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秀萍

<h3>天刚蒙蒙亮,我就被糊黍米的香味熏醒了。今天是寒食,便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嗯,得穿新衣服,一年当中就过年和过寒食才能捞着穿新衣服,立马穿上前些日子母亲给我做的春装,浑身轻快的跳下炕。母亲在锅台前弓着腰,用勺子在冒着白气的锅里来回搅动。一盆刚刚煮熟了的鸡蛋在锅台上,白皮的,红皮的,挺诱人的。这些鸡蛋是过年后,母亲就开始攒的,挂在嘴边的就是:攒着好过寒食。糊黍米呢,是离寒食还有好几天我和三姐就兴高采烈的去小河边的石头上手搓去皮,我喜欢这个情景,每到寒食节,村里的小姑娘,老太太(一般大姑娘不去,可能是她们不感兴趣吧),一堆堆的,一簇簇的,嘻嘻哈哈的,来到碾台或者是小河边搓糊黍米,你帮我,我帮她,一拨搓好了走了,又来一拨,身边不时有孩子们追来跑去的叽叽喳喳,一连几天这些地方热闹非凡。听父亲说,寒食这天是不能吃饭的,或者是在太阳升起之前吃早饭,好像是纪念一个什么人,那时候不知道是介子推,也不知道寒食节和清明节是怎么回事,只是盼望着天亮,在太阳升起之前吃饭,这么好的节日,又穿新衣服又吃好饭,还怕早起?巴不得呢。然而母亲却几乎一夜都睡不好,那时候没有钟表,只有看天上的什么星星,其实,也就是睡了一觉就起来煮饭了,那个糊黍米得用小火慢炖一夜,母亲要定时起来添火,到天亮就正好可以开饭了。当然,姊妹们每人可以分的两个鸡蛋,早早的吃过饭,我会挑拣两个看来结实的鸡蛋装在口袋,很有底气的来到学校。满心希望能和同学对一阵子,但鸡蛋们通常一刹那便粉身碎骨,然后,默默的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谨慎的扒皮吃鸡蛋,生怕哪怕是一点点淡黄掉落地上。寒食节是要扫墓的,东河北有一个烈士墓,我们第一次就去那里给烈士扫墓。出发之前,老师要做一番革命传统教育,我们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于是,同学们带上红领巾,站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老师不让说话,一个个貌似严肃的表情走在东河北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上,脚下的小草开始发芽,路边的桃花开始绽放,鸟儿不时从头顶飞过。一路上灵动的心,好奇的眼神,向往着......一双眼睛不够用,朝天望望,向前瞅瞅,向后看看,左顾右盼。烈士墓什么样子?怎样扫墓?过程大概是举起右拳跟着老师朗读宣誓吧,还有些细节都忘了,墓扫完了,记不住烈士的名字,但依稀记得烈士的事迹,然后就回家了。那一次老师布置了扫墓作文,一个下午二节课的时间,我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交头接耳,竟然没落下一个字。眼看要下课了,从教室前面传回李秀华的一个作文本来,顿时看到了曙光,如获珍宝,睁大眼睛看作文本上的文字,希望得到灵感或者是什么启发。只见作文本上赫然写着毛主席的语录: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抄吧,于是全班同学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前都完成了。上午扫墓,下午就放假了。一定要去大队里竖起的又高又大的秋千看看,大姑娘小媳妇青年小伙把秋千围了起来,他们玩的不亦乐乎。有打秋千的,有推送的,飞得很高很高的,还不时传来惊恐的尖叫和哄笑。小孩子一般捞不着,一个争不上,一个是秋千高了,小孩子不敢打,那只能在人群里钻过来钻过去。无聊了就去跟着大妈婶子去看当年将的新媳妇,媳妇们都涂脂抹粉,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在家候着,大妈婶子们后面跟着几个小孩子兴高采烈挨个看,还比较着,谁家媳妇漂亮。这一天就这么呼呼啦啦的度过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