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颐和园

葛爷

<p>  颐和园,前身为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的清漪园,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p> <p>  颐和园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p> 政治活动区 <p>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宫门为五扇,三明两暗。正中设三个门洞,中门叫御路门,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进出专用的;两旁门洞供王公大臣出入。门檐下是光绪皇帝御笔题写的“颐和园”匾额。</p> <p>  <b>仁寿殿</b>,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p> 生活居住区 <p>  <b>乐寿堂</b>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的地方。起初乾隆为其母亲所建,晚清为慈禧太后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  <b>玉澜堂</b>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三个殿堂原先均有后门,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乾隆时期为皇帝的书房,晚清作为光绪帝的寝宫,后院宜芸馆为皇后的寝宫。“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曾于此处囚禁光绪。当时为防止光绪与外界接触,曾砌了多道墙壁,今虽大部分拆除,但仍能见到痕迹。</p> <p>  <b>宜芸馆</b>,皇后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  前堂后馆的西侧</p> <p class="ql-block">  <b>大戏楼</b>,慈禧嗜好京剧,听鹂馆内小戏台已不适应当时的需要,于1891年另选仁寿殿与乐寿堂之间的怡春堂旧址兴建德和园大戏楼。尽管大戏楼成了慈禧个人的享乐之地,但她的爱好也无意中促进了京剧流派的发展。</p> 万寿山 <p class="ql-block">  万寿山为燕山余脉,高58.59米,海拔108.94米,前临昆明湖。乾隆十五年(1750)建清漪园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建筑群依山而筑,成为全园的主体。现存建筑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重新建造的。从山脚的“<b>星拱瑶枢</b>”牌楼,经<b>排云门</b>,<b>排云殿</b>,<b>佛香阁</b>,直至山顶的<b>智慧海</b>,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p> <p class="ql-block">  佛香阁东西两边对称的建筑——<b>转轮藏</b>和<b>五方阁</b></p> <p class="ql-block">  万寿山后山中部的汉藏建筑群——<b>四大部洲</b></p> <p class="ql-block">  万寿山上东部重要的点景建筑<b>景福阁</b>,是慈禧观雨、赏月,并接见外国使节之处。1949年2月,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在此进行。<b>益寿堂</b>则是慈禧太后游览景福阁时用膳、更衣及休息的地方。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主席曾在这里宴请过参加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p><p class="ql-block"> 景福阁</p> <p class="ql-block">  益寿堂</p> <p class="ql-block">  <b>乐农轩</b>,是1902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慈禧太后在万寿山东头仿建的民间建筑,以纪念她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西逃的路上住过的农庄。</span></p><p class="ql-block"> 乐农轩门前栽植了腊梅,每年春节,腊梅盛开,为颐和园一大看点。</p> <p class="ql-block">  万寿山西部重要的点景建筑<b>画中游</b>,始建于乾隆年间,一八六 O 年大部分建筑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重建,中为八角两层楼阁,东西配置两亭两楼,后有白石牌坊和正殿三间,各有爬山廊沟通。由于建筑倚山而筑,视野开阔,循廊观景,仿佛置身画中,故名“画中游”。</p> <p>  万寿山上可爱的松鼠</p> 长廊 <p>  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颇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p><p> 邀月门,光绪御笔。</p> <p>  邀月门到留佳亭由直廊连接</p> <p>  “留佳亭”,象征春季,乾隆御笔。</p> <p>  两亭之间直廊连接</p> <p>  “寄澜亭”,象征夏季,慈禧太后御笔。</p> <p>  寄澜亭开始变曲廊接折廊穿过排云门,长廊以排云门为中心两端布局对称。</p> <p>  </p> <p>  </p> <p>  曲廊</p> <p>  “秋水亭”,象征秋季,乾隆御笔。</p> <p>  十字廊</p> <p>  “清遥亭”,象征冬季,慈禧太后御笔。</p> <p>  长廊西至石丈亭,这个亭实际是个庭院。</p> <p>  在紧邻长廊西端石丈亭的昆明湖上,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造了<b>石舫</b>,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其后面是<b>荇桥</b>和<b>大船坞</b>。</p> 昆明湖 <p>  昆明湖中三个岛屿,分别是:位于东湖(昆明湖)的南湖岛,岛上有龙王庙、涵虚堂,是昆明湖里唯一开放的岛屿;位于西北湖(团城湖)中的治镜阁岛,岛上原有治镜阁,1860年,英法联军轰毁,后慈禧重修颐和园,将阁上的部分构件拆去营建园内其他建筑,治镜阁由此废弃;位于西南湖(昆明西湖)中的藻鉴堂岛,岛上建有藻鉴堂、烟云舒卷殿和春风啜茗台。</p><p> 三岛成鼎足之势,象征海中的仙岛。这种“一池三山”的构筑形式,是沿袭中国皇家园林的传统作法。</p> <p>  <b>南湖岛</b></p> <p>  <b>治镜阁岛</b></p> <p>  <b>藻鉴堂岛</b></p> <p>  昆明湖里黑天鹅</p> <p>  昆明湖边鸳鸯戏水</p> 仿江南景观 <p>  一、仿西湖苏堤建西堤</p><p> 西堤是颐和园中一道蜿蜒水中的长堤,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桃红柳绿。其上建有六座桥亭。从北向南依次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和柳桥。</p> <p>  <b>界湖桥</b>,建于乾隆年间,地处西堤北端,以分界昆明湖内外湖和后溪河湖水得名,也是昆明湖北端的入水口。三个方形桥洞,中间大、两侧小,原来桥上有亭,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之劫,至今没有恢复。</p> <p>  <b>豳(bin)风桥</b>,始建于乾隆年间的三孔石桥,桥洞中间的为方形、两边为圆形。