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自驾游记之十一: 英格兰之外最具英伦风情的城市—基督城

孙盘康

<p>1月22日、23日我们在基督城住了两晚,24日晚离开基督城,结束美好难忘的新西兰南岛自驾游。</p><p><br></p><p><b>基督城</b>,又名克赖斯特彻奇(Christchurch),<b>是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南岛第一大城市,人口约37.5万</b>(2016年)。基督城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英国气息,十九世纪的典雅建筑比比皆是,到处可见与英国同名的街道和河流。<b>基督城成为英格兰之外最具英伦风情的城市</b>。而到处花团锦簇、草木繁盛,又为基督城<b>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b>。</p><p><br></p><p>1月23日上午我们从入住宾馆出发,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基督城中心地带的<b>海格雷公园</b>(Hagley Park),<b>这是一片巨大的绿地</b>。这座公园的原型是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它的规模也<b>有160万平方米</b>,有英国式的比赛场地、步行道和高尔夫球场。</p>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基督城植物园</b></h1><p><br></p><p><b>基督城植物园</b>(Christchurch Botanic Gardens)<b>只是海格雷公园中的一小部分,始建于1863年7月,现占地30公顷</b>,园内栽培着一系列本土和从国外引进的植物,<b>是新西兰最好的植物园之一</b>。它的起点是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最大的儿子和丹麦公主的婚庆大典,在这里种下了全园的第一棵英国橡树。今天,这里是基督城孩子们的天堂。</p><p><br></p><p>植物园入口,右侧是坎特伯雷博物馆。</p> 一进植物园首先看到一座名<b>孔雀喷泉</b>的雕塑(Peacock fountain),但是雕塑上完全看不到孔雀的踪影。铭文告诉我们,原来这座喷泉是一位姓Peacock的议员捐建的。 孔雀喷泉旁的这尊雕像人物叫<b>威廉·塞夫顿·摩尔豪斯</b>(William Sefton Moorhouse, 1825-1881),<b>他曾在1858-1862和1866-1868年间担任过坎特伯雷省的省长</b>。 植物园平面图和大门内景。<b>园内林荫浓郁,环境雅致,空气清新</b>。 植物园首先给人深刻印象的是<b>满园的参天大树</b>,有的盘根错节,有的高大挺直,有的浓郁苍劲,有的遮天蔽日。 植物园的中心位置,是<b>玫瑰园</b>,<b>有250多玫瑰品种</b>。这个季节不是玫瑰花的盛开期,很多花朵已经凋谢了,否则会更加万紫千红。 植物园里有一片水面,称为<b>水景园</b>,<b>主要种植有百合花和鸢尾花</b>。 <b>植物园游客中心</b>,位于植物园中央,内有人气很高的冬青咖啡厅(Ilex Cafe)。游客中心的设计灵感源于英国伦敦的邱园(Kew Gardens),<b>玻璃和白色钢筋结构,外形轻盈现代</b>。<br><br><div>游客中心于2014年4月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访问基督城时落成剪彩。</div> 植物园布局随意自然,少有亭台楼阁点缀。 可能时间尚早,园内游人很少。 日本赠送的铜钟,上面写着“<b>世界和平钟</b>”。 据介绍<b>植物园另有香草园、石楠园、岩石园、蕨类植物园等主题花园</b>,我们没有刻意去追寻,只是信步转了转。 <h1><font color="#167efb"><b>雅芳河(一) </b></font><br><br></h1><h3>在植物园随意走着就到了<b>雅芳河</b>(Avon River)边。河流的体量好似令人失望,河面宽不过10米,河水流淌缓慢,但<b>两岸树木茂盛,绿草如茵,花坛错落其间,处处透着清幽和优雅</b>。</h3> <b>雅芳河贯穿整个植物园,将基督城一分为二,全长约14公里</b>,给了这座城市更多的灵气与美丽,使这座城市成为“英国之外最像英国的城市”。 这条河的下游左侧叫剑桥高地,右侧叫牛津高地。我们沿着植物园内的雅芳河岸行走了半个多小时,只遇到几个人,感觉很是<b>安宁平静</b>。 <b>雅芳河上最美的风景是一叶扁舟,徜徉河上</b>,身着传统的爱德华时代服装的船夫手中一支长篙,轻点慢推,船移景换,充满了诗情画意。 <h1><font color="#167efb"><b>基督城大教堂</b></font><br><br></h1><h3>我们离开雅芳河,沿曼彻斯特街(Manchester St)往南向大教堂广场方向走去。