,曾任新疆兵团603、604团团长。时年,凡经李氏家门的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因其大门上方悬有皇清例授的贞节牌匾两幅,左为“柏丹矢志”,右为“瑶池冰雪”,至七十年代匾额还保存在家族李国~家里,文革时期破坏拆除,被做成了家族人的厨房案板,甚是惋惜。目前李氏家族旧庄保护完整,原址尝存,后代人脉鼎旺。据说当时的魁星阁不是很大,但十分灵验,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红土窑魁星阁建好的当年,安定南面即出了省状元,随后附近学子又连年不断的金榜题名,甚至就在红土窑当地研究生、博士生接连考取。真谓人文荟萃,儒者辈出。或登仕途,或有著述,或执教终生,或敬业公职,皆望重士林。老百姓都认为是魁星爷在显灵,当然不管是不是巧合都为后话,于是每年的红土窑魁星阁一到春节就会被打扮得金碧辉煌、荧光闪烁,无不热闹,当地莘莘学子都纷纷前来祭拜,寻求慰藉。</p><p> 商贸驿站的古镇传说中当时镇街道内正在唱戏,突然山整体移动掩埋了整个镇子,当地村民都在看戏,唯有一爷孙因孙子吵嚷着提前回家而得救,后来古镇重新选址迁移即现宁远镇。目前到红土窑村子里窜门还能遗稀听到当地老人游说走来的这座山里经常听到牛叫和马叫的声音,老百姓便揣摩着山下是否藏有金牛银马等宝贝,但都为民间传说,无任何历史记载和考证资料。</p><p> 红土窑就目前的地理位置亦非常重要,刚好置于安定到通渭,安定到会宁重要干道的三岔分路口,享有通定高速的出口和服务区,又有两汉唐宋驻兵储粮驿站遗址、汉墓群的开发挖掘研究,魁星阁的恢复活跃,这么多的历史资源。我在试想,理出一条发展变迁的历史脉络,国家能否复原一座传说中被走山掩埋的古镇,一定将成为安定南门的旅游靓点。</p> <p>其他文章可在公众号浏览。</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相关链接</span>】康维英,甘肃定西人,研究生学历,1974年11月28日出生。自幼酷爱书画、收藏,多年习书, 临池不辍。先后在中书协西部理论班、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国艺基金班、中书协临帖班研修学习,其书法、绘画作品多次在国家级及省部级参展中获奖30余次,在各大新闻媒体、艺术理论专刊发表文章200多万字。现为西藏书协理事,西藏作家协会会员,西藏刻字篆刻协会理事,西藏书法美术培训中心副秘书长,西藏青年书协副秘书长,西藏美协会员,成都市美协理事、理论委会员副主任兼秘书长,拉萨市书协、美协会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供职武警某部。</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声明】本篇内容为本人通过民间口传和查阅有关资料所得,非官方资料复制,故无需对号入座,错对无需较真,仅供赏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