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疫情的控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相信大家也在家呆的受不了了。但是战疫还没有彻底结束不要放松保护好自己.期待相聚</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span></p><p><br></p><p>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 热、咳嗽、 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 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 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 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无症状感染者通过什么途径发现?截至目前我国发现了多少例无症状感染者</span></p><p>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主动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一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三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主动检测.四是对部分有境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开展主动检测</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截至2020年3月30日24时,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为1541例、其中境外输入205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无症状感染者有无传染性?</span></p><p> 根据国家和部分省份开展的密切接触者监测数据,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续发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个别由无症状感染者导致的聚集性疫情,有小样本量的研究显示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综合目前的监测和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存在传染性,但其传染期长短、传染性强弱、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部分专家认为鉴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呼吸道标本能检出病原核酸。但由于无咳嗽、打喷嚏等临床症状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机会较确诊病例相对少一些。</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无症状感染者的风险评估及其防控</span></p><p> 无症状感染者存在着传播风险。一是传播的隐匿性。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无任何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其在人群中难以被发现、其 导致的传播也难以预防。二是症状的主观性。症状轻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认为自己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动去医疗机构就诊,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难以被发现。三是发现的局限性。由 于存在检测窗口期,采 用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方法难以发现全部无症状感染者,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是通过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主动筛查、感染来源调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对高风险地区人员的主动检测发现的。尚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被发现。</p><p> 为此,要突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监测有针对性加大筛查力度,将检测范围扩大至已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等。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严格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对 密切接触者也要实施隔离医学观察。</p><p> 由于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始终无症状实际防控工作中无法将发现和隔离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主导措施。因此我们仍将继续着重于及时发现隔离确诊患者。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我 国经验表明,做好确诊病例的及时发现和隔离,并适度 采取减少人际接触等措施。可以基本阻断疫情传播。</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span></p><p><br></p><p> 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和健康文明意识,强化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防护,养成 勤洗手、戴口罩、讲究手卫生、一米线、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分餐制、生病时减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和科学戴口罩等健康生活行为方式。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 运动,本着既保护自己,也要保护他人健康的理念。将健康知识传播到每个家庭和个人,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提 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水平。如个人核酸检测阳性后不必恐慌,要主动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健康监测和隔离医学观察出现发热、 咳嗽等 症状后及时报告、接受 医疗机构规范诊治。</p> <p>阿特瑞早教托育中心温馨提示您:</p><p> “超长假期”期间,请家长们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p><p> 阿特瑞早教托育中心一切为了宝宝,为了宝宝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宝贝。</p><p>宝宝热线:0913-21870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