<br><br></h3><h3>一路上看到许多幢<b>十九世纪的典雅建筑</b>。</h3> 这座老建筑在维修,估计还是几年前的<b>地震带来损坏</b>。 大教堂广场到了,这座<b>千禧年圣杯雕塑</b>(Metal Chalice)是该城的标志,<b>2001年建成,用以纪念千禧年以及基督城和坎特伯雷地区建立150周年</b>。千禧年圣杯高18米,造型抽象,装饰具象,外圆中空,外表银色,内心蓝色。表面镂刻各色植物图案,层叠之间,新西兰特色植物树蕨叶片颇为醒目,以舒卷的造型展现。 <b>基督城大教堂</b>(ChristChurch Cathedral)在经历了2010年9月4日的7.1级地震和2011年2月22日6.3级地震之后,<b>已经严重损毁,塔楼等主体建筑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断壁残垣</b>。 虽然已经九年过去,但大教堂的重建因经费问题一再拖延,至今未见多少修复。<br><br><div>旁边的<b>十字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碑</b>,倒是屹立不倒。</div> <b>大教堂1864年开始动工,直到1904年才真正完工</b>,建筑风格为歌特式建筑。其尖塔钟楼仿英国圣保罗教堂建造,高63米,中段设有瞭望台,装设12座钟,可演奏不同的旋律。大教堂建筑富丽堂皇,美仑美奂,是基督城的精神象征和著名景观。照片为<b>地震损坏前的大教堂</b>。 在基督城市区游览过程中常常看到<b>因地震受损的建筑甚至是废墟</b>。 大教堂广场中心矗立着<b>约翰•罗伯特•戈德利</b>(John Robert Godley)的雕像,<b>他是“坎特伯雷协会”的创办者,而这个协会推动了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的开发。“基督城”这个名字就是他取的,源自他的母校英国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b>基督城的命名者原来的意愿,是要建设一座献给上帝的城市。 大教堂外有一铁丝围栏内装满着写着名字的石头,是人们为了<b>给亲人祈祷而堆放的</b>。 大教堂广场上的“<b>周五集市</b>”,每周五从上午11时开始,这里会成为食品小吃和小商品市场。 广场南边的<b>基督城邮政总局</b>(前景中的红砖楼)<b>建于1877年</b>,其塔楼上还镶着英国的国徽。这座大楼后来是游客中心,<b>地震后一直没有开放</b>。 虽然大教堂因地震被破坏,但大教堂广场依然是基督城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很多游客都前来駐足观看,拍照留念。 <h1><font color="#167efb"><b>纸板教堂</b></font><br><br></h1><h3>离开基督城大教堂,沿着赫里福德街(Hereford St)一直往东,<b>沿街建筑</b>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h3> 这片绿地是<b>拉蒂默广场</b>(Latimer Square),穿过广场就是震后重建的著名的纸板教堂(Cardboard Cathedral)。 <b>基督城纸板教堂</b>作为被2011年大地震摧毁的基督城中心大教堂的过渡教堂,<b>开放于2013年</b>,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坂茂设计,可同时容纳700人,<b>是目前全球唯一由硬纸板建造而成的教堂</b>。 教堂的架构简单,采用A型结构,混凝土的基础再加上<b>98个同样大小高度为23.8米的纸板管</b>,构成了最安全的抗震建筑。坂茂还采用了其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增加教堂的安全性,让纸板教堂的<b>使用寿命延长到50年</b>,直到有一个更永久的教堂出现。<div><br></div><div>每个纸管梁柱之间有间隙,光线自然洒落在教堂里,产生一种安详的气氛。<br></div> 纸板教堂两端镶嵌的<b>彩色玻璃源自原来的基督城大教堂</b>,<b>代表着传承</b>。因为纸板教堂独特的建筑材质,如今成了基督城的一景,很多人慕名而来。 2011年2月22日的大地震对基督城造成了巨大破坏,共确认185人死亡。该次地震成为新西兰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纸板教堂后面不远有<b>185张白色椅子,向世人表达对地震中逝去的185位遇难者的纪念</b>。<div><br></div><div>由于死去的人,有老人,也有婴儿,有男人,也有女人,因此有普通的座椅,也有酒吧转椅,还有摇椅,放在前排的<b>婴儿座椅格外扎眼,令人难忘</b>。