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是<荀子•子道>中孔子和子路,子贡,颜回的一段话。</p><p>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p><p>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p><p>子曰:可谓士矣</p><p><br></p><p>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p><p>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p><p>子曰:可谓士君子矣。</p><p><br></p><p>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p><p>子曰:可谓明君子矣。</p> <p><br></p><p> 人为生存和生命的延续不得不了解周围的环境,社会,世界,自然。人通过了解外界掌握其规律。。。</p><p> 但世界那么大,生命又很短,同宇宙时空而言如神九过隙,看外界多了久了,会觉得世界越来越大,自己越来越小。时而陷入迷茫,甚至迷失自我。知道没时间没办法了解完,又开始转向了解自己了。</p><p> 了解自己是从知道自己无知开始的。无知者的世界黑暗如同盲人黑夜行走,即便是在没坑的地方行走,也不得不谨慎。所以他并不自由。更可悲的是他不知己无知而自以为是,则无所敬畏,不知不可为而为之。其不自由。</p><p> 越自由越危险。可悲的是:他不知道有危险。因为,无知。</p><p> 都说人生难得一知己,自知且属不易了,更何况是知你的他人更是寥寥无几。</p><p> 知己无知就有自知之明,智者的世界光明如蓝空中雄鹰展翅,收放自如。其知己无知而有自知之明则敬畏未知,知不可为而不为,其必谨慎而自律,所以自由。</p><p> 越自律越自由,所以越能回归人的天性。</p><p> 知己无知,你觉自己不好你会开始完善自己,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从而推己度人也得知别人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就会不愿意把自己想法强加给别人。比如别人请你吃饭喝酒,你喝多后,你并不喜欢被别人劝酒,因为太难受了。所以,当别人喝多了,你做到也不会强行劝酒。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 自己都不愿的事就不要强加给他人。己所欲者,可施人否?自己喜欢意味别人就喜欢么?</p><p> 我喜欢喝酒,想喝酒。推己度人得知我也认为你也喜欢喝酒,也想喝酒。我把你的酒杯倒满了,然后敬你。这么热情,你也不好意思拒绝。实际推己度人未必准确,你不想或不能喝酒,因为你身体不好痛风或值班或要开车或你根本不喜欢也不想喝。</p><p> </p> <p> 从某个角度而言,中国的酒文化就是不好意思拒绝的文化,集体捆绑的文化。我这么热情,你拒绝我,你好意思么。</p><p> 来而不往非礼也。等下次,你那么热情,我要拒绝你,我好意思么?然后大家都不敢好意思了,脸皮厚了,感情就深了,就团结,团结就是力量。</p><p> 友情是可贵的。一起当兵打仗叫战友,一起住的叫宿舍友,一起打牌的叫牌友。一起喝酒久了也称酒友,谈的是风花雪月,喝多了身体不好,以后生病大家还是朋友,这下要改名了,叫病友。可以一起交流养生心得。</p><p> 孟子教导我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会让人产生这种思维:我好,大家都好。我不好,你也别想好。我坏,大家一起坏。独醉不如众醉,独痛风不如一起痛风。</p><p>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世上君子不多,剩下的也未必都是小人,但感情未必却像蜜那么甜,像酒那么醇厚。那么甜不怕招苍蝇啊。长时间泡在那么醇厚酒精的身体没几个是好的身体。宁伤身体不伤感情,我们的生命哪能承受这种感情之重。</p><p> 知者知人,仁者爱人。 己所欲者,慎施于人啊。 </p> <p> 做人是有底线的。首先,做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p><p> 其次,如果给别人带来方便,更好了</p><p>能给别人带美好,最好了。</p><p> 前提是你要从知己,善待自己开始。然后你才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善待别人或慎行。否则,你将伤害自己。</p><p>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 己所欲者,慎施于人。</p><p> 知者知己,仁者爱己。</p><p> 那这样的一个世界该是多好。</p><p> </p><p><br></p><p><br></p><p> 2020.4.6 上午 顺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