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文章摘自丁延栋老师)</p><p>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不违农时,我带着一群“田舍郎”去种地。阳光真好,柔和明亮的光线弥漫着醉人的油菜花香,掺和着槐花的香味。松软的泥土被搅动起的气息,让久居城市的我们有了归属感,是的,我们原本就是大地的儿女,只是常年累月地禁锢于钢铁水泥的丛林里,渐渐远离了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我不知道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教育的落后。</p><p> </p> <p> 国家颁布了劳动教育的文件,强调对学生进行较为缺失的劳动教育,无疑是教育的回归。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因为我们已经离开土地很远了,我们的教育不再接地气了。学生甚至老师家长不知稼穑,不懂农事,西瓜长在哪儿,辣椒为什么有青有红,土豆是树上结的吗?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这些已经是天方夜谭了。从事教育三十年,一直坚持户外写生,走进自然教语文,学生一批批走了,他们在和我一起走过的日子是否还会留下多少记忆,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至少我带他们走遍家乡山水,亲近大自然,多多少少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过痕迹,而这个不经意的印记会伴他们终身,甚至融入他们的生命和血液里。百年教育,决定了教育长期性,潜在性和后显性。一种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可能几十年后才能显示出来,不管是好的抑或坏的影响。</p> <p> 现在的教育急功近利,做教育的,被教育的,以及家长都焦虑着,分数捆绑,激烈的恶性竞争,已经要压垮所有人……思考过这些,我决定立足土地,做点扎实的劳动实践。</p> <p> 在新翻的土地上,覆盖上地膜,程亮的地膜在阳光下耀眼,幻化成七彩的虹。我告诉学生为土地盖上“服装,”增加地温,减少杂草,让菜生长得更好。一铲子下地,泥土温热柔软,把一棵棵秧苗放进大地的怀抱,我和学生们一起种下了希望。在这个温暖的春天里,我们师生温暖着彼此。“庄稼活,不用学,老师咋做我咋做。”我身体力行,示范中,学生慢慢熟悉了,如何挖坑,如何正苗,如何压实,如何覆土,如何浇水。由“笨手笨脚”到手脚麻利。看到一棵棵幼苗“立正”,孩子们幸福地笑了。</p> <p> 破旧的一口老井,让学生稀罕许久,一桶桶水被打上来,两人抬半桶,晃荡一路,结果所剩无几,一张童颜红得像西红柿,汗水一串串和井水一起渗入土里,同时也渗进他们的心田里。</p><p><br></p> <p> 孩子们是一刻闲不下来,种菜是七手八脚,然后才是他们的“主业”——田野奔跑,菜花地捉蝶,挖蚯蚓,挖地洞,修“长城”,野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才是儿童该有的状态。看着一群“小鹿”乱跳,我心花怒放,如眼前灿烂辉煌的油菜花。</p> <p> 夕阳西下,像一个熟透了柿子挂在山岗,我们收拾工具,荷锄而归,身后留下一片希望的田野。我想经历过风雨后,这些新种下的秧苗一定会茁壮成长,和这群孩子一样的成长。</p> <p> 做个田舍翁,也许会“草盛豆苗稀”,像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做个不像“老师”的老师,可能会最终靠近教育。</p><p> 晚霞中,启动了车子………路在各自的脚下。</p><p> 淮北市第二实验小学四五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