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华)养蛏者与捉蛏者

悠然

<p>&nbsp; 养蛏者与捉蛏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林秀华)</p><p> 沈海高速路下的东厦镇,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溪塘村,位于漳江海口北岸,得天独厚,依山傍海,是云霄县著名的万亩青蟹养殖基地。这里海水咸淡适宜,出产的螃蟹味道鲜美。养殖青蟹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大。青蟹对水质环境要求极高,这里的水质渐渐不适合青蟹生存。部分养殖户因地制宜渐渐转型,把蟹池改为蛏池,把养蟹改为养蛏。敢于创新的养殖户经过借鉴、摸索、学习、研究,养蛏的收入高于养蟹,因此东厦南北两岸养蛏人渐渐多了起来。</p><p><br></p><p>&nbsp;</p> <p>  就说说我家的老三吧。老三的养殖之路已有32年头,前25年间养鱼、养虾、养蟹也只能养家糊口,遇到光景不好的年份,还会欠下一屁股债。老三身后有三个嗷嗷待育的孩子,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不甘就此平庸的老三想在养殖的领域里有所建树,他学习养蛏技术,凡事亲历亲为。</p><p> 每年八、九月份,是蛏苗下池的好时节。蛏下池前,要先排干池里的水,晒干泥士后,翻成一垄一垄,然后引入海水,再把从外地定购的蛏苗均匀撒在滩涂上。蛏吃藻类,这些藻类不是池里自己长出来的,而是养殖户把有机肥料、碳铵和过磷酸钙按一定的比例放在另外的小池里,第二天后,池里会长出黄色的藻儿,养蛏者称它们为“黄金藻”。再把小池里的水引入蛏池,蛏就是靠吃这些成长。每天退潮时,老三还需要把蛏活动过的水排向大海,再把小池里的“黄金藻”水排向蛏池,等涨潮时再把海里的水引进蛏池(单单靠小池里排过来的水不够)。每天潮涨潮落差不多相差一小时,有时夜里还要起床排水引水,天天这样,养蛏者培育这些蛏如同呵护自家的孩子一样,用心且辛劳。</p><p><br></p> <p>  经过七年的摸索,老三家养出的蛏个头如打火机哈哈地笑着,脸上洋溢着劳动丰收后的喜悦:“今年雨水特别少,蛏喜欢晴天,今年的收成我最满意。”看着老三眉开眼笑的样子,我好奇地问:“三哥,蛏从种下到长大,得多长时间?”</p><p> “差不多半年左右!”</p><p> “蛏种下去后您最担心的是什么?”</p><p> 老三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养蛏最怕多雨季节,最怕发大水,如果遇到洪涝会让整年的计划灰飞烟灭。”</p><p> “遇到年份好的,一年大约可以赚多少钱?”</p><p> 此时三哥脸上的愁云隐去,微笑地说:“一年大约十来万应没问题,胜过以前养鱼、养虾、养蟹,不用再负债累累。”与其说一年不如说半年,相信谦虚的老三赚的不只这个数。</p><p> 老三32年长期蛰伏在养殖池不容易。32年来,不知忍受了多少的孤独寂寞,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紫色的脸庞是他这位老养殖户最美的印证。天道酬勤,养蛏让勤劳善良的老三过上幸福的生活。老三这样,周边其他的养蛏户也发财致富了。</p> <p>  养蛏户除了自己致富外,也解决了农村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于是出现了捉蛏者,不然,那些养在滩涂里的蛏怎会出现在我们餐桌上呢?这群捉蛏者是这一带五、六十岁善良持家的农村妇女,她们一辈子面朝黄士背朝天。如今,田里的农活少了,勤劳的她们一刻也停不下来,下池捉蛏也成了最好的差事,也成了一大部分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p><p> 行行出状元,聪明的捉蛏人研究了一套专门的行头:塑胶防水裤、手套、袖套、防晒帽、裤袜、防滑雨衣裤……因为蛏池深、滩涂软,身上所穿的行头必须是双层的,既要防水防滑,又要防伤御寒。为了提高捉蛏的数量,他们每一个细节考虑周到。看到这一副从头发武装到脚趾的行头,你绝对会为捉蛏者的聪明才智点赞!</p> <p>  为了重拾儿时的回忆,感受捉蛏者的辛劳,一个晴朗的周末,先生带着我来到老三的蛏池。我穿上捉蛏的行头下池,下池时,滩涂泥没过大腿,再深处齐臀,此时,里面穿的塑料防水裤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当我迈开第二步时,感觉举步维艰,后腿十分沉重,所穿带的行头仿佛要被泥土带起,此时才明白为什么要在两腿的膝盖处系上绳子。好不容易来到蛏活动的滩涂地,弯着腰开始寻找蛏的身影。还好,儿时偷偷随大人下海捉蛏的“功夫”还依稀记得,顺着滩涂上靠得比较紧的两个小洞往下伸,便会捉到蛏;有时蛏钻得很深,为了把它们捞起来,滩泥会没过肩膀,肩膀上的衣服马上湿掉,如果晴天勉强可以将就;如果是雨天,那将是又湿又冷。过了一会儿,腰有点吃不消,但看到前面已在滩泥里待了十几小时的捉蛏者,我不敢吱声,接着又开始负重前行。在池里差不多待了一小时左右,滩泥的压力和长时间站姿让腰酸得直不起来,可是和她们比那算得了什么呢?或许你会说她们是专业的,专业也是炼出来的!你们可否知道,她们可是凌晨一点的时候开始下池,到现在已弯腰工作十二小时了,她们每天一蹲就是十几个小时,虽然每天工资300元左右,着实诱人,但其中的累和艰辛只有亲历亲为者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会到。</p> <p>  在这料峭的春寒中,冷风伴着冷雨,当人们裹在被窝里安然入梦时,她们却暴露在凄寂的旷野中弓背劳作,任凭风吹雨打,冷得牙齿打颤,浑身发抖。长期的睡眠不足,让她们疲倦交加,站着也能瞌睡;长期的沐风栉雨,让她们加速衰老;长时间的弯腰劳作,让她们的背过早地驼了……但为了能赚到钱,她们依然选择风雨无阻的坚守,因为她们认为这份工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干,手脚麻利的她们才能拥有这一份捉蛏的殊荣。我亲爱的姑姑、婶婶就是这队伍中的一员,每当看到她们因长期劳累而瘦小驼背的身影时,我内心总是涌起一阵酸楚。而每次劝她们别再下池捉蛏时,她们却都朴实地微微一笑说:“没事,趁现在还能干,再撑几年,家里的孩子们也不容易,多帮帮他们。”每当听到这些话,更是心生疼痛,她们透支着生命在劳作,但依然无怨无悔,乐此不疲。这群可敬的捉蛏人,靠着坚韧的性格和勤劳的双手撑起家中半边天……</p> <p>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愿长期经受的孤单寂寞、苦累担忧的养蛏者,用他们的睿智照亮水产养殖户的脱贫致富之路!愿一只只肉嫩肥美、色白味鲜的蛏子经过捉蛏者勤劳的手纷纷流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希望在他们的脚步中延伸……</p><p>(2020.4.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