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云端 携手并进

苗庄镇星辰小学

——《新教育》 在线学不停 星辰小学  苗金秀 <p>暖风和煦,春意日盛,但是新冠病毒疫情依然阻挡着师生返校复学的脚步。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各种的岗位上共克时艰,努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p> <p>对于教师而言,这个假期既非同寻常,也非比寻“长”。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天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若不想被时代所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学习。为了更好的利用这段特别的战疫时期,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每日必学的学习氛围,不断更新观念,积淀文化底蕴,星辰小学依托网络平台,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而扎实的研习活动。</p> <p>走近新教育,最能感受到新教育倡导者以及实践者们的那份热情,那份梦想,那份对完美未来的企盼。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日,在我们深知不能改变目前教育现状的情景下,在绝大多数人“万马齐喑”,如一潭死水般沉寂的时候,新教育人选择了站出来。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与其苟延残喘地活着,不如潇洒地走一回;勇敢闯一闯,不管结果会怎样,至少以往尝试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新教育人成了开拓者,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大声地向世人宣告:我们要换种活法。</p> <p>是的,换种活法。这就是为什么新教育出现的原因了。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理由的,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新教育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因为,梦想不会泯灭。经济再发达,物质再先进,终归还是有一些“精神守望者”,他们不愿沉沦,他们拒绝平庸。于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新教育一出,立时激活了这一沟“绝望的死水”。我们也欣然发现,沉默不等于灭亡,静静地蛰伏乃是等待那迟来的“呐喊”。新教育这一声“呐喊”,唤醒了那些尚未沉沦的教育者们,唤醒了那些在黑暗里“哀怨彷徨”的摸索者。于是,大家找到了共同语言,重燃期望的火苗。</p><p>  在新教育这面大旗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队伍中,如同涓涓细流,逐步汇聚成大江大河。最终,浩浩荡荡,既天而来。</p><p>  新教育所倡导的,其实是一种信念。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拿起笔,你就能够改变。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仅有坚持,才有奇迹。见证奇迹的时刻,就是你决定改变的时刻。</p><p>  是的,拒绝沉沦,拒绝平庸,换种活法,活出精彩。这就是新教育。</p> <p>新教育实验的两大愿景,四种精神,五大改变,十大行动不禁使我们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向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p> <p>朱教授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p><p>  我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应对太多的梦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必须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能够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必须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必须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这个世代和前一世时代最大的不一样之处是,以前工作的开始是学习的结束,当下的社会则是工作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如果离开学校后不再持续学习,这个人必须会被淘汰!因为未来的东西他全都不会。”所以,今日多读几本书,就是为自我的未来投资。不断追求终身的知识成长,未来才有立足的空间。</p>

教育

教师

为了

换种

只要

理念

一切

学习

行动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