<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飞马湾酒庄</b></font><br><br></h1><h3>下午先陪儿媳去基督城远郊拜访她以前同事开的咖啡店,然后去了位于伍登德(Woodend)小镇附近的飞马湾(Pegasus Bay)酒庄,距离基督城30分钟车程。</h3><div><br></div><h3>新西兰飞马湾酒庄位于怀帕拉谷产区里,这个产区是一个非常适宜葡萄栽培的产区。<b>飞马湾葡萄酒的评分多年为新西兰前五名,还曾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西兰会馆专用酒</b>。</h3> <b>酒庄自有餐厅</b>拥有很好的就餐氛围,食材新鲜,菜肴可口,每一道菜都有与之搭配的葡萄酒,旨在为客人提供美食与佳酿相结合的独特体验,<b>在基督城享有声誉</b>。 一楼室内餐厅还没有顾客光临。我们预约的就餐时间未到,就先去二楼<b>免费品尝多种葡萄酒</b>。 二楼<b>充满葡萄酒文化</b>。 服务员介绍我们可以到餐厅前的<b>小花园</b>玩玩。 花园虽小,却<b>玲珑雅致,幽雅葱郁,姹紫嫣红</b>。 孙女玩得特别高兴。 我们选择在室外草坪上的<b>就餐环境确实非常漂亮</b>。 草坪上的<b>雕塑也引人注目</b>。 第二天是年三十,将要在飞机上渡过,所以返回基督城时在这家华人超市采购食品,回公寓式宾馆自己准备了一桌<b>年夜饭</b>,犒劳自己。 <h1><font color="#167efb"><b>雅芳河(二)</b></font><br><br></h1><h3>1月24日晨独自<b>再次亲近</b>住宿宾馆附近的<b>雅芳河</b>。</h3> 这里的雅芳河同样绿树成荫,芳草萋萋,清新幽雅,只不过多了些城市景观和桥梁。据介绍在<b>雅芳河上</b>,<b>共有37座不同式样不同风格的桥梁</b>。 雅芳河不愧是基督城内最舒适宜人的地方。 <h1><font color="#167efb"><b>维多利亚广场</b></font><br><br></h1><h3><b>维多利亚广场</b>(Victoria Square)面积不大,与其说是广场,不如说是个公园更加确切。但位于基督城市中心,四通八达,<b>被誉为基督城的大门</b>。广场中心矗立着庄严典雅的<b style="color: inherit;">维多利亚女王雕像</b><span style="color: inherit;">,底座四壁刻有当时</span><b style="color: inherit;">英国人在基督城开拓的浮雕</b><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h3> 维多利亚女王雕像的另一端是<b>库克船长雕像</b>。<b>库克船长1769年第一次发现新西兰这块新大陆</b>,回英国向女王汇报,女王下旨再探。库克船长于1773—1777年第二次到访新西兰,从此开发新西兰。<b>没有库克船长和维多利亚女王就没有今天的新西兰</b>。 库克船长雕像可以说遍布澳、新各地,成为当地一景。 维多利亚大街的<b>维多利亚钟楼</b>(Victoria bell tower),是基督城十多幢钟楼中最大的一座。<b>建于1897年,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0周年钻禧而建</b>,和伦敦的大本钟非常像,很有艺术气息。在2011年地震中未被损毁,走时依旧。 广场附近的<b>市政厅</b>(City Hall)是一座简洁朴实现代的建筑物。 广场附近的<b>艾萨克皇家剧院</b>(Isaac Theatre Royal)这座百年建筑已修旧如初,再现了它的优雅和精美。 广场周围的其他建筑。 据资料介绍<b>基督城全市范围拥有740多座公园</b>(草坪式公园和花园),处处鲜花娇艳夺目,<b>难怪有“花园城市”的美誉</b>。 <h1><font color="#167efb"><b>新摄政大街</b></font><br><br></h1><h3>上午10:30我们退房后来到<b>新摄政街</b>(New Regent Street),这是一条<b>颜色艳丽</b>、<b>具有浓郁西班牙风格</b>的街道,地面上铺有电车轨道,行人和电车可以进入,但汽车禁止驶入。</h3> 整条街道<b>建造于1932年大萧条时期</b>,街道两边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建筑,汇集了众多酒吧、餐厅、咖啡店、纪念品店和精品屋,是基督城休闲及摄影的好去处。在这里就餐时,古董有轨电车从身边经过,感觉很特别。 街道最南端的<b>Caffeine Laboratory还被评为“2015年度基督城十佳咖啡厅”之一</b>。我们也品尝了这里的咖啡,味道是不错。 这种场合总少不了卖艺人。 <h1><font color="#167efb"><b>坎特伯雷博物馆</b></font><br><br></h1><h3>离开新摄政街,沿着伍斯特大道(Worcester Blvd)走到尽头就是坎特伯雷博物馆(Canterbury Museum)。<b>博物馆开放于1870年</b>,是为了保存和展示新西兰多样的自然和人文遗产而建立的,外观呈典雅的哥特式复兴建筑风格,面积不算大,内设多个馆厅,目前<b>馆藏达210万件</b>,<b>有许多对新西兰独具意义的藏品</b>。