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温情陪伴——大豫镇新星幼儿园大一班家访笔记

蔡蔡

<p>  雨水、惊蛰、春分,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是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今年是特殊的,突如其来的疫情,时间一下子变得慢了下来。和孩子们相见也从面对面变成线上,无论什么方式,孩子们见到你时,总是激动地将自己要说的话一股脑的说出来,看着你们兴奋的小脸,又好像一切都没变。</p> <p>  家访活动开始当天,我又在微信群中提醒家长们不要忘记今天的“聚会”,家铭的妈妈说,今天要跟老师视频,家铭太激动了,我们也有点紧张呢。我不禁莞尔一笑,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我紧张他们也紧张呢,平时面对面时自然地交流换到镜头前似乎就不一样了,深呼了几口气,慢慢放松了自己。</p> <p>  和孩子面对面的交流,用心去听,就能知道孩子想说什么?在家一天做了哪些事情?顺应孩子的想法,然后做出我的调整,解答孩子的疑惑,给予孩子新的收获和经验的提升,协助家长成为一个有质量的陪伴者:</p><p>1.家长要学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主动表达,增强孩子的表现力和自信。</p><p>2.进行有耐心的陪伴,满足孩子身心发展需要,利用空闲时间和孩子多互动,如:陪伴阅读、科学小游戏、亲子运动等。</p><p>3.多沟通多尊重多支持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在材料上满足他们,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坚持性、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p><p> 爱与人沟通的孩子,他们活泼、灵动。喜欢把自己的作品向我展示,在交流的时候能给我许多回应和灵感,但是在沟通中我也发现,有的孩子依赖性太强,总喜欢用言语提示家长帮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家长也向我回馈了这类问题:明明自己会做的事,却不肯去做;平时看他们在幼儿园都能做得很好,可是到家后就什么都不会了。</p> <p>  面对这样的疑惑,我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p><p>1.当孩子面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愿意做得时候,父母可以多鼓励或者陪伴一起完成。</p><p>2.平时给孩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多表扬孩子;这种表扬不是片面的说一些“你真棒、做得很好”之类的话语,而是针对孩子某一件事的表扬,让他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p><p>3.经常和孩子交流沟通,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想法,蹲下来认真倾听,可以了解他们真正的内心需求。孩子的习惯和能力不是在短时间内培养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是倾听者、陪伴者和支持者。</p> <p>  我们懂得,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同样也会把爱带给别人;在温馨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他的性格是豁达的,他的表达是温柔的,他的眼里是充满笑意的;愿每一位父母能通过生活积累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传授给孩子,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每一个孩子都好,未来就好,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景。</p> <p>  卡耐基曾说过“如果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致意倾听的人”视频家访活动的开始,让我更愿意成为那个倾听的人,和孩子一对一的交流,心与心的感受,我愿走近她们的心灵,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些小经验。</p>

孩子

陪伴

倾听

家长

家访

自己

交流

沟通

表扬

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