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一支梦想长篙,向教育的最真处漫溯

附中英语词汇教学团队

<p>各位同仁: </p><p> 下午好!今天,承蒙领导们的厚爱,乘此良机,借助网络平台,有幸就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和大家交流,把我们的做法和心得向大家汇报。内心激动不已,而又诚惶诚恐!因为我们只是在摸索,换句话说,我们的做法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智慧”。尽管如此,还是真心希望我们的探索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启发,有所帮助。当然,我们更希望能得到在座各位的批评和指正。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词汇教学的做法和思考:</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法”字引领,铺路筑石</b></p><p><br></p><p>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听完刘亚老师的这节话题词汇复习课,我个人认为这节课亮点纷呈,尤其是目标明确、方法得当、效果明显这三点更为突出。</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总评:这节课达到了词汇教学的较高境界,教师有目的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学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践行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学生变成了学习上真正的主人。一堂英语课,他们就像进行了一次有趣而有益的探险,体会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教师也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归位,即:有时教授,经常指导,总是帮助。</span></p><p> 众所周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一定要有方法。在当前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背景下,方法就更重要了。从她的这节课,可以看出我们在“法”(即:教法,学法)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把以学法指导为目标的词汇教学,循序渐进地落实到每学年每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中。初一以音标教学为主,让学生练就音形结合拼读单词的能力,即听音知其形,见形读其音。初二以构词法教学为主,培养学生以一词记多词的能力,减轻词汇记忆的压力。初三以建构词汇基本义到衍生义为主,拓宽学生词汇学习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词汇的能力。初四依托话题串联词汇,以词汇综合运用为主,培养学生英汉思维相互转换的能力。 </p><p> 每个阶段有重点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能力,旨在达成我们英语教学的初级目标(即:培养兴趣,习得方法,练就技能,养成习惯,达到初高中无缝衔接。)并为终极目标的达成做最夯实的铺垫!(即:学生终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词汇教学如何在初中四年的教学中规范有效地推进,如果大家感兴趣,以后有机会我将具体的分述,初四常用的一些方法在刘亚老师的这两节课中都有体现。教无定法,用法需活。各年级段使用有所侧重,但有些方法可以贯穿始终,没有年级界限。</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追根溯源,释疑问难</b></p><p><br></p><p> 听到这儿,老师们可能会问我们,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吗?《周易》曾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试着借用一下,我们的依据是"难则变,变则活,活则乐”。具体说,我们的依据有两个:</p><p>(一)基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困难。回顾以往的英语教学便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上课跟老师读、下课抄、背、记”作为学习和记忆词汇的不二法宝,并将这一“法宝”贯穿整个初中英语的学习的始终。初中低年级段词汇量较少时这一利器尚可披荆斩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词汇表越来越“宏大”,这一学习英语词汇的“法宝”却变得不再灵光,学生的学习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即使是勤奋好学的学生早诵暮写,为“词”消得人憔悴,最终也是收效甚微。词汇俨然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拦路虎。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一瓶颈?让学生养成词汇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常规的词汇教学中循序渐进的掌握词汇学习和记忆的方法,成为我们教研团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探索的一个重点。本着词汇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英语学习长远发展的理念,其策略运用、方法的习得要贯穿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思路,我们为其量身定制了初中四年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案,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设置不同的侧重点,分阶段实施词汇教学,就是上述提到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四年规划。</p><p> (二)基于新课标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所给出的关键词:兴趣,自信心,学习习惯和策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终身学习和发展。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贯彻这些基本的原则,努力渗透学法指导,通过精心优化整合和适当拓展,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积极引导学生总结英语词汇自身的规律和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找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回归本真,春暖心安</b></p><p><br></p><p> 最后,也是我最想和大家分享交流的,是现在乃至未来我们要做的事。这次网上教学研讨会,与其说是词汇教学的分享,更不如说是我们之间的教学理念和思维的碰撞。</p><p> 今春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令我们终生难忘;不断攀升的数字,让我们神经紧绷;肆意蔓延的病毒,使我们心思难安。这时,学校采取了停课不停学、延期不延教的措施。措施有了,但在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下,如何让学生们高效学习的问题,又摆在了眼前。梅贻琦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思考---犹豫---实验---否定---重建,苦思冥想,我的心中终于有了方向。 </p><p>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能唤醒学生的灵魂,激发学习的欲望,教学不就事半功倍了吗?于是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理念,借助强大的网络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听说读写、独立思考、理解内化,完成了“先学后教”的网上学习任务,初步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学生都能自学了,还要老师做什么?老师不就下岗了吗?不,老师不会下岗,因为老师的作用是点石成金。“教学”一词 ,表面上是教和学两种行为,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一个偏义复词,词义的核心是学,而不是教。按照这种理解,教学的本质就是引领孩子学会学习,通俗的讲就是自己会学习。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我们英语课本上的一些内容,比如知识层面,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自学并非像放羊般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而是做一些适时的指导、引领和启发。老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情,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通过导学提纲和辅助材料,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的架构师,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助学者。学生的学习,教师不可越俎代庖;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学习永远是学生的职责和本分,犹如成长不可代替的道理一样。</p><p>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语言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才可以产生智慧的火花。“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师生互动的阶段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手让学生沟通交流、合作探究,实现导、学、用三者合一,真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我乐学”。一群人会走得很远,但有时一个人会走得很快。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切实进步,还要大胆推行异步学习,不必限定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跑得快的学生当“火车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学习,全班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既要“一枝独秀也是春”,又要“百花齐放春满园”。</p><p> 综上所述,我的课堂不仅仅教授知识,训练技能,而且可以将培养学生成主动的学习者,这是我持之以恒的追求。假如每个孩子都拥有了自学的能力和自学的欲望,那么教育的春天还会远吗?</p><p> 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挑战自我,做有心、好学的老师,才可以让我们的教学理念落地生根。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向名师学,向专家学,向同伴学,也是我的工作内容之一。摇曳着理论之桨,撑起实践的长篙,向教育更真处漫溯,希求达到:用心栽花香满园,潜心育柳荫四方! 期盼每一个孩子在蛰伏之后,如积蓄了足够力量的企鹅般,划出纵身一跃完美上岸的弧线;如不断啃噬捆线之后的蚕蛹般,在春阳下冲破束缚,化为翩跹的彩蝶。</p><p>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芳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在这个战"疫中,每个人都留下了战斗的痕迹,线上的教学依然在进行中,奋力助学是我们每个人的夙愿。因为,2020年的春天真的已到,教学的春天也已来临。</p><p> 为人师者,任重而道远;心怀阳光,必有远芳!回归本真,春暖心安!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p>

教学

学生

学习

词汇

我们

英语词汇

老师

能力

教师

自主