桥名取自《诗经》中反映古代农业劳动的作品《豳风》,有重视农桑的涵义。桥亭长方形,重檐四脊攒尖方顶,面阔3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重建。</p> <p>  <b>玉带桥</b>,建于乾隆年间,是西堤上惟一的一座单孔高拱石桥,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石砌成,桥体拱高而薄,形若玉带。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东立面正中栏板上镌刻石额“玉带桥”。这座桥是当年乾隆帝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p> <p>  <b>镜桥</b>,始建于乾隆年间,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镜桥是一座方形单孔石桥,但它上边的亭子却是八柱、八角重檐攒尖顶,是六桥中最为华丽的桥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重建。</p> <p>  <b>练桥</b>,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单孔石桥,桥名出自南宋诗人谢眺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橙红静如练”。桥亭为重檐四角攒尖方顶。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重建。</p> <p>  <b>柳桥</b>,位于西堤的最南端,始建于乾隆年间,为颐和园唯一的五孔石桥,桥下有方桥洞,两侧桥肩下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桥名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句诗:“柳桥晴有絮”。桥亭为重檐歇山元宝脊,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重建。</p> <p>  其实,在西堤上紧邻练桥之南还有一座单孔石桥,没有桥亭,没有名称,更没列入西堤的桥之序列,只默默地尽着桥的义务,当切叫它<b>无名桥</b>吧。</p> <p>  位于练桥和柳桥之间的<b>景明楼</b>,始建于乾隆年间,由主楼和南北配楼组成。楼名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句。建筑形式仿自元代赵孟《荷亭纳凉图》,咸丰十年(1860年)景明楼毁于英法联军。1991年重建。</p><p><br></p> <p>  二、仿无锡黄埠墩建<b>凤凰墩</b></p><p> 凤凰墩,在颐和园东南角,昆明湖出水口绣漪桥附近,是一个仿无锡运河中黄埠墩而建的湖中小岛。岛上建有新中国成立后所建的亭子。</p> <p>  绣漪桥,位于颐和园东南角,昆明湖出水口。建造于1750年,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p> <p>  三、仿杭州“蕉石鸣琴”建<b>畅观堂</b></p><p> 畅观堂位于颐和园西南角,始建于乾隆年间,仿杭州“蕉石鸣琴”景点而建,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体建筑为面阔五间的两卷大殿,左右各有一座配殿和一座小亭,其间小路相通,苑路平整,地势高耸,环境清幽。</p> <p class="ql-block">  四、仿无锡惠山寄畅园建<b>谐趣园</b></p><p class="ql-block"> 谐趣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p> <p class="ql-block">  谐趣园的北面,有一独立的庭院<b>霁清轩</b>。建筑群的中心有天然石峡清琴峡。主体建筑霁清轩位于峡南高处,随山势下有游廊,其间有亭,并连建有多处房屋。</p> <p>  五、仿江南水乡建<b>苏州街</b></p><p> 苏州街原称买卖街,乾隆时在万寿山后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而建,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水街。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990年在原址复建。</p> 十七孔桥 <p>  颐和园十七孔桥是一座长150米的17孔联拱大石桥,飞架于南湖岛和廊如亭之间。乾隆时<b>仿著名的卢沟桥所建</b>。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计544只,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的东边有一尊镇水铜牛。</p> 再现耕织图景区 <p class="ql-block">  耕织图位于颐和园西北部,是北方皇家园林中颇具江南水乡风情的独特园林景观。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为废墟,只留下一块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耕织图”石碑。慈禧重修颐和园时,却不去恢复耕织图旧观,而是在耕织图废墟上修了一个水操学堂。2003年重建了延赏斋、蚕神庙、耕织图石刻长廊、水村居等耕织图景区的主要景点。</p> 六座城关守皇园 <p>  颐和园的前后山和东西两侧,共有六座城关,有装点和防护的双重作用。分别是:东门的文昌阁城关;西边的宿云瞻城关;通往后湖的紫气东来和寅辉城关;前山的千峰彩翠城关和苏州河北岸的通云城关。</p> <p>  一、 <b>文昌阁</b></p><p> 文昌阁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是颐和园内六大城关中最大的城关。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时,将楼阁由原来的三层改为两层。</p> <p class="ql-block">  二、 <b>宿云檐城关</b></p><p class="ql-block"> 宿云檐城关位于颐和园的西北部,北如意门南端,城关额曰“宿云”,又称贝阙。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为英法联军掠去。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为亭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三、<b>紫气东来城关</b></p><p class="ql-block"> 紫气东来城关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麓,从东宫门向北去谐趣园的途中。建于乾隆时期。城额“紫气东来”为乾隆所题。</p> <p class="ql-block">  四、<b>千峰彩翠城关</b></p><p class="ql-block"> 千峰彩翠城关位于万寿山顶东侧北山脊,为光绪年间所建。是护军维护园内安全的一个瞭望口。</p> <p class="ql-block">  五、<b>寅辉城关</b></p><p class="ql-block"> 寅辉城关位于四大部洲东侧,城关东边石额刻“寅辉”,西边刻“挹爽”。与西部的“通云”城关遥相呼应,皆是苏州街上的路上关口。</p> <p class="ql-block">  六、<b>通云城关</b></p><p class="ql-block"> 通云城关位于苏州街的西头,建在后湖岸边小山坡上的一座很小的城关,因地处偏僻,加之年久失修,显得十分破败。此城关与苏州街的东部陆上关口“寅辉”城关遥相呼应。</p> 皇家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