我们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匆匆地浏览,感觉是值得的。</h3> 博物馆前面的雕像是<b>威廉·罗尔斯顿</b>(William Rolleston),<b>1868-1876年间任坎特伯雷省长</b>。 <b>毛利人艺术馆</b>,展示了毛利人的生活模型和艺术作品。 <b>南太平洋生物骨骼和动物标本</b>。新西兰是一个自然资源和物种十分丰富的国家,尤其是鸟类。 <b>早期移民生活馆</b>,展示了当年英国殖民者带来的家具、服装和日常用品。<div><br></div><div>这里有一条十八世纪的街道,是按照基督城成立之初的样子修建的,有店铺、有人物、有摆设,栩栩如生。<br></div> 70、80、90、00<b>年代生活场景</b>。 <b>费雷德和默特尔家夫妇赠送的鲍鱼壳小屋</b>原来是他们的真实住房,难得一见的斑斓。 小屋外<b>超大鲍鱼壳工艺品</b>。 <b>南极探险厅</b>,这里展示着探险家们所使用过的探险车和工具,再现了他们在南极的生活场景。这里有1907年在失望岛(DisappointmentIsland)遭遇海难的人们使用过的小圆舟。 应是一位<b>著名的南极探险家</b>,姓名未及记录,也未能查出。 <b>亚洲文物陈列室</b>。<b>路易·艾黎先生把他在中国收藏的所有藏品都捐赠给了坎特伯雷博物馆</b>,看到这些中国文物感到亲切。 遗憾的是,因为博物馆的规模有限,没有看到路易·艾黎先生的全部捐赠藏品。 <b>路易·艾黎先生的雕像</b>下摆放的是1977年中国政府在路易老人家80寿诞时赠送给他的两枚刻有他名字的印章。 博物馆外扮成野兽的卖艺人。 <h1><font color="#167efb"><b>艺术中心</b></font><br><br></h1><h3><b>基督城艺术中心</b>离坎特伯雷博物馆很近,就在伍斯特大道街角,其<b>前身为坎特伯雷大学校址(始建于1873年)</b>,曾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新西兰百元纸币头像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学习研究之所。</h3> 门厅墙上有艺术中心介绍图示,<b>艺术中心是基督城最大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群</b>。 艺术中心南北向有两进庭院,进门是北院。<b>北院中心位置的建筑是图书馆</b>,左侧建筑地震受损后还在修复中。 北院的右侧是<b>大会堂</b>(the Great Hall)。 穿过回廊就进入<b>南院</b>。坎特伯雷大学迁移之后,这里成为艺术中心,有艺术家工坊,也进驻了咖啡厅、精品店、工匠美食铺等。 <b>南院主楼</b>,内有一个<b>小型展览</b>。 艺术中心旁广场上的<b>杂技表演</b>。 艺术中心隔壁的<b>游客信息中心</b>,<b>原本是建于1881年的男子高中校址</b>。 伍斯特大道上<b>其他哥特式建筑</b>。 伍斯特大道上<b>维多利亚风格民居</b>。 <h1><font color="#167efb"><b>市区雕塑和涂鸦</b></font><br><br></h1><h3>基督城内有众多的历史人物雕塑以及千禧年圣杯雕塑外,在街头巷尾还有许多<b>别具一格的雕塑吸引人的注目</b>。</h3> 另外基督城的<b>街头涂鸦色彩鲜艳,构思奇特,题材多种多样</b>,也有着它特殊的魅力。 <h1><font color="#167efb"><b>复古有轨电车</b></font><br><br></h1><h3>基督城的<b>复古有轨电车已有100多年历史</b>,内部是木质结构,英伦风味十足。首站在大教堂,尾站在新摄政街,<b>共有17站,会经过许多著名景点,可以随意上下</b>。还有<b>豪华的车上餐厅</b>,需要网上预定。</h3> 有轨电车车站。 <h1><font color="#167efb"><b>国际南极中心</b></font><br><br></h1><h3>下午2:00孙女由她妈妈带着去位于基督城机场附近的国际南极中心。基督城是南半球前往南极的一个重要基地,19世纪初就有探险队经基督城前往南极。</h3><div><br></div><h3><b>南极中心按南极的气候及冰雪设计,内有南极海洋鱼类馆、南极风暴仿真馆,播放南极的极地风光录像,把南极大陆令人敬畏的美丽与壮观带给游客</b>。<br><br></h3><h3>孙女在南极中心探索雪洞,从冰冻的斜坡上往下滑,短暂体验零下18℃的严寒。还坐上可在各种地形上行驶的"Hagglund"雪地车。</h3> 下午4:30与孙女在基督城国际机场会合,看到<b>候机大楼外墙上的中文宣传广告“让南岛与世界相连”</b>,感到欣慰。晚上6:00与儿子分别,他们登上回悉尼的班机,晚上10:00我们登上回中国的班机。 再见,基督城!再见,南岛!再见,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