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味道

兰花絮

<h1>  <font color="#167efb">怀旧的情结伴随我的一生,无意之中,在生活的路上边走边忆,怀旧成为我性格中不变的情怀。怀念故乡的一切,亲人,故土的味道,习俗,乃至许多的生活细节,都在我记忆深处扎根下去,这些年总是有意无意的走进我的梦境,难离我的记忆。</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故乡的味道很朦胧,那时我还小,离开故乡的时候才六周岁,但我已经是一个有记忆的人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如此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奶奶家门前的大石头,我每天坐在石头上看着门前过往的邻居,然后亲热地喊着叔叔伯伯,婶子大娘,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村头的道路,通向公路有个坡,我经常站在坡上看公路,总是期待父母从路的那头来到奶奶家看我。远离父母的我们不清楚父母在哪里,只是知道自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村头往北骑车十几分钟就到了海边,浩瀚的大海至今都是我心里最美的梦,那无垠的海面蔚蓝而深邃,我们在海边嬉戏玩耍,大人在海边劳作,海总是用博大的胸怀接纳着勤劳的人们。这许多的过往,我都不曾忘记。</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在故乡时候正是七十年代末,严格地说,那里是父母的故乡。我出生在东北,因为79年备战,为了躲避不知是否发生的战乱,我和哥哥被父母送到山东的奶奶家,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三年时光。</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那时候的生活条件不好,奶奶家衣食不是很富足,并且奶奶节约一辈子了,我也跟着奶奶学习,自小很懂得珍惜,小到饮食,物品,我皆在意。因为没有大的可以节约的事情,我真的做到一衣一食都很在意。我记忆中小时候没怎么穿过新衣服,偶有一件,我会视若珍宝。</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记得有一年,奶奶给我一件的确良的粉布衫,我兴奋得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那种爱惜之感,长大后买任何一件衣服都抵不上对那件布衫的记忆。条件的制约和生活习惯的沿传,不知不觉就渗入到我的内心深处,我这些年不改的就是对物品的珍惜,从不浪费任何东西,源于我小时候生活资源的有限。当时的条件都不好,但是生活却也不是贫瘠,只是不富足和人们都那么节俭而已。</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奶奶家在海边,海里的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螃蟹,海鱼和各种海产品极为丰富,那时候的人们靠海吃海,还是大集体的体制。村里人在一起去海边捕捞海产品,当然自己的收获也是颇丰的,好的大的收获拿去换钱,残腿的螃蟹,小得鱼类还是数不胜数,随便吃的。但是人们依然不是那样海吃海喝。记得奶奶总是很在意餐桌上的剩鱼剩菜,年幼的我不懂得浪费,自然跟着奶奶学会了节约。即使面对诸多的螃蟹,我只会跟着大人们剥螃蟹肉换钱,而不舍得把鲜嫩美味的螃蟹肉放到嘴里品尝。记得姑姑告诉我,剥好的鲜螃蟹肉可以卖到三角钱一斤,已经是不菲的价格。能卖三角钱一斤的螃蟹肉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收入,我用手剥完后,总是能绕过闻到美味的鼻子和渴望美餐的嘴,把鲜嫩的螃蟹肉中规中矩的放到盒子里。</font></h1><h1> <font color="#167efb">那时候冰棍小的二分钱一根,大的五分钱一根,卖冰棍的人用自行车驮着一个大箱子,箱子上盖着厚厚的棉被,那个箱子和卖冰棍人的叫卖声,是我最美的回忆,在炎热的夏天吃一根二分钱的冰棍对我就是一件美美的享受,而吃一根五分钱的冰棍那是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从兜里拿出攥得出汗的一枚硬币。生活虽然简单,回忆却如此美丽。</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历练成为一个很少嘴馋的人,面对美食,我能克制自己,而去想它的经济价值,对于一个只有五六岁的孩子来说,我觉得自己不是在谁的言语说教下懂事,看着身边努力生活的亲人,我成长为一个完全自律的小大人。</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 在故乡生活了将近三年,是我开始有记忆的四到六岁,到现在想起来,我觉得那三年在我人生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  那三年,我学会了许多至今都受用的好习惯。我会蹒跚着在院子里扫鸡粪,我会拎着暖壶去水房买热水,故乡烧柴紧张,村里统一用一个大锅炉,家家户户都去锅炉取热水,最开始二分钱一壶,后来三分钱,取回来热水老人们泡茶喝,我最喜欢的就是拎着暖壶去打热水,那条道路至今都在我的记忆里不曾忘记;我会帮爷爷倒尿壶,爷爷年纪大了,帮爷爷做事是我很开心的一件事;我会把幼稚园里发的水果带回家给奶奶吃,尽管那是一个水果产地,瓜果梨桃从不缺少,但我从不浪费,有好吃的总是记得给奶奶。</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我还记得一个桃子自己不舍得吃,放了几天,再拿出来的时候表皮居然长了一层毛!因为觉得麦米好吃,煮好的麦米我不舍得一口气吃完,装起来放到柜子里,后来再拿出来都酸了……那时候的主食是玉米面的大饼子,餐桌上不离的是各种咸菜,我记得奶奶做的咸菜无论是哪一种都特别的咸,而今我对咸盐不喜欢,吃菜口淡,大概是那时候吃多了咸味的菜肴,积聚下了够一生消化的咸味吧!</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虽然童年的生活没有更多的物质跟随,但是爷爷奶奶对我们的照顾,姑姑叔叔对我 和哥哥的关爱,都让我们生活在温馨的氛围里。长大后,我们都很怀念在故乡的生活。三十多年过去了,而今的我们依然怀念小时候的生活,那真挚的情感,故乡的特产,海产品的美味,水果的新鲜,集市的热闹,邻里的和睦……多少语言也难以描述故乡在我记忆里的味道。 而今看到螃蟹,虾爬,海鱼,不吃我都会想起那带着腥味的海的味道。而不是海产品,经我的嘴一下就能辨出真伪,长大的我理解了为什么父亲对海产品的判断总是那么充满自信,那是海边生活的经验和记忆啊!</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再回故乡, 我的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二十几年过去,除了记忆依然,什么都变了!不变的那是我的家,永远不会陌生的家。</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  故乡的味道说也也说不完 ,想也想不尽,那是嵌到骨子里的记忆,一生的痕迹……</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