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礼拜就跟咪外婆要求,去看她故事中她嬷嬷的老屋,今天终于成行。老哥做我们的司机,除外婆外,还有花样奶奶作陪,姐姐保护,以及狗仔队长我尾随拍照,一行人浩浩荡荡。经栎社机场,没几分钟就到了目的地。
这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小镇,在以船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里,河的两岸是最热闹繁华的街道,一般叫做半边街,因为一边是屋舍店家,一边是河流。
河埠头都是由条石驳出,它是船靠岸装卸货物的处所,也是妇人们洗衣服淘米的地方,镇上新闻中心和飞长流短的集散地。
问了一下路,正好已经到了地标性桥梁狭江桥,这原来应该是一座石拱桥的,下面的石基还在,上面已经改成丑丑的水泥桥了,让我连拍照的兴致都没有。
咪外婆嬷嬷的老屋,就是在这座桥的不远处。瞧这大块石头与青砖砌成的墙,似乎是透着气派的。 这就是咪外婆心心念念的朱红油漆的大房子,破败得让人心碎。屋子里曾经的大家族,只留下唯一的一支后代,现在住宁波。这大大的一个院子,都住着外地打工者,从堆积的大量垃圾看来,可能住的是破烂王。 唯有那高高的马头墙,残存的一些砖雕,堂屋屋顶依稀可见的雕刻和回龙花纹的木窗,以及倒塌且已经被堵死的前大门,仍透出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 又有热情的大妈把我们引见给这个区域最年长的老人,一位九十三岁的婆婆。确实,她认识咪外婆的嬷嬷,曾经是她劳作时Team work的partner呢!然后她罗列出一些人名,都是咪外婆耳熟能详的故人。 然后过了狭江桥去寻咪外婆的外婆家,这外婆平方的房子确实不好寻,只一个破旧的“大洋门”终于让咪外婆找到了她的外婆家,还有这个舅舅那个舅舅家,都已经面目全非。
只有这已经被改良过的门,是以前的祠堂,一个家族红白喜事都在这里举行。据说在洋门里面过世的人,可以移到祠堂里办白事,洋门外的是不能再进来的。所以很多出门在外的人,到了人生的最后几天,还是要赶回祠堂的。 最后,让我们来练习一下势利眼,从房屋的外墙来识别屋子主人的财力。一目了然的是不是?
不过,据说中国唯一一个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里兹克建筑奖的牛人王澍,他喜欢用旧的砖瓦做建筑材料,作品有浙江美院象山分校和宁波历史博物馆等等等等,他是不是也是从乡间的这堵墙得到的灵感呢?最下面的那张图他的作品中